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68.0
在全球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制的层面上,本著作都是“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4个土纲中,系统阐述中国变性土纲的首部专著。它提供了中国变性土分布图,揭示了中国变性土发生形成的理论基础,论述了全国各主要自然地理区变性土的分布、特性,与分类地位,论证确立了寒变性土亚纲,探讨了国内未曾涉及的地区之变性土的存在及问题。
序
前言
第1章 中国变性土研究的历史回顾及今后任务
1.1 前人对中国变性土的研究
1.1.1 早期研究的情况
1.1.2 全国土壤普查时期
1.1.3 黄瑞采、吴珊眉等对变性土的研究
1.1.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协作课题组”的研究
1.1.5 砂姜黑土综合治理的研究
1.1.6 工程地质学界对膨胀土的研究
1.2 今后研究任务
第2章 中国变性土的地理分布、发生和分类
2.1 地理分布及规律性
2.1.1 东北平原寒性变性土、湿润变性土和潮湿变性土散布区
2.1.2 黄土高原和黄河‐海河平原干润变性土散布区
2.1.3 淮北平原和山东半岛潮湿变性土分布区
2.1.4 淮南丘岗和平原湿润变性土散布区
2.1.5 汉江盆地潮湿变性土集中分布和湿润变性土散布区
2.1.6 东南沿海和南方丘陵盆地湿润变性土分布和干润变性土散布区
2.1.7 四川和川西南山间盆地及云贵干润、湿润和潮湿变性土分布区
2.1.8 内蒙古高原干润变性土和新疆干旱和夏旱变性土散布区
2.2 形成条件与发生过程
2.2.1 形成条件
2.2.2 发生过程
2.3 黏粒含量和诊断性形态特征
2.3.1 黏粒含量
2.3.2 诊断性形态特征
2.4 土壤系统分类原则、诊断和鉴定
2.4.1 原则
2.4.2 建立和应用诊断层和诊断特征
2.5 变性土不同分类级别的诊断鉴定标准
2.5.1 土纲(soil order)
2.5.2 亚纲(suborder)
2.5.3 土类(great group)
2.5.4 亚类(subgroup)
2.5.5 土属(family)
2.5.6 过渡性变性亚类的鉴定条件
2.5.7 膨胀土的判定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平原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3.1 成土条件
3.1.1 气候
3.1.2 构造运动和地层
3.1.3 地形和地貌
3.1.4 成土母质
3.1.5 植被和人为活动
3.2 土壤
3.2.1 寒性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3.2.2 湿润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3.2.3 干润均腐土
3.2.4 潮湿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3.3 区域治理和土壤改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土高原与黄河‐海河平原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4.1 黄土高原
4.1.1 成土条件
4.1.2 前人对本区三趾马红黏土的研究
4.1.3 土壤
4.2 黄河‐海河平原
4.2.1 成土条件
4.2.2 土壤
4.3 土壤改良利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淮北平原与山东半岛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5.1 成土因素分析
5.1.1 气候
5.1.2 成土母质
5.1.3 地形
5.1.4 人为活动
5.2 形成过程概述
5.2.1 草甸潜育化
5.2.2 碳酸盐的集聚
5.2.3 耕种熟化及脱潜育化过程
5.3 豫、皖淮北变性土
5.3.1 概况94 5.3.2 典型剖面形态特征
5.3.3 土壤分类与命名
5.3.4 改良利用要点
5.4 山东泗河平原变性土
5.4.1 概况
5.4.2 典型剖面形态特征
5.4.3 土壤主要理化性质
5.4.4 黏土矿物组成和含量估测
5.4.5 土壤分类与命名
5.4.6 土壤障碍因素
5.5 山东沂沭河和胶莱平原变性土
5.5.1 概况103 5.5.2 典型剖面形态特征
5.5.3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5.5.4 黏土矿物组成和含量
5.5.5 土壤分类与命名
5.5.6 土壤障碍因素
5.6 淮北江苏变性土
5.6.1 概况
5.6.2 典型剖面形态特征
5.6.3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5.6.4 黏粒的 X射线衍射分析
5.6.5 土壤分类与命名
5.6.6 土壤农业利用与管理要点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淮南丘岗与平原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6.1 成土条件
6.1.1 气候
6.1.2 母质
6.1.3 地形、地貌
6.1.4 人为活动
6.2 土壤
6.2.1 安徽省江淮地区
6.2.2 江苏省江淮地区
6.3 土壤改良利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汉江盆地与丘岗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7.1 成土条件
7.1.1 气候
7.1.2 地形
7.1.3 成土母质
7.1.4 植被与人为活动
7.2 土壤
7.2.1 陕南诸盆地
7.2.2 南阳盆地
7.2.3 鄂北丘岗阶地
7.2.4 江汉平原
7.3 土壤改良利用
7.3.1 丘岗阶地变性土地区
7.3.2 潮湿变性土地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东南沿海与南方丘陵地区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8.1 成土条件
