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9.0
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源于人们采光、通风等生理性需要,随着文明的不断演进以及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人类对窗实用功能上的艺术、审美需求也随之而来,使之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特征。形态各异的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一道亮丽眩目的风景线。该书详细介绍了窗牖的历史、形式、纹样等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窗的历史
原始住宅的窗子
汉代至唐代的窗子
宋、元代的窗子
明、清代的窗子
第三章窗户的种类
窗子的设置与安装
窗子的种类
直棂窗
槛窗
支摘窗
百叶窗
推窗等其他窗
漏明窗等什锦窗
第四章窗在各种建筑上的应用
北京故宫的窗子
园林中的窗子
皇家园林的窗子
私家园林的窗子
宗教建筑上的窗子
民居中的窗子
窑洞的窗子
福建土楼的窗子
朝鲜族民居的窗子
干栏式民居的窗子
山西民居的窗子
蒙古包的窗子
北京四合院的窗子
江南民居的窗子
第五章窗棂格图案
窗棂格图案
第六章窗绦环板图案
窗绦环板图案
第七章窗子的木雕艺术与技术
窗子的木雕艺术与技术
第八章窗的文化
窗的文化
后记
参考书目
前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看到窗户,便想起了远方亲切的故乡。一扇小窗,饱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那微妙的感觉使内心深处柔软的情感被唤起,家乡曾经留下的一切记忆,此时模糊而又清晰地显现在眼前:独自对着窗外,思绪飘到很远很远,云儿拉着线,鸟儿唱着歌,风儿轻拂着,很久很久……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对窗的描写,都赋予了它神秘、浪漫等各种情愫,窗因此成为最令人遐思的建筑细部之一,尤其在古时的中国。
“门近寒溪窗近山,枕山流水日潺潺”。窗户,是建筑实体中采光与通风的重要设置,但它同时也是屋主人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的载体之一,尤其对于文人骚客,官宦世家更是如此。于是窗子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添加入一些文化、风俗、时代的元素,便成为当然之事。而每一扇窗自然就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
“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在原始社会时期,早期的供人居住的建筑,门与窗是不分的,门就是窗,窗也是门。但后来由于人类文明的进步,门和窗逐渐在功能上体现出独立的功能。就此,门和窗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了。但是,文明在延续,文化一代代传承,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门与窗结合在一起的现象,这就是隔扇。
我们欣慰,因为,经历了几千年兴衰沧桑的变化,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留存至今的门和窗共用的现象。隔扇既是门,也是窗。在传统园林中,我们很容易找到这种门窗合一的隔扇门的设计。假如把门槛抬高,门槛下面变成槛墙,而可以开启的隔扇部分不变,这种窗就叫做槛窗。槛窗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主要、最正统、最气魄、等级最高的一种窗。
历史向前推进,建筑材料及工艺的丰富和发展,演变出了由于功能和场所的不同,窗户的种类、形式、材料等也呈现出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风格。如琉璃窗、石雕券窗、砖瓦花窗、陶质盲窗等比比皆是。
从这简单的叙述中,相信我们对窗户有了认识,同时,我们已经感受到窗户的设计制作其实也有一些规矩和讲究,这就是它特有的文化属性。
看似简单的窗户,我们慢慢品味,它确实向我们传达出了不少信息。
如果不去看建筑高大的外表形态,仅仅从简单的窗户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窗的等级:是用在官式建筑之上的,还是用在民间建筑之上的。我们可以看出窗子的年代:是唐宋的,是明清的,还是民国的。我们可以看出窗子的地域性:是山西的,是江浙的,还是闽粤的。我们可以看出窗子的民族性:是汉族的,是藏族的,还是维吾尔族的。甚至我们可以看出房主人的身份:是官宦,是商人,还是文人。
“闲坐小窗读周易,每依南斗望京华。”在旧时的中国,窗户能反映出房主人的兴趣与爱好。如果说从窗户的装修装饰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主人的闲情逸致,那么,从窗户的设计风格中我们则可捕捉到不一样的暗示。譬如,槛窗反映了主人的尊贵典雅,支摘窗反映了主人的清美雅致,漏窗则是隽永秀美的代表。
王其钧2006年6月于中央美术学院
后记
这本书的创作,由来已久,费尽苦心积蓄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要面世了,我对这本书倾注了很多感情,如果读者能喜欢这本书,就是我最大的欣慰了。
这本书稿是1993年开始构思写作的。那一年我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在中国台湾南天书局出版,南天书局的发行人魏德文先生用这本书的稿费帮我在台湾买了一套120的照相机。我们商定了我用这台新相机来拍摄,并写一本《中国窗的文化》的书,还交由南天书局出版。
