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

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

胡辛, 著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长篇传记小说。蒋经国与章亚若的一曲悲怆之恋。

书籍目录:

自序

引子

第一章烽火春梦

第二章国破山河在

第三章青山遮不住

第四章赤珠岭之恋

第五章子规声里雨如烟

第六章山回路转伴君行

第七章吹皱一池春水

第八章长河落日圆

第九章茫茫天一隅

第十章漓江春早

第十一章匆匆春又归去

第十二章魂断桂林

第十三章多情反被无情恼

第十四章此恨绵绵

尾声

后记

前言

我喜爱暮春雨。

这滋润蔷薇又凋零蔷薇的雨,交叠着繁华与荒凉,浓缩着生命与消亡,叫你咂摸出那原本无法透彻的人生的滋味。

1996年的这个季节,大约我的自选集四卷将由作家出版社推出,是长篇小说《蔷薇雨》和三部传记:《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张爱玲传》和《陈香梅传》。

然而,我钟情的是小说,而不是传记。宗璞先生推崇一位英国评论家的话:小说是蒸馏过的人生。不管我的蒸馏技术如何,《蔷薇雨》毕竟将我半生对古城南昌的种种积淀,苦痛又欢畅地蒸馏出来。因了岁月的沧桑,更因了现代化都市模型的诱惑,古城古貌古巷古宅正在一天天消逝,面对准摩天大楼立交桥的晕眩,我愿我的《蔷薇雨》,以我这个女人的眼睛,为这方水土这方女人留下一点文字的摄影、笔墨的录相。有人叹说“俨然一部现代《红楼梦》”,有人俯瞰曰“不过一市井小说耳”,或假或真,在我来说,很是珍惜这两句,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味”。1991年6月曾应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之约将其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并于1992年10月由“中心”出了65万字的剧本打印本数十套,然而花谢花开几春秋,惟见剧本流失世间。

应该说,《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也源于童年的故事。我的父系母系家族似皆有传奇色彩。我的大姑爹是1927年参加南昌八一起义的工商界的代表,他并没有随军南下,吃了些苦头后便一心一意立足商界。我的父母的证婚人刘己达是大姑爹请来的,这个刘己达便是当年挨过打的赣南专员,蒋经国正是取代了他的位置。我的外祖父于一偶然的机缘中,搭救过兵变中的军阀朱培德,后来外公开了钱庄,但席卷全球的墨西哥白银暴跌风浪中,他也一头栽到底。1937年两个家族逃难到赣州,外公不久病逝,三寸金莲的外婆强撑门户。在南昌市的女佣蓉妈,到赣州后曾在章亚若母亲家帮佣,却没有割断与外婆的走往。这两位都爱抽水烟的主仆,绵长而隐秘的谈评话题之一便是章亚若神秘的死,这话题一直延伸到胜利后回归南昌,延伸到外婆去世。一旦发现托着腮帮偷听得入神的我们姊妹时,外婆会骇然告诫:别瞎传啊,要命的事。既然是要命的事,为何主仆年年月月爱听爱说?在赣南时,我的父亲从事音乐事业,我的二舅就是话剧《沉渊》的主角,公演之际正值章亚若猝死,蒋经国狂暴无理地禁演该剧,那时正是我表舅吴识沧领着他们不知深浅地与蒋经国抗争了一番。固然我开笔写这部书时,又寻访了一些有关的人物并参阅了有关史料,但这故事已在我心中积淀了许久许久。我想,这仍是女人的故事,悲怆的江西女人的故事,我原名《章江长恨歌》,后海峡两岸出版人都改为现名,大概是从“名人效应”考虑吧。

《最后的贵族.张爱玲》(此次收入我的自选集时更名为《张爱玲传》)杀青于三年前,因种种原因挨至1995年暮春和仲秋才在海峡两岸出版。仿佛是张爱玲在成全此书,据说解放日报刊出书评《“看张”的新文本--读〈最后的贵族张爱玲〉》的当天傍晚,新民晚报即登出张爱玲去世的悲讯。我想此书成为上海的畅销书,十几家报刊发消息跟这不无关联。生命是缘,从某种视角看这算小奇缘吧。我的心并不欣喜。想当年张爱玲肉身处于繁华热闹中,灵魂却寂寞荒凉;张爱玲辞世之时肉身极至荒凉,灵魂却无法拒绝热闹。也许,荒凉与热闹的种种碰撞才生出形形色色的传奇?

