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本书是作者根据当年的日记整理而成的回忆录,讲述了一个普通中国人抗日流亡经历。
回望当年翻阅旧日记所感(范小梵)
序(张曼菱)
一、在北平:1937
干妈与干哥
去北大旁听
穷日子也快乐
猩红热
经历“七七事变”
二、到浙江
回到杭州老家
逃难到绍兴
在柳桥头的生活
逃难到坡塘
结识了终生难忘的好友胡剪虹
到姚家埭小学
到越光中学(五校联中)教书
联中里的其他故事
游香炉峰
朋友们
1939年新年和第二学期的课
到承天中学
教书之外的生活
一件难忘的事
三、开始流亡生活
踏上流亡之路
从坡塘到崇仁
小旅店一夜
到嵊县中学教书
到丽水抗日剧咏团
一次敌机轰炸下的惊险遭遇
抗日巡回演出
碧湖
大港头
云和
龙泉
离开丽水剧咏团
到温州去
温州街头
失业.饥饿
从共产党间谍到看相先生
地政处的抄写员
在张鑫家当家庭教师
数归期
“四.一九”温州沦陷
那个难忘的风雨夜
遣散
继续奔逃
温州“光复”
劫后温州
在温州的最后一个月
重回丽水,送剪虹去金华考音专
在龙游与覃子豪相聚
到上饶以后
再一次失业,陷入困境
叫魂一个难忘的场景
远行的人是我的精神支柱
决定去广播电台
广播电台古岩寺
我在广播电台的工作
不情愿地填了一张表
电台里的生活
一个风雨之夜
想离开电台去读书
覃汉川的友情
大撤退
出发及沿途所见
撤退到崇安
撤退到建阳
死里逃生的一场大病
到南平师专
靳以先生
故事一则
四、流亡到昆明
打算西行前的一段生活
找车认识了黄玉山他们
踏上西行的路
捉臭虫的一夜
在路上
吴颖瑞
桂林一柳州一金城江
金城江呵,金城江
在贵阳
藤篮被窃,纪念册丢失了
趴在运棉花的车上过七十二拐
终于到了昆明
在小坝骅哥处
到处托人找工作
为了找颜颜的信息
我当了新闻记者
昆明女记者群像
我跑新闻
在教导团的即席讲演
这一年的中秋之夜
被调到资料室
又失业了
颜颜回来了
抗战胜利了,我也胜利了
白手起家
我的工作情况
内战风雨
家庭成员的变迁
整理后记(朱新地)
前言
新地千里之外来电话,要我为她的母亲范小梵女士的抗战日记《风雨流亡路》作序。她说,本来适合写这序的上辈故人,如金克木先生、贾植芳先生等,或已经走了,或年事太高,不好意思打扰了,想来想去,就是我了。
我其实不够格。抗战时还没有我,认识范小梵阿姨时,我与新地同为小学生,只见她是一位雍容大方的教授夫人,气宇不俗。但我对范阿姨的感怀、钦佩和为之不平之情,使我很愿意写一点缅怀的文字,来向她们那一代人的坎坷身世、风雨历程和对生活不屈的追求、光明向上的性格表达自己的敬意。
记得我当时上昆师附小五年级,因与新地总是同往同来,不知何时范阿姨发现了我爱好文学,就主动把她们家订的《人民文学》和《收获》两种杂志借给我带回家去看。这两种杂志都是当年中国顶尖级的文学刊物,使我最及时地得到当代文学和文坛的各种信息。我这个小学生就读到了像《辛俊地》这样充满争议又颇具魅力的人性之作,也读到了很多火力十足的批判文章。我的心暗暗地向往前者,而对后者不无防范。
看完一两本后,已不存奢想。不料范阿姨从此竟成惯例,每月都会笑吟吟地迈出房门,对正和新地一起玩着的我说:“《收获》这一期到了,曼菱你先拿去看吧,我这几天忙,刚看了两篇。”还书的时候,范阿姨会问我读后感,我就大发稚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范阿姨兴致勃勃,乐在其中,我们成了忘年的文友。现在回想起来,她好像没有发过什么议论,只是非常愉快地听我说。也许是她的磨难、身份制约了她,她只能从一个与她当年一样纯真大胆的女孩子身上,去感受相似的情怀了。
记得几次我和新地发生口角不来往了,都是范阿姨叫新地主动来找我的。范阿姨对我的另眼相待,使我有点知音之感。后来,新地的父亲朱锡侯先生,因为看见我借给他女儿的书,书上有我父亲的题字,就提出要见见我父亲。那是困难时期,范阿姨专门用供应教授的特级面粉做了江南的小笼包子来款待我父亲,朱伯伯则与父亲在小书房里畅谈而结为一生知音。
朱伯伯、范阿姨在我们小城里是难得的人物,就这样因为文化之缘而与我们父女结为神交了。
而让我真正了解他们还是后来的那场“文革”风暴。
那一天,在昆明医学院教师宿舍楼前的地上,正在焚烧从朱伯伯范阿姨家抄出来的一大堆东西,都是一些信札、记事本和乐谱、书籍之类,我也挤在人群中观看。等到地面上只剩下青烟袅袅、一堆纸灰时,批斗者已走散,只剩我和披头散发的范阿姨了,我就问:“范阿姨,你真是上饶集中营的特务吗?”
