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百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收支

过去三百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收支

葛全胜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4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成果之一,从历史土地利用变化的资料来源、国内外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有关历史土地利用研究的理论问题,简要回顾了历史时期中国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历史,介绍了清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以来各时期的耕地、林地、草地、城市建设用地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重建了过去300年以来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关系和转换比例,简要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和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模型方法推算了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研究了近30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时空变化特征。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LUCC的概念及其内涵

第二节LUCC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国际历史时期LUCC研究动态

一、历史时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重建及全球数据集建设

二、历史时期LUCC与陆地碳循环关系研究进展

第四节国内历史时期LUCC研究的动态分析

一、研究概述

二、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建设

三、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与陆地碳循环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历史时期中国的土地开发利用

第一节原始农业时期的土地利用

第二节传统农业时期的土地利用

一、土地开发的历史过程

二、传统农业时期土地利用的经验

第三节近现代农业时期的土地利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清代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第一节耕地

一、册载田亩数字的考释与评价

二、清代土垦政策与土垦特征

三、耕地面积的重建

四、土地垦殖强度量化分析

第二节森林

一、清代森林变迁趋势

二、森林面积估算

三、森林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第三节城镇建设用地

一、资料来源与处理

二、城镇建成区面积估算

三、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特征

四、与现代城镇用地比较分析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民国时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第一节数字评介

一、国家政府机关职能部门的综合性统计资料

二、卜凯的土地利用调查资料

三、日本对中国的资源调查和统计资料

第二节民国时期耕地面积变化

一、垦荒趋势

二、基础数据及处理

三、聚类分析及结果

四、总体变化趋势

五、耕地变化的地域差别

第三节民国时期森林面积变化

一、森林资源的变迁与影响因素

二、森林面积数据处理

三、森林面积总体变化趋势

四、森林变化的区域差异

第四节民国时期草地变化

一、草场资源变化趋势

二、草原草地变化的数据问题

三、草地资源分布及其变化

第五节民国时期城镇用地变化

一、阶段划分与变化类型

二、城镇用地变化

参考文献

第五章过去50年中国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第一节概述

一、数据来源

二、总体趋势

第二节耕地面积变化

一、数据来源

二、总体趋势

三、时空差异

四、耕地后备资源变化

第三节林地面积变化

一、数据来源

二、总体趋势

三、时空差异

第四节草地面积变化

第五节城镇用地面积变化

一、总体趋势

二、时空差异

第六节其他用地面积变化

参考文献

第六章过去300年各地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区域分论

一、东北和内蒙古地区

二、华北地区

三、西北地区

四、西南地区

五、华东地区

六、华中地区

七、华南地区

参考文献

第七章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第一节简介与方法

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概念和内容

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系统的性质和效应

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方法

第二节自然因素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变化

三、自然灾害

第三节人文因素

一、人口因素

二、社会制度与政策

三、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关系

四、战争和社会动乱

第四节驱动力模式研究

一、多元统计模型

二、动态模型

三、其他模型

参考文献

第八章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与碳收支

第一节LUCC与碳收支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节常用LUCC与碳收支估算模型

一、TEM模型

二、CEVSA模型

三、CENTURY模型

四、DNDC模型

五、簿记模型

六、CASA模型

第三节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收支时空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与陆地碳循环

一、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与陆地碳循环研究简介

二、历史土地利用及土地覆被变化对陆地碳循环影响研究举例

第二节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三、簿记模型简介

四、研究结果

第三节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储量的关系:1988~1995

一、数据来源简介

二、研究方法

三、数值运算和求解

四、结果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十章区域土地利用研究案例

第一节热察绥地区过去30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一、研究简介

二、过去300年耕地时空分布特征

三、过去300年森林动态变化

四、过去300年牧场(草地)动态变化

五、300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徽州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一、自然驱动力的影响

二、人文驱动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成果之一。本书第一章综述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最新研究的进展;第二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历史上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第三至五章分别介绍了清代、民国和现代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历史;第六章探讨了过去300年间各种土地覆被类型之间的转换关系;第七章说明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驱动因素;第八章和第九章叙述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历史过程的理论,估算了过去300年我国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所造成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第十章列举了区域性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案例。  本书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成果之一。书中从历史土地利用变化的资料来源、国内外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有关历史土地利用研究的理论问题,简要回顾了历史时期中国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历史,介绍了清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的耕地、林地、草地、城市建设用地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重建了过去300年以来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关系和转换比例,简要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和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模型方法推算了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研究了近30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时空变化特征。  本书可供从事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人员、教师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大中专学生使用,也可供有关管理人员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过去三百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收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系列专著
9787030201195
如需购买下载《过去三百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收支》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过去三百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收支是科学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X511 ,P9 的主题关于 土地利用-关系-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