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本书是一本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本书共由54篇论文组成,内容涉及经学及其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等,按照经学总论、经学演变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顺序编排,较有系统性,不少文章可以反映当前经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新水平。
贺辞(代序)
论传统经学(体系)的哲学意涵与现代重建:儒学、经学与国学——兼评“经典诠释”的概念与方法问题
经典诠释的内在根据一论先秦诸子与“六经”的关系
孔教儒家经典与现代生活——在四川师范大学“经学与中国哲学”国际学术
研讨会上的讲话
孔子、儒学与经学
复兴经学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
论儒家经传与韩国
关于经学研究的断想
“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分析
论制度化经学与经学化制度
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周易》人文精神的当代意义
易经哲学中吉凶观念之演变与人的自律扩大
《周礼·地官司徒》、《礼记·王制》中有关社会公正的论述
《周礼》的成书与战国时代的社会变革
维护道统诠释下的周公——兼论蔡沈《书集传》的求道精神
《礼记》对“人性”的见解及其蕴义
论孔子的生死鬼神观念与人文意识——以《论语》为中心的探讨
“以意逆志”:从读书方法到解释学境界
注生我经:论文本的理解与解释的生活渊源——孟子“论世知人”思想阐释
汉儒称“儒学”为“儒术”考
陆贾与汉代经学
经学思想与帝国政治——董仲舒思想怎样演变成西汉官方意识形态
试论白虎观会议的意义
石刻与经典研究
王弼易与伊川易之比较——关于象数、义理及性情
阮籍、嵇康对经学的继承和批判
经学的义理向度——以理学的衍化为视域
经学理学化及其意义
从邵雍与宋代象数易哲学的发展看宋代经学的超越意义
张载哲学化的经学思想体系论纲
张载之《中庸》学
论三苏的经学活动
二程经学思想简析
理学道统论的两类文献根据与实质
舍传求经与会通三传——《春秋》宋学解经特点略说
宋明经学思想中的哲学意蕴
试论程朱理学与《周易正义》的关联
孟子与宋明理学
经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评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
从王阳明对《大学》的疏解看经典的解释问题
罗念庵的经学
方以智与经学
“经学即理学”命题辨析
不离不即,超越经论——船山经义及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清代儒林与汉宋学术——以阮元《国史儒林传》为中心
清代今文经学家与程朱理学关系辨析
刘沅《书经恒解》之义理观
刘逢禄“王鲁例”观念述评
龚自珍经学的评价
廖平的《古学考》和《知圣篇》
从廖季平先生到李源澄先生的经学片论
胡适对研究经籍方法的评论——以宋儒、清儒的方法为例
郭沫若对《论语》批判的反思与肯定性的价值评价
李源澄先生经学初探——以《经学通论》为讨论中心
李源澄先生的学术成就
“经学与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经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核心.和正宗,在古代社会不仅承载着意识形态的功能,而且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条重要途径。作为其基础的那些文化原典,提供了中国人认识宇宙、历史、人生的最初的意义和价值之源,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具有普世意义的和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在今天仍有积极正面的价值。不论是古文经学的实事求是传统,还是今文经学的经世致用传统,都与中国哲学发展有密切关系,经学思维方式的缺陷也在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换中充分表现出来。希望这些内容在会上都能得到深入研讨,推现经学和中国哲学研究迈上新台阶。
《经学与中国哲学》是对经学及其与中国哲学关系的系统研究和探讨,集中反映了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研究的新成果。全书共收录论文56篇,具体内容包括《论三苏的经学活动》、《方以智与经学》、《汉儒称“儒学”为“儒术”考》、《刘逢禄“王鲁例”观念述评》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经学与中国哲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1770450 《经学与中国哲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经学与中国哲学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53 ,Z126-53 的主题关于 经学-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哲学-中国-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