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9.8
我们生活在社会里。社会学不仅需要在社会研究与自然科学之间寻找与确立我们独特的学科位置,而且需要脸不变色心不跳地重申我们与人文艺术之间的血缘关系,否则,社会学就会被经济学吞掉,被统计学鄙视,被哲学淹没,被大众传媒抛弃。本书汇集了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系应届硕士毕业生中八位优秀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全面展现了现今社会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也为广大社会学学子提供了一个借鉴效仿的样板。
前言一
前言二
前言三
家庭即工厂:河北北镇乡村工业化考察
中德大学生择偶标准和婚姻观念的比较研究
媒体在尘肺病农民工维权中的角色
少年基金项目运作的个案研究
农民上楼过程中的家庭财产关系研究
潞河中学的新疆班
策略与话语:纠纷解决中的弱者
收入不平等与健康关系的实证分析
附录:三系2011年硕士论文题目汇总
在我的理想中,在本科生阶段,社会学学生应该具有“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意识,而不是仅仅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看法,这应该是高中阶段的任务。那时候,对于社会现象,谁没有自己的看法呢?只不过老师和家长不让你发表或者充耳不闻而已。到了硕士的阶段,社会学就需要讲方法了。看到一篇文章,听到一种说法,我们不仅必须判断一下它有多少证据,还需要琢磨一下:这些证据是用什么方法得来的?这种方法适合于获得这样的证据吗?以宏观的思辨为例,如果你对中国社会的走向提出某些看法,却仅仅是依据大众传媒中的事例,那么这种获得证据的方法就很值得怀疑了。难道你不知道中国是“宣传有纪律”的吗?因此,所谓“研究”,其实就是使用最合适的方法来获取更加充分的证据,然后才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谓“研究生”就是只有这样研究才能“生”;所谓“硕士”就是只有这样来“说”才能成为“是”,才算得上一个“士”。
郑也夫, 沈原, 郭星华, 编
沈原, 潘绥铭, 郑也夫, 主编
郑也夫, 沈原, 潘绥铭, 编
沈原, 郭星华, 卢晖临, 编
郑也夫等, 编
郭星华, 卢晖临, 沈原, 编
郑也夫, 沈原, 潘绥铭, 编
郑也夫, 沈原, 潘绥铭, 编
郑也夫, 沈原, 潘绥铭,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