1994年春天,书稿的文字稿进行了一半,我和谢燕去苏州拍摄和记录苏州园林的窗子。这是一件艰苦的工作,我们在每个园林里面几乎都要从早工作到晚。尤其是使用120相机,需要使用三脚架,需要测光,所有的设置都需“手动”,因此拍摄速度很慢。伴随我们身后的往往是川流不息的游客和南腔北调谈话声。在不停往复的工作期间,有一件有趣的事每次回想起来都难以忘怀。
当时,许多观光点有一种生意,就是给游客提供照相服务。狮子林里的一位摄影师在我们背后操着苏州腔的普通话,不停地高声叫喊,招揽生意:“照相了!照相了!你们知道吗?这个窗户是一个有名的窗户,这里拍过电影《爱情啊,你姓什么》!”看到没有游客光顾他的生意,他又继续叫道:“你们知道爱情姓什么吗?”这时一位男性游客反问他:“你说爱情姓什么?”他接着大叫:“爱情吗,它姓‘钱’!你知道吗?你不舍得花钱,你哪来爱情?”在国外生活很多年以后,我和谢燕再次来到狮子林时,看到贝氏祠堂的花窗,不禁又想起了那位摄影师的精彩之言。爱情,对于真心相爱的少男少女来说,是纯洁无瑕的;但对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来说,财力也是如此的重要,必不可少。这不得不让人感叹道:假如贝氏家族当年没有雄厚的钱财,这些窗户一定会较为简单,而不会如此繁缛满缋,令人赞不绝口,为后人留下如此经典的窗牖了。
社会的变化是谁都难以预料的。这本《心舒窗牖》,当初是计划给台湾南天书局出版的一本书稿,由于大陆的出版及书籍印刷水平近年来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因此,我欣然将此书稿交由大陆的出版社出版,我相信这本由重庆出版社精心关照出版的书籍会十分理想。
我要感谢重庆出版社美术出版中心编辑们的热情帮助,没有他们的鼓励,我的这本书稿的进度可能还是停留在原地。重庆是我太太的家乡,我在重庆读了几年书,重庆也是我的又一个故乡。因此和重庆出版社的愉快合作看似偶然,事实上也在我们的期待之中。
中国窗户形式的丰富多彩是世界上其他各个民族都不能相提并论的,中国窗的文化内涵也是极其深厚的。基于这本书图文并茂的形式和建筑及美术的特定的读者群,在文字的叙述上,还是保留了简洁的风格。我看到已经有一些介绍中国“门的文化”的图书出版,这本关于“窗的文化”《心舒窗牖》一书的出版,其目的也只是在于抛砖引玉,并为积累、继承中国民间文化作一点努力。我希望国内同行或海外学者能就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或指教。
这本书的初稿完成于1996年我全家移居加拿大之前,当时,我自己对初稿很不满意,现在的完成稿,总算如愿。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太太王谢燕对我的鼎力支持,以及其他所有在我编著这本书的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朋友和学生,还要感谢南天书局给我提供的创作渊源。这些点点滴滴的情感,我永远难忘。
参加本书照片拍摄的除我之外还有:王谢燕参加本书插图绘制工作的除我之外还有:胡永召、唐琼慧、郝升飞、张栓彬、李平磊、文青、石磊、陈栋、张鹤青、金园、李仁、刘景波、王丽霞参加本书资料收集、抄录、整理工作的还有:张瑞清、李文梅、王晓芹、吴亚君、杨飞、谢娟、卜艳明、马慧智、暴彦丽、高晶晶、盛艳艳、刘艳、祁玲玲参加本书版式设计工作的除我之外还有:刘薇(刘桂华)、陈奎、王谢燕、李秀云、王雪辉、吕怀峰、郑杰、王乐乐、李玉华参加本书资料收集与编务工作的有:屈巧琴、李森林、张光碧、张小艳、刘彩云、雷艳玲、郑平、李增子、张美丽在此一并列出表示感谢!王其钧2006年6月于北京花家地
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源本于人们采光、通风等生理性需要,随着文明的不断演进以及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人类对窗实用功能之上的艺术、审美需求也随之而来,使之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特征。形态各异的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一道亮丽眩目的风景线。该书详细介绍了窗牖的历史、形式、纹样、借镜等内容。本书是读者了解中国“窗文化”的理想读本,也是专业人士研究和设计的理想的参考图书。 这是“艺苑畅游丛书”中的一本。作者从文化的角度,生动地讲述了窗文化的历史,以及窗子的各种类型,窗子在建筑中的应用,窗棂格图案和绦环板图案,以及木雕艺术与技术在窗子中的应用。作者在大量调查和拥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用大量的插图、作者本人拍摄的图片及易懂的文字来介绍窗的文化,无论是书的文字内容、插图照片的形象表现、还是优美的版式设计,都风格清新,别具一格。是读者了解中国“窗文化”的理想读本,也是专业人士研究和设计的理想的参考图书。【作者简介】 王其钧,教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装饰设计专业;后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移民加拿大。现作为外籍专家,任中央美术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合作办学项目负责人,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著作颇丰,曾荣获“国家图书奖”等奖项。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心舒窗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艺苑畅游 | ||
9787536688766 《心舒窗牖》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重庆 | 出版单位 | 重庆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
心舒窗牖是重庆出版社于2007.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U228 的主题关于 窗-建筑装饰-建筑艺术-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