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2.0
“风俗民情这些东西都是人在吃饱饭以后人身上散发的一种活力,它依附在人身上的。就像农村做饭一样,没有火就没有烟。”80后的作者陈满意对此作了诠释,他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告诉了我们,就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的人们,他们始终顽强地与命运进行抗争。
第一部分 喜鹊是村庄的标点
秋天,敬重一株庄稼的生命高度
找一本书温暖乡村的这个冬季
跨进腊月门槛的年味儿
那年春节的麻雀饺子
行走在麦梢上的记忆
春来草暖泥土香
一爿小院锁清秋
喜鹊是村庄的标点
粘贴在季节深处的冬
大风吹雪盈空际
一簇春风小院中
芦苇是历史的边角料
天高云闲故里秋
吹进村庄的风
篱笆墙上溜走的岁月
乡村秋夜
田埂上的浮云
风筛过的五月
五月·麦地·乡村
想起乡间的吆喝声
睡在故乡的月光下
草尖上的村庄
乡村夏日
第二部分 人是行走的庄稼
锔锅胡
麻四
媒婆
巷子里的男人
捉蝉
苦难的历程
泥暖草生
人是行走的庄稼
遗忘在乡下的渡口
一春梦雨常飘瓦
穷亲戚
活成一盏煤油灯
霜落柿子红
……
第三部分 父亲的灶台母亲的爱
第四部分 匍匐在岁月脚下的老井
人是要有精神生活的,即使目不识丁的农民也不例外。在农村,农民的精神生活更多地存在于风俗民情中:“礼失而存之于野。”传统习俗往往在某些边缘性的社会群体保存得很好,尤其在农村。风俗民情的代代相传,乃是人民日常生命、生活中的有机部分,它给予了日常平庸的生活以光彩。
金黄的麦地,秋天的庄稼,腊月的年味儿,草垛上的月光,这些正在消失。童年的故乡,我们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