范阿姨立即对我说:“曼菱,我只是在上饶的广播电台当过播音员,那是一个宣传抗日的电台,有的领导现在还在中央工作呢。上饶只是一个地方,并不全是集中营。”我一听是这么回事,就说:“范阿姨,你叫他们去调查吧!”她说:“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也写了材料,他们就是不听啊!”
我从此对医学院的人讲,你们乱搞,范阿姨不是特务。人们对我侧目而视,但我对范阿姨一家人的同情已经注定。下乡的时候,新地为了靠拢我,选择了盈江,范阿姨给她的信、汇款都是通过我转的。
再度重逢是那么欢乐和匆忙。朱伯伯、范阿姨夫妇来到北京,通知我到北大金克木先生家去见面,从此也奠下了我和金克木先生父女二人的交情。原来金克木先生与朱伯伯、范阿姨是故交。范阿姨抗战八年流亡到昆明,朱伯伯于是寻觅爱人来到边城。抗战八年,这对情侣有着宝贵的书信往来,更有着执著的爱情信念和爱国信念。他们本来就是冲破家庭自由结合的一对,先后走出了当年中国知识青年的拓荒之路:一个学满归国,一个苦苦抗战,来到后方。最终珠联璧合,却为何如此蒙冤蒙尘?
范阿姨当年曾与卓琳是同窗好友,亦曾与张瑞芳同学同台演出,因就读于女中,没有男生,她高大爽朗,就常扮演男角。可是为何她后来的境地会这样惨?说她是特务有何证据?朱伯伯为此还被逼得跳过楼。范阿姨一直没工作,安排在居委会,每当看到这位仪态大方的知识女性含笑忙碌于一群家庭妇女中间,我都为她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而感动。
听说范阿姨当年被家庭禁闭,是由一个邮递员帮助,才逃出去与朱伯伯相聚的。而多少年后,那位热心仗义的邮递员又成为了她的妹夫,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代佳话!
北大相逢,大家都庆幸终于有了一个光明的结果,范阿姨和朱伯伯都说我能考上北大不是偶然的,并指出是我父亲自幼教育的结果。新地也考上了南京医学院。
后来我多次去杭州,与范阿姨一家小聚。他们的家简洁、朴素、雅致,充满“有朋自远方来”的热情。
1990年,朱伯伯范阿姨夫妇被小女儿新天接到法国旅游。朱伯伯故地重游,如获重生。他又向我的父亲索字,父亲把“昆明大观楼长联”抄赠与他,朱伯伯说:“正中下怀。”
在朱伯伯走的次年,我的父亲也在滇池畔走了。他们二位老友在天上一定会相寻相遇的。
愿远在法兰西的范阿姨健康快乐!
祝贺她青年时代的流亡日记终于发表!
