中国保护性耕作制

中国保护性耕作制

高旺盛, 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9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粮食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保护性耕作制的基本概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保护性耕作的土壤耕作技术、地表覆盖技术、稳产丰产技术等。

作者介绍:

高旺盛,男,甘肃天水人,1963年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循环农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保护性耕作、循环农业、粮食安全科技、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1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编著学术专著15部。现兼任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农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委员、“十二五”现代农业科技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

书籍目录:

上篇 理论与进展

第1章 保护性耕作制概念及其演变

1.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产生

1.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以及内涵与外延

1.3 保护性耕作制及其意义

1.4 保护性耕作制的技术原理

第2章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

2.1 国际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

2.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

2.3 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建设前景

中篇 共性技术

第3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土壤耕作技术

3.1 华北保护性土壤耕作技术

3.2 东北保护性土壤耕作技术

3.3 南方稻田保护性土壤耕作技术

3.4 西北少免耕土壤耕作技术

3.5 土壤轮耕技术

第4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秸秆还田技术

4.1 秸秆还田技术概述

4.2 秸秆还田技术和效应研究进展

第5章 保护-陛耕作制的绿色覆盖技术

5.1 农田绿色覆盖技术应用进展

5.2 农田绿色覆盖技术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5.3 农田绿色覆盖技术发展趋势与前景

第6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产量效应与栽培管理技术

6.1 主要生态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产量效应

6.2 典型生态区保护性耕作产量限制因素与栽培管理技术

第7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机械化技术

7.1 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7.2 华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7.3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制的机械化技术

7.4 长江下游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7.5 西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第8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8.1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草害发生规律

8.2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病害发生规律

8.3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虫害发生特点

8.4 保护性耕作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策略

第9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固碳减排技术

9.1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增碳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9.2 保护性耕作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特点与原理

9.3 保护性耕作的固碳减排潜力

9.4 保护性耕作减排技术应用前景及政策建议

第10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生态经济评估技术

10.1 我国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评价研究进展

10.2 保护性耕作共性关键技术界定评价指标与技术特征量化分析

10.3 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10.4 保护性耕作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下篇 区域模式

第11章 东北平原保护性耕作模式

11.1 原垄留茬播种结合苗期深松少耕技术模式

11.2 垄向区田技术模式

11.3 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技术

11.4 玉米留高茬行间直播技术

11.5 玉米灭高茬整地技术

11.6 玉米留荐垄侧种植技术

11.7 国营农场耕作技术模式

第12章 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模式

12.1 夏玉米免耕覆盖种植模式

12.2 小麦少耕覆盖种植模式

12.3 小麦免耕覆盖种植模式

12.4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少耕与深松轮耕模式

第13章 农牧交错带保护性耕作模式

13.1 农牧交错带半干旱风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

13.2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保护性耕作技术

13.3 砂田耕作法

第14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14.1 黄土高原丘陵区免耕秸秆覆盖技术模式

14.2 玉米双垄沟全膜覆盖冬闲期立茬少耕栽培技术

14.3 坡耕地带状种植周年覆盖水土保持型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14.4 黄土高原丘陵区马铃薯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第15章 黄土高原旱塬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15.1 秸秆还田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15.2 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15.3 全程微型聚水两元覆盖技术

15.4 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第16章 干旱绿洲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16.1 干旱绿洲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模式

16.2 干旱绿洲区春小麦固定道耕作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模式

第17章 西南地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17.1 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17.2 麦稻轮作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17.3 西南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第18章 长江中游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18.1 春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一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

18.2 稻田免耕直播油菜一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

18.3 免耕种植黑麦草一双季稻保护性耕作高产栽培技术

18.4 双季稻“双免”栽培保护性耕作高产栽培技术

第19章 长江下游保护性耕作模式

19.1 稻麦两熟周年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19.2 油菜覆草免耕拓行摆栽保护性耕作技术

19.3 黑麦草免耕套种保护性耕作技术

第20章 京郊生态圈保护性耕作模式

20.1 京郊治裸防尘农田覆盖技术模式

20.2 京郊冬小麦防尘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模式

20.3 京郊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内容摘要:

《中国保护性耕作制》内容有保护性耕作制理论与进展篇、共性技术篇和区域模式篇3部分。理论与进展篇系统介绍了保护性耕作及保护性耕作制的概念、原理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共性技术篇重点介绍了保护性耕作制的土壤耕作、秸秆管理、地表覆盖、病虫草害防治、配套机械、稳产高产栽培及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系统阐述了各项关键技术的作用机理及效应;区域模式篇从技术形成的背景出发,系统介绍了各区域模式的技术特点、技术规程及效益和适用范围,涵盖了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北绿洲、西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保护性耕作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5502583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保护性耕作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9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8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保护性耕作制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于2011.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S344 的主题关于 资源保护-土壤耕作-耕作制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