关于《陈香梅传》创作的前前后后,我已在该书的后记中作了冗长的描述,在此无须赘言。从认识她到塑造出她的文学形象,头尾不过两年,虽是有意识地走近她,但不能说是走进了她的心扉。我只求在广袤深邃的历史背景中,勾勒出这一个女人寻寻觅觅的人生轨迹和起伏不已的情感波澜而已。张爱玲说过:“历史如果过于注重艺术上的完整性,便成为小说了。”我的传记文学,是传记小说。

虽然在数量和重量上,这回的自选集,传记压倒了小说,在失落中回头看,幸而仍是“女人写,写女人”,我心依旧。

暮春雨中的女人的故事,会像“流言”般传播么?

话又说回来了,我能在京都出这么一套齐楚可观的自选集,对鼎力扶植我的作家出版社,对责编玉英女士,只有由衷的感激。清泉汩汩,真诚如一,定会滋润一方青翠田园的。

胡辛

1995年12月27日

于南昌大学

后记

《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的创作源于1986年秋,其时,为海峡两岸的统一,江西省出版总社领导让我们几位本土作家写些蒋家父子在赣地的往事。我脑海中冒出来的竟是童年听来的蒋章之恋的故事。我父母两家族都是在抗战时从南昌逃难到赣州的。赣州太小,两家族的人因种种缘由与蒋章有过种种接触;而我,出生于赣南,童年在赣南,对赣南的记忆似已积淀在我的血液中。记得我半认真半玩笑地说,可否写蒋经国与章亚若的婚外情?没想到,他们倒是挺认真地回答,为什么不可以呢?这样,我便投入了该选题的资料收集、梳理和采访。更没想到的是,铺开架势后,我发现我是在为这一个南昌女子作传!蒋经国还留有不少文字,章女子可是连只言片语都未留得,查阅史料,她的身影也了无痕迹。只有在寻访有关的老人时,他们忆起这二十九岁就打上了生命句号的女子,评判也各自不同。但有一条,她也是投身抗日救国活动的。大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具体的环境是赣南。赣南,蒋经国称之为他的第二故乡。晚年的他说,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烙刻下他的记忆。那里可说是蒋经国政治腾飞的基石。他在赣南的那段历史也可以说是他人生咋咋呼呼浓墨重彩之一章。而他与章亚若的悲剧结局的婚外恋,可以说折射出他的人性的极为真实的一面。所谓的当年的建设新赣南,留下的史料,也多是当年的当事人的各种各样的回忆录,其中,互相矛盾乃至互相攻击的有,因年代久远而张冠李戴的更有……我只能在这些芜杂纷呈的所谓资料中分析提取,我只能以我的眼光来筛选。我在这大背景和小环境的框架中大胆想象小心复活出一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普通又独特的知识女性,可以说,有关章亚若的情节和细节绝大多数是凭想象虚构的!所谓她写的诗句、她说的话语、她的行径等。当然,也并非毫无依据,往往从采访或回忆录中的片言只语引发想象,所谓细枝末节探幽发微吧。我以为我对她并不陌生,她是我母亲那一代知识女性中的一个,可从五四以来浮出历史地表的中国一代女作家群身上寻觅到她们迷惘中执著探求的身影。而对赣地的山山水水,怎么说,我有贴心贴肉的感受。灵感来临冲撞心田竟然是如此激烈,我几乎是没日没夜地沉浸于创作之中。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病逝。但这以后,我的创作激情却仍未退潮,书稿在1990年秋赴宝鸡钛厂体验生活时杀青,正是那一回,专程去看了看杨贵妃的墓,是一个秋风秋雨的阴晦的日子,我与杨沫的女儿马徐然伫立马嵬坡上,不由不感叹女人的命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11991年夏,终将书稿定了下来。接下来的出版却很是曲折,从赣地到京都再到吉林,几易出版社。这期间,承蒙张秋林先生的介绍,书稿由台湾新潮社先在台北出版;1993年5月,时代文艺出版社也正式推出。反响之大,一是该书台湾版很快进入港澳地区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几乎有华人的地方皆有此书!二是作家文摘等报刊竞相连载。三是盗版猖獗。四是成为畅销又长销之书。直到数字化生存的今天,十几个网站几年来仍然作为连载小说久久登载。五是书中一些虚构的细节情节竟然被一些人当做“史料”!不少语句、段落被人模仿抄袭!生气之余,想想,还可“得意”:职业为老师,终归是让人学的。不过,少辈,记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方是正路!