《风雨流亡路》,是一位刚毅女性和一个民族从风雨中走过的见证。
张曼菱
2007年5月31日于滇
后记
这是一本根据我母亲抗战期间的日记整理出来的回忆录。
这些日记是历经了战火硝烟、迁徙动荡,在“文革”中被抄走,“文革”后又还回来的。在尘封多年之后,现在终于获得了出版的机会,我想,也许读者在阅读这本回忆录时,需要知道一下主人公的经历背景等等,所以我应该把我所知道的母亲的故事写出来。
母亲范小梵,1918年出生,原籍安徽桐城。初中毕业后,被其兄范希衡(著名翻译家,时任中法大学教授)带到北平。之后,母亲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学高中,与浦琼英(即卓琳)、张瑞芳同窗。父亲朱锡侯,1914年出生在东北吉林,但祖籍却是浙江绍兴。因为家里穷,祖父年轻时便闯关东,在吉林安下了家。“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占领东北三省,家园成了一片瓦砾,祖父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初中毕业的父亲,告别了松花江,只身来到北平,考入中法大学附属高中,后又进入中法大学哲学系。父亲的法文教师,正是我的舅舅范希衡。由于时常到老师家里求教,因而有缘与老师的妹妹相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反封建、争民主、宣传新文化,追求恋爱自由;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演《放下你的鞭子》,参加“一二.九”运动……母亲是其中的积极分子。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便有了母亲和父亲的那场与传统决裂的、并称得上轰轰烈烈的恋爱与婚姻。
不过,父母亲的爱情故事,我却是从小姨父的口中听说的。“文革”串联期间,我从昆明跑到北京告状,然后去了合肥,见到了我从未谋面的小姨妈和小姨父。小姨父汪德庆对我说:“如果没有我,也许就没有你,至少你不是现在这样子”。我惊愕地望着他,从此得知了一个浪漫传奇的爱情故事。
原来,当母亲和父亲的恋爱一亨传到家里后,遭到了家庭的反对。外祖父不满意她自作主张地找了一个穷学生,于是,大逆不道的母亲被父命召回桐城,软禁在了家中……
这时,父亲毕业在即,因学业优秀,被中法大学公费派往法国留学,不久将要起程。父亲要母亲赶快去北平结婚。他担心直接寄路费会被外祖父拦截,便与母亲的好友浦琼英商量。浦琼英出主意:把30元钱藏入纪念册的厚封面里寄去,并由浦写信告诉母亲(因父亲的信要被外祖父扣压)。没想到,母亲自回桐城后,便被怀疑为北平来的共产党,一直在当局的注意之中。结果,这封信落入到了邮局国民党检查人员的手里。
……
这世界的历史是什么?我想,它除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伟烈丰功外,还应包含被裹挟在其中的亿万百姓的血泪故事。如果说,这棵参天大树上不仅有树干树枝,还有无数的叶片和花朵;如果说,这条浩荡长河里不仅有激流波涛,还有细小的水花水珠;那么,本书中那些未经演绎的真实记录,也可算是历史的一部分吧。
此时正是2007年的蛊夏高温季节,杭城的气温一连多日高达38℃、39℃,我只得在电脑上方吊个小风扇,每天早上六点工作到九点,晚上再干两个小时。尽管如此,我的这台“老爷电脑”还是常常死机,我也“挥汗如雨”得连眼镜都戴不住。因此,当我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字时,我坐在电脑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完成了!
终于完成了!实际上,从母亲1937年开始写日记算起,到后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她自己的整理,再到我对她的整理进行再整理,历时已整整七十年了。
如今,父亲已在地下长眠,母亲也已是九十高龄。这本书能够出版的话,首先是对他们的告慰。
衷心感谢山东画报出版社的编辑冯克力先生。是冯先生的热心、胆识及慧眼,才使这些历尽劫波又尘封多年的东西有机会见到天日。也感谢曼菱抱病为本书柞序。曼菱和我从小一块儿长大,她对我家的情况是相当了解的。
另,由于母亲的手稿中有个别字迹不清,难以辨认,特别是一些人名、地名,可能有误,恳望读者见谅并指正。
朱新地
2007年8月11日于杭州陋室
这世界的历史是什么?除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伟烈丰功外,它还应包含被裹挟在其中的亿万百隆的血泪故事。本书记录了一位知识女性的抗战经历,其中那些未经演绎的真实记录,它实际反映了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 去年,日记是一种很个人很私密的东西,在父母亲离散的八年中,母亲所记下的点点滴滴,最多也只是准备组父亲看的,不像后来的某些所谓日记,更不像如今的博客,带有一种展示和发布的意味。可是,在六七十年后的今天来看,母亲的这些个人故事,已经大大超越了个人命运的范畴,它实际反映了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因此,我决定把它们整理出来,呈现给今天生活在和平、安宁中的人们。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风雨流亡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7136347 《风雨流亡路》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济南 | 出版单位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