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学
中医证候学封面图

中医证候学

李洪成等, 编著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0

书籍简介:

本书结合古今文献和搜集有关医著、医话、医案编写此书,该书从临床着眼,分为12门,以脏腑为目,并以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相关病变归纳为21目,共得45类,295证(本书选用281证),共辖2344候(本书选用1871候),7000多方症,构成以证、候、方症三级诊断体系,并附有古今名医医案、医话二万余条,其中不乏现代名医诊治疑难和抢救危重的病案。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病证概论

第一节证的含义

第二节证的内容

第三节证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证的结构

第五节证的命名

第六节证的分类

第七节证的内涵和外延

第八节证的传变

一、病位层次上的传变

二、病因之间的传变

三、邪正之间的演变

第九节证的诊断

一、辨证求因

(一)风证

(二)寒证

(三)热(温)证

(四)暑证

(五)湿证

(六)燥证

(七)火(阳)证

(八)气证

(九)瘀证

(十)痰证

(十一)饮证

(十二)水证

(十三)食证

(十四)虫证

(十五)虚证

二、审因定位

(一)风证

(二)寒证

(三)暑证

(四)湿证

(五)燥证

(六)火证

(七)气郁证

(八)痰证

(九)饮证

(十)食滞证(虫滞)

(十一)瘀血证

(十二)虚证

第十节证的论治

第二章风证门(19证152候)

第一节风寒证类(L01)(7证59候)

一、肺卫风寒证(L01-Z01)(25候)

(一)卫气失宣候(L01-Z01-H001)

(二)卫阳失宣候(L01-Z01-H005)

(三)营气失宣候(L0l-Z01-H019)

(四)下阳郁闭候(L01-Z01-H007)

……

第三章寒证门(15证112候)

第四章暑证门(7证67候)

第五章湿证门(25证250候)

第六章燥证门(17证119候)

第七章火证(热证)门(60证313候)

第八章气证门(24证98候)

第九章瘀证门(22证126候)

第十章痰证门(27证159候)

第十一章饮证门(21证103候)

第十二章食证门(10证64候)

第十三章虚证门(44证307候)

附录一:75证象一览表

附录二:322病候一览表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证候是疾病某一发展阶段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辨证是中医学所独特的认识疾病,诊断治疗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对证候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书首先从临床着眼,分门别类加以论述,整理古今文献和搜集有关医著、医话、医案,结合临床实际,以病因为纲,分为12门,以脏腑为目,构成以证、候、方症三级诊断体系,并附有古今名医医案、医话二万余条,其中不乏现代名医诊治疑难和抢救危重病患的病案。该书的出版为今后论述系统化的证候模型病候学,以及更高层次的中医学理论辨证论治一体化理论体系铺垫了基础。  本书作者在自己对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古今文献和搜集有关医著、医话、医案,编成此书。该书从临床着眼,以病因为纲,分为12门,以脏腑为目,并以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相关病变归纳为21目,共得45类,295证(本书选用281证),共辖2344候(本书选用1870候),7000多方症,构成以证、候、方症三级诊断体系,并附有古今名医医案、医话二万余条,其中不乏现代名医诊冶疑难和抢救危重的病案。为今后论述系统化的证候模型病候学,以及更高层次的中医学理论辨证论治一体化理论体系铺垫了基础。该书内容具系统性、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及其他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医证候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6737579
如需购买下载《中医证候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装帧平装
页数 2877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医证候学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于2007.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41 的主题关于 辨证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