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罗大华, 主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58.0

书籍简介:

本选题根据各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设置,内容根据教堂需要进行安排,作者选取各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并配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适合大学本科以上学生学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概念及其对象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学科性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犯罪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一体化中的独特作用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在西方的产生、发展及趋势

一、犯罪心理学产生前的研究

二、犯罪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三、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

第四节 中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和趋势

一、中国古代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二、中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述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与可能性

二、犯罪心理学方法论

三、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及其选择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常用的具体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

二、定性研究

三、数据分析

第三章 犯罪心理结构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概述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结构与个性心理结构

三、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意义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

一、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

二、调节结构的组成要素

三、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

四、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五、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

第四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作用与特性

一、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特性

第五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实证和测量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可测性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测量

第六节 有关犯罪心理结构的学术争论

一、争论的焦点

二、对争论的思考

第四章 西方主流的犯罪心理成因论

第一节 生物、生理学的观点

一、遗传与犯罪

二、神经化学

三、大脑官能错乱与反社会行为

四、神经心理障碍

第二节 认知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精神分析理论

三、艾森克的犯罪性理论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观点

一、学习理论

二、控制理论

三、标签理论

第五章 犯罪综合动因论

第一节 影响个体犯罪的主体内外因素

一、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内外因素

二、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

第二节 影响个体犯罪诸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一、主体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二、主体外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三、主体因素与主体外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犯罪综合动因论的要点

一、整体性

二、层次性

三、结构性

四、动态性

第六章 犯罪心理机制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

一、犯罪心理机制概述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和机制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一、内外化机制

二、刺激反应与反馈机制

三、量变质变机制

四、防御机制

五、犯罪行为发生的模式

第七章 西方学者对暴力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第一节 暴力、攻击及其模式

一、暴力和攻击的定义

二、暴力类型

第二节 暴力和攻击的理论

一、本能论

二、“挫折一攻击”假说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四、精神病学的观点

第八章 变态心理犯罪

第一节 变态心理犯罪概述

一、什么是变态心理

二、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

三、变态心理与犯罪的关系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变态心理与犯罪

一、精神病

二、人格障碍

三、性变态

四、精神发育迟滞

第三节 变态心理犯罪的法律责任与防治

一、变态心理犯罪的法律责任

二、变态心理犯罪的预防及其治疗

第九章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

第一节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概述

一、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相关概念

二、犯罪人特征剖析的原理与作用

第二节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

一、年龄

二、性别

三、职业

四、心理异常

五、对现场的了解程度及与被害人的关系

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七、行为习惯

八、犯罪动机

九、受教育程度与智力状况

十、初犯与惯犯

十一、有犯罪前科的可能性

第十章 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心理

第一节 影响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因素

一、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

二、羁押状态

三、讯问活动

四、主体因素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障碍

一、畏罪

二、侥幸

三、戒备

四、抵触

五、悲观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动机

一、国外学者对拒供动机的认识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三、结论

第四节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动机

一、常见的供述动机

二、供述动机的分类

三、供述动机的形成规律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心理变化的一般过程

一、试探摸底

二、对抗相持

三、动摇反复

四、供述罪行

第十一章 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测

一、评估预测的准确性

二、对危险行为的预测

三、有效预测危险的障碍

四、第三代危险一需求评估法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防

一、国外犯罪心理预防理论

二、犯罪心理预防的内容与原则

第十二章 罪犯心理矫治

第一节 罪犯心理矫治概述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概念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目的和意义

三、中国罪犯心理矫治概况

第二节 国外罪犯心理矫治的理论与实践

一、矫治效率的元分析

二、干预的主要理论

三、有效的矫治咨询

第三节 罪犯心理矫治的技术与方法

一、罪犯犯罪心理矫治的技术和方法

二、罪犯心理治疗的技术和方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30年的研究,已经使犯罪心理学从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到理论建构趋于成熟。《犯罪心理学》由罗大华、李德和赵桂芬编著,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希望反映出国内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并且考虑打击以及预防犯罪的实践需求。我国学者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历来有广义、狭义之说,大部分学者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博采众长,取广义的犯罪心理学,主张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应用心理学系列教材:犯罪心理学》的写作是立足于此种定义,在写作框架的建构上,体现出国内外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要内容包括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犯罪心理成因以及机制理论、暴力犯罪、变态心理犯罪、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以及犯罪心理矫治等方面。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犯罪心理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3135462
如需购买下载《犯罪心理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犯罪心理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17.2 的主题关于 犯罪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