8.1.1 气候
8.1.2 成土母质和地貌
8.1.3 人为活动
8.2 土壤
8.2.1 湿润变性土
8.2.2 干润变性土
8.2.3 潮湿变性土
8.3 土壤改良利用
8.3.1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8.3.2 培肥
8.3.3 工程建设中的土壤改良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四川与西南山间盆地及三峡库区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9.1 四川盆地
9.1.1 成土条件
9.1.2 土壤
9.2 川西南山间盆地
9.2.1 成土条件182 9.2.2 土壤
9.3 三峡库区
9.3.1 概况
9.3.2 成土条件
9.3.3 土壤
9.4 土壤改良和防治膨胀土危害措施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云贵与西藏高原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10.1 云南和贵州
10.1.1 成土条件
10.1.2 土壤
10.1.3 土壤改良利用
10.2 西藏高原
10.2.1 成土条件
10.2.2 土壤
10.3 土壤利用
10.4 本章小结
第11章 内蒙古高原与新疆变性土和变性亚类
11.1 内蒙古高原
11.1.1 成土条件
11.1.2 干润变性土
11.2 新疆
11.2.1 成土条件
11.2.2 土壤
11.3 土壤改良利用
11.4 本章小结
第12章 变性土的肥力、养分监测与培肥
12.1 土壤养分背景状况及土地利用综述
12.1.1 东北平原
12.1.2 黄河‐海河平原
12.1.3 黄土高原
12.1.4 淮河流域岗地和低地
12.1.5 汉江流域丘岗与盆地
12.1.6 东南沿海玄武岩台地和南方丘陵
12.1.7 四川盆地
12.1.8 云贵山间盆地
12.2 土壤活性有机碳
12.3 变性土磷素组分与缺磷机制
12.3.1 有机磷的各组分含量与缺磷机制
12.3.2 无机磷的分组含量和磷的固定
12.4 变性土的钾素
12.5 变性土地区土壤的养分定位观察和培肥——以河南省为例
12.5.1 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12.5.2 肥料投入
12.5.3 土壤改良利用
12.5.4 土壤利用改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3章 变性土的水分物理性质和农田水利
13.1 水分物理性质
13.1.1 土壤容重和孔隙性
13.1.2 土壤膨胀性
13.1.3 土壤渗水性
13.1.4 土壤持水性能
13.1.5 土壤导水性能
13.1.6 土壤毛管水上升性能
13.1.7 土壤水分蒸发性能
13.2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改良
13.2.1 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影响
13.2.2 土壤全方位深松技术
13.2.3 粉煤灰对土壤不良物理性状改良效果
13.3 农田水利田间工程
13.3.1 排水与灌水的原则
13.3.2 排灌工程的设计
第14章 膨胀土与工程建设
14.1 基本概念和膨胀机理
14.1.1 基本概念
14.1.2 膨胀土的类型和膨胀机理
14.2 膨胀土的分布、成因与类别
14.2.1 分布257 14.2.2 膨胀土的成因与类别
14.3 膨胀土的主要特征和特性
14.3.1 膨胀土的特征
14.3.2 膨胀土的特性
14.4 典型膨胀土的结构特征及其性质
14.4.1 结构特征
14.4.2 微结构特征
14.4.3 微结构特征与工程性质
14.5 工程建设中的膨胀土
14.5.1 长江三峡库区工程建设中的膨胀土
14.5.2 南水北调中线的膨胀土
14.5.3 中小型水利建设中的膨胀土
14.5.4 大丽铁路工程沿线的膨胀土
14.6 膨胀土危害的预防和处理
14.6.1 建筑物地基
14.6.2 边坡的防护与处理措施
第15章 膨胀土区坡地的固地保土
15.1 膨胀土区农地塌陷与水土流失的原因
15.1.1 引起土体塌陷与水土流失的内部机理
15.1.2 引起土体塌陷与水土流失的外部因素
15.2 膨胀土区农地固地保土的普遍措施
15.2.1 适地开展以坡改梯为主的工程措施
15.2.2 推行以等高固氮植物篱为代表的生物措施
15.2.3 进行作物结构和耕作技术改革
15.3 膨胀土坡耕地土坎梯地的建造
15.3.1 梯地建设的原则
15.3.2 土坎梯地建造的规格
15.4 土坎梯地的垮坎及其治理
15.4.1 土坎梯地垮坎的原因
15.4.2 土坎梯地垮坎的类别
15.4.3 土坎梯地垮坎的治理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变性土(又称膨缩土、膨转土),与地质学的膨胀土同义,唯服务对象有别,研究的土层深度有异。《中国变性土》是一部土壤地理学基础专著,《中国变性土》贯穿变性土发生基本理论、分布规律,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2001)对数十个典型剖面再诊断鉴定和系统分类命名。借鉴枟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枠(2010),发现我国除潮湿变性土、湿润变性土和干润变性土亚纲外,还具有寒性变性土、干旱变性土和夏旱变性土三个新亚纲,是基于对变性土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土壤水热状况以及实地调查研究而产生的新认识和新观点。
《中国变性土》共15章,第1章回顾我国变性土研究的成就并作展望;第2章论述变性土的地理分布规律、发生原理、诊断特征和性质的定量化标准;第3~11章分区论述成土条件、典型剖面的诊断和分类,涉及新亚纲和新亚类等论述;第12~15章介绍变性土的肥力、水分物理性质和利用改良措施,以及膨胀土与工程建设和修建梯地保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