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
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封面图

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

宁泽逵,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8.0

书籍简介:

通过嫁接委托—代理激励理论的最新成果“共同代理”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双重代理角色”潜在激励失败的原因,可以为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设计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思路框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已经初步进入免税时代。这种外部或宏观的政策环境的变化引起了村干部共同代理博弈规则的变化:村干部的共同代理人角色必然从任务替代向任务互补转换,从而使构建关于村干部任务互补型共同代理激励机制成为可能。

作者介绍:

宁泽逵,1979年12月生于湖南邵东,西安财经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问题的调查研究,2003年以来在《中国农村观察》《中国软科学》《中国农业经济评论》《中国农村研究》《林业经济》等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并先后主持西安财经学院基地项目(07JD01)、陕西省社科联项目(08C003)、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0XJY033)。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激励理论研究动态

1.3.2 国内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动态

1.4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本书的基本思路

1.4.2 本书的研究方法

1.5 本书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村干部的角色定位

2.1 村干部界定

2.2 村干部角色的历史演进

2.2.1 角色理论

2.2.2 村干部角色定位的争论与变革

2.3 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2.3.1 村干部在农村社会中的作用

2.3.2 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2.3.3 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4 小结

第3章 村干部激励机制探析

3.1 激励及激励理论

3.1.1 激励词源考

3.1.2 激励理论考

3.2 共同代理激励机制设计

3.2.1 从“双重代理”角色到共同代理

3.2.2 共同代理理论

3.2.3 村干部的共同代理问题分析

第4章 村干部激励因素贡献分析

4.1 变量选择、调查资料简介及基本假设

4.1.1 激励因素贡献分析变量

4.1.2 调查资料来源

4.1.3 基本假设

4.2 实证分析

4.2.1 研究方法说明

4.2.2 基本模型及变量描述

4.2.3 模型估计与假设检验

4.3 进一步论证:模拟实验

4.3.1 模拟实验说明

4.3.2 模拟数据分析

第5章 村干部激励机制设计

5.1 村干部激励机制设计的目的与原则

5.1.1 设计目的

5.1.2 设计原则

5.2 机制设计

5.2.1 报酬机制

5.2.2 声誉机制

5.2.3 村治制度机制

5.2.4 发展机制

5.2.5 保障机制

第6章 结论

6.1 基本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论题

附录

S1 村干部绩效测评体系设计

S2 村干部向何处去

S3 村干部交叉任职制度的博弈分析

S4 村干部角色代理权重的实证分析

S5 农民视野中的乡村治理绩效与农民权力实现

S6 激励因素对落后地区村干部的激励效果及其排序

S7 农村访谈提纲与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目前村干部在农村社区治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以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许多诸如贪污、受贿、挥霍等违法违纪问题。因此,针对村干部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农村管理实践的迫切需要。通过对村干部角色定位的历史演进分析,村干部角色从“原生角色”历经“异化角色”最终向“回归原生角色”转换。其中村干部“异化角色”中的“双重代理角色”是当前广泛接受的关于村干部角色的理想构建,但“双重代理角色”理论始终面临着因潜在的村干部角色失败而带来的村干部激励失败的危险。通过嫁接委托一代理激励理论的最新成果“共同代理”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双重代理角色”潜在激励失败的原因,可以为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设计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思路框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已经初步进入免税时代。这种外部或宏观的政策环境的变化引起了村干部共同代理博弈规则的变化:村干部的共同代理人角色必然从任务替代向任务互补转换,从而使构建关于村干部任务互补型共同代理激励机制成为可能。

  基于陕西省长武县的农村调查数据,首先分析了各个激励要素对村干部激励作用的贡献份额问题,如:(1)村干部工资报酬因素对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有明显的正贡献,但相对影响作用比较低。(2)村干部的党员面貌对村干部工作激励效果不明显;随着村干部的社会威望降低与乡村干群关系恶化,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将显著下降。(3)民主理财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这些制度运行效果有利于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4)给村干部创造学习、进修的机会对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作用比较有限。

  然后依据共同代理激励机制设计思路与360度全员参与原则对村干部各项具体激励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初步设计,具体包括:(1)界定村级主要干部合理基本工资与浮动工资(奖金)标准,提出村干部基本工资应该由政府财政负担,村干部的浮动工资由村民评定与负担,条件成熟的地方村干部基本工资可以实行年薪制。(2)关于村干部声誉机制方面:必须重视社区声誉机制,强化信息披露机制与信息沟通机制,延长村干部任期。(3)在规范化村治制度机制方面提出,为保证规范化村治制度在村干部激励机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亟须做的工作是落实与农村社区文化传统相适宜的制度,而不是忽视制度设立成本,匆匆忙忙替村民创立新制度。(4)在发展机制建设方面,提出建立村干部发展机制要从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村干部群体特征出发,提供多渠道、多内容、有重点的培训机会。(5)为保证上述机制能卓有成效地运行,提出建立旨在保证政府、村民以及村干部三方全部参加的且信息尽可能公开的保证机制。

  《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作者宁泽逵)分为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第1章为绪论,主要指出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第2章为村干部角色定位,界定论文研究对象和探讨村干部角色定位及其历史演进问题。第3章为激励理论研究,建立村干部的共同代理激励理论,并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使村干部由任务替代型共同代理人角色向任务互补型代理角色过渡。第4章和第5章为实证分析,分别分析了村干部激励因素的贡献度和具体机制设计。第6章为结论。《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附录部分集合主体内容密切相关的后续研究成果,进一步细化了主体内容尚未回答或细化的相关问题,如村干部绩效测评体系设计、村干部职业发展、村干部交叉任职内在逻辑演变、村治绩效等。

编辑推荐:

目前村干部在农村社区治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以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许多诸如贪污、受贿、挥霍等违法违纪问题。因此,针对村干部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农村管理实践的迫切需要。《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是在作者宁泽逵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充实而成的,凝聚了2002年以来本人对乡村治理与乡村社会发展中村干部激励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9787514103434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经济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是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1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325.4 的主题关于 农村-干部教育-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