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封面图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

冷卫国,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2012

定价:40.0

书籍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史有源有流,通体一贯,但关于赋学批评史的研究,迄今为止,却一直是薄弱环节。国内外目前还没有一部赋学批评通史,也没有一部赋学批评断代史,因此开展对于赋学批评史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此专著是国内第一部赋学批评的专门研究著作。此专著在学术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1.注意各个文体之间的贯穿和联系;2.收集赋学资料较为完备;3.注意把握不同历史阶段赋学批评的动向及其与文化背景的内在关联。内容详实,结论可靠,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西汉:赋学批评的早期形态及其与经学的关联 第一节 “文章西汉两司马”的赋学批评 第二节 “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 第三节 刘向、刘歆的赋学批评 第四节 帝王的辞赋观第二章 东汉:赋学批评的经学化意识及其递变 第一节 桓谭《新论》中的赋学批评 第二节 王充《论衡》中的赋学批评 第三节 崔驷的赋学批评 第四节 班固的赋学思想 第五节 张衡《二京赋》中的赋论 第六节 王符“颂善丑之德,泄哀乐之情”  第七节 蔡邕的赋学批评 第八节 张超《诮青衣赋》中的赋论第三章 建安:经学式微与赋学批评的深化 第一节 曹操“嫌于积韵”  第二节 曹丕“诗赋欲丽”与“感物伤怀”  第三节 曹植“辞赋小道”与“辞各美丽”  第四节 陈琳、杨修、吴质及其他 第五节 吴、蜀的辞赋观念第四章 正始:玄学的兴盛与赋学批评的“玄微化”  第一节 嵇康《琴赋序》“导养神气,宣和情志” 第二节 傅玄《七谟序》:辞赋专体史与风格论的出现 第三节 成公绥“分赋物理,敷演无方”与张华“言浅托深,类微喻大”第五章 西晋:讽谏征实与体物浏亮的二元并存 第一节 左思《三都赋》及其辞赋观 第二节 皇甫谧、刘逵、卫权的三家序 第三节 挚虞《文章流别论》中的赋学批评 第四节 陆机、陆云的赋学批评 第五节夏侯湛以“味”论赋 第六节 “繁华”与“有益” 第六章 东晋:赋学批评的儒玄色彩及其写意化倾向 第一节 王虞等“宣扬盛美”  第二节 孙绰等“当作金石声”及王羲之“赋以布诸怀抱”  第三节 陶渊明“导达意气”  第四节 谢灵运“用感其心”与“赋以敷陈”  第五节 李充《翰林论》、傅亮《文章志》评木华 《海赋》第七章 元嘉:赋学批评的低落及其拓新 第一节 范晔的赋学批评 第二节 檀道鸾:赋颂“体则诗骚,傍综百家之言”第八章 永明:以声律说为中心的赋学批评 第一节 江淹复中有变的辞赋观 第二节 沈约声律说及“文体三变”  第三节 谢胱赋颂与“体物之旨”  第四节 刘勰的赋学批评第九章 梁陈:赋学批评的多元共生及其诗化趋向 第一节 萧梁皇族的赋学批评 第二节 刘孝绰《昭明太子集序》中的赋论 第三节 裴子野《雕虫论》中的赋学批评 第四节 萧子显“气韵天成”与“赋贵披陈”  第五节 陈叔宝“娱情”的辞赋观第十章 北朝:赋学批评从偏宗汉晋趋向南北兼融 第一节 十六国赋学批评 第二节 北魏孝文帝的辞赋观(附:成霄、姜质)  第三节 魏收尚华艳、主典正的辞赋观 第四节 赋的博物功能及张衡赋在北朝的传播 第五节 合南北文学之两长 第六节 颜之推的赋学批评第十一章 结语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内容摘要: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由冷卫国所著,这是国内外第一部赋学批评断代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大韵文体裁。本书系统建立了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的基本框架。本书根据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按照汉魏六朝赋学批评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汉魏六朝赋学批评分为西汉、东汉、建安、正始、西晋、东晋、元嘉、永明、梁陈、北朝十个历史段落,并且指出了每个段落的变化之机、因革之迹。全面爬梳了汉魏六朝的赋学批评资料,并进行了准确的理论阐释,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由冷卫国所著,本书是国内第一部赋学批评的研究专著,收集相关资料较 为完备。作者着眼于各种文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来论述赋学批评的发展过程,注意把握不同历史阶段 赋学批评的动向与文化背景的内在关联。《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内容详实,结论可靠,是一部优秀的 学术著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0097246
如需购买下载《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是商务印书馆于20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的主题关于 汉赋-文学评论 ,赋-文学评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