话题还是回到章亚若。作为一个女作家,尤其作为一个南昌籍的女作家,我以为怎么也应该为传奇且悲怆的这一个南昌女子章亚若写下点文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昌的女子,可扩充为江西的女子,似乎也有其性格和气质的共性。这方地理封闭严实,却也受兵家必争的撞击和南北东西的交融,这方女子的身与心似乎也融会着北国的豪放与南方的婉丽,矛盾着温柔妩媚与倔强耿直,于是,不只是一个女子在爱的祭坛上留下了亦缠绵亦刚烈的传奇故事,我想,这是江西女子的不幸与幸之所在。

章亚若,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普通又独特的知识女性。在烽火年代有她的追求亦有她的迷惘,她与蒋经国短暂的爱恋却分明是刻骨铭心的生死恋。年老病重的蒋先生昏迷中对亚若的呼唤,昭示着爱有多深,遗恨就有多深!他曾称赣南是他地地道道的故乡,那方热土,怕不只是有过他的事业,更烙记下他的爱情吧。

然而,人们总爱以情妇的粗糙框架去禁锢一个活生生的女性,以俯视和暧昧去淹没或扭曲这一首长恨歌,这是怎样的傲慢与偏见!在纷繁错综、莫衷一是的书面与口头的回忆录中,我想调整视角,另辟蹊径,回归这位南昌女子本来的面目本来的情感。当然,我的笔端也倾注着我的偏颇的情与理。

或许,以“从一而终”来衡量,她不够“清白无瑕”;与同时代的平常乃至奇特女子比照,她不够柔顺忍让委曲求全;她的苦痛她的悲剧结局是她自寻的?可唯其如此,她灵魂中对女性意识执著的寻觅才如此张扬!她血液中对母亲尊严和职责的捍卫才如此凝重!况且,她的生命与时代的血与火熔铸在一起,这就够了。

或许,可以套用张爱玲的话: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苍凉则是一种启示。

半个世纪过去了,她留给人世间的岂止是一个长长的记忆呢?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父亲小学同学徐浩然老先生、表舅吴识沧老先生、章亚若的侄儿以及我的亲友们,尽力促成此书写成;作家出版社李玉英女士、侯秀芬女士等鼎力促成此书作为四卷本自选集之一出版。我曾向他们表示过诚挚的谢意!跨越千年,2005年暮春细雨时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将此书作为六卷本选集之一推出;如今,河南文艺出版社又将此书收入“中国当代优秀传记作家文库”,真是花谢花开、天地有情。在此,向河南文艺出版社表示诚挚的谢意。

胡辛于南昌

原后记写于1992年11月20日

补充于2006年夏

内容摘要: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写蒋经国与章亚若的传记小说。章亚若,二十九岁女子的青春太短暂、太匆忙、太繁杂、太不可思议,可终究拥有过真正的青春。二十九岁女子的爱太离奇、太惊心动魄,那过早地爆炸于冬的雷声,昭示了爱的逆悖,与悲剧的结局,可终究拥有过真正的生命的爱。章亚若的死因,其时尚无定论,胡辛却以其严密的推理自成一家之言,并为日后当事人所印证。足见女作家的智慧。  章亚若,三十四年代一个普通又独特的知识女性。在烽火年代有她的追求亦有她的迷惘,她与蒋经国短暂的爱恋却分明是刻骨铭心的生死恋。年老病重的蒋先生昏迷中对亚若的呼唤,昭示着爱有多深,遗恨就有多深!他曾称赣南是他地地道道的故乡,那方热土,怕不只是有过他的事业,更烙记下他的爱情吧。  她是他能带走的一片云,他曾要她彼此以“慧风”“慧云”相称,孰知风云含着伤心的玄机啊!【作者简介】  胡辛,原名胡清,中国作家。江西南昌人,祖籍安徽黄山太平。现为南昌大学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广播电视艺术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1983年以处女作《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即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后一发不可收,涉小说、传记、影视文学、散文随笔和理论研究等多种形式。至今已出版书30本。其作品翻译成英文、日文,两次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美国、马来西亚。三部传记在海峡两岸出版,在世界华人区中有较大的影响。作为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思想智慧的学者型作家,胡辛以独立的女性意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富有激情的艺术顿悟创造了真诚、鲜活的人间情致和灵活不拘的艺术表达形式。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当代优秀传记
9787806239841
如需购买下载《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郑州出版单位河南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是河南文艺出版社于2008.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传记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