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56.0
本书分为八章(见所附的本书《目录》),逐一阐述文化遗产学的学科构架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问题,将迄今关于文化遗产的概念、类型、构成、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的原则、机制、方式等等认识,进行了系统化的归纳和理论化的总结。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文化遗产学的形成
一、中国的文化遗产研究
二、外国的文化遗产研究
三、文化遗产学的形成
第二节 文化遗产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文化遗产学研究的对象
二、文化遗产学研究的任务
第三节 文化遗产学的性质和特征
一、文化遗产学的性质
二、文化遗产学的特征
第四节 文化遗产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文化遗产学的基本概念
二、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文化遗产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文化遗产学与考古学
二、文化遗产学与博物馆学
三、文化遗产学与历史学
四、文化遗产学与民族学
五、文化遗产学与民俗学
六、文化遗产学与人类学
七、文化遗产学与社会学
八、文化遗产学与管理学
九、文化遗产学与法律学
十、文化遗产学与环境学
十一、文化遗产学与教育学
十二、文化遗产学与旅游学
第六节 文化遗产学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 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与标志
第一节 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
一、古物、古董、古玩与民间文艺
二、文物、民间文化与文化遗产
第二节 物质文化遗产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一、两者是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两者相互依存,不可截然分开
三、两者都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的
体现,又分别体现为创造性成果和创造性活动
四、两者共同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及其成就,又分别主要反
映文化表层和文化深层的发展及其成就
五、两者都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但前者的体现会随历史
发展趋于弱化或同化,后者的体现则更为鲜明而持久
第五节 文化遗产的定义与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一、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第三章 文化创造与文化遗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文化创造的多元性
一、尼罗河下游的自然环境与古埃及文明
二、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古巴比伦文明
三、印度河、恒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古印度文明
四、美洲的自然环境与玛雅文明
五、黄河、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中华古文明
六、文化创造的多元性与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第二节 人类遗存与文化遗产
一、人类遗存及其表现
二、文化遗产及其类别
第四章 自然遗产、双重遗产和世界遗产
第一节 自然遗产
一、自然遗产的定义
二、自然遗产的类别
第二节 双重遗产
一、双重遗产的定义
二、双重遗产的类别
第三节 世界遗产
一、世界遗产的标准与定义
二、世界遗产的分类与标志
第五章 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一、文化遗产反映历史的价值
二、文化遗产证实历史的价值
三、文化遗产补正历史的价值
四、文化遗产传承历史的价值
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艺术(审美)价值
一、文化遗产的审美感知价值
二、文化遗产的审美体验价值
三、文化遗产的审美理想价值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科技价值
一、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
二、文化遗产的技术价值
第四节 文化遗产的思想价值
一、文化遗产的政治思想价值
二、文化遗产的军事思想价值
三、文化遗产的哲学思想价值
第五节 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一、文物的收藏增值价值
二、文物的投资交易价值
三、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
第六章 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一节 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二、保护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第三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
三、世界遗产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
四、世界遗产的评估与文物的定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评选
五、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建档
六、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修复
七、世界遗产的督查除名与文物保护的监管检查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建档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体系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维护
第七章 文化遗产的利用
第一节 利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一、利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二、利用文化遗产的现实性
第二节 利用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
一、保护为主
二、合理开发
三、传承发展
四、永续利用
第三节 文化遗产利用与科教事业发展
一、文化遗产与教育事业
二、文化遗产与科学事业
三、利用文化遗产发展科教事业的基本措施
第四节 文化遗产利用与旅游产业发展
一、旅游产业及其发展
二、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
三、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
四、文化遗产与旅游商品
五、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文化遗产利用与文化产业发展
一、文化产业及其发展
二、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三、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诸门类
四、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措施
第八章 文化遗产的管理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的含义和要素
一、文化遗产管理的必要性
二、文化遗产管理的含义
三、文化遗产管理的要素
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行政化管理
一、文化遗产行政化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二、中国的文化遗产行政管理体系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管理体系
四、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遗产管理体系
五、文化遗产管理机构的行政领导及一般人员
六、决策与规划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法规化管理
一、文化遗产法规化管理的特点
二、文化遗产法规化管理的原则
三、文化遗产法规化管理的作用
四、文化遗产管理的国际公约和文件举要
五、中国文化遗产管理的法规文件举要
六、中国文化遗产管理法规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第四节 文化遗产的教育化管理
一、文化遗产教育化管理的含义
二、文化遗产教育化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三、文化遗产教育化管理的要求
四、文化遗产教育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五、文化遗产教育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第五节 文化遗产的市场化管理
一、文化遗产市场化管理的含义
二、文化遗产市场化管理的必要性
三、文化遗产市场化管理的特征
四、中国文化遗产市场化管理的基本法规
五、文化遗产市场化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文化遗产学》分为八章,逐一阐述文化遗产学的学科构架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问题,将迄今关于文化遗产的概念、类型、构成、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的原则、机制、方式等等认识,进行了系统化的归纳和理论化的总结。
《文化遗产学》是适应中国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欲利用实践的迫切需要,在对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欲利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文化遗产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初次尝试。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文化遗产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2251798 《文化遗产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武汉 | 出版单位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