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封面图

福建土楼

黄汉民,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代:2009

定价:58.0

书籍简介:

本书从建筑家的独特视角对福建土楼进行审美关照,将清新的文字、美丽的照片和独特的手绘线描图相结合,多方位勾画出福建土楼发展的壮丽画卷。书中分析了大量土楼建筑和聚落的典型事例,对福建土楼的聚居方式、防卫系统、建筑技术、空间特色、楹联文化及其历史成因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将福建土楼这一世界传统民居建筑中绝无仅有的瑰宝完整地呈现给世人,是中外建筑师、建筑史学工作者、文物工作者、美术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也适于广大游客阅读和收藏。

书籍目录:

前言

第壹章土楼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福建土楼“发掘”的历史

二、福建土楼研究的历程

第贰章丰富多彩的土楼形式

一、圆楼

二、方楼

三、五凤楼

四、土楼的变异形式

第叁章福建土楼的概念界定

第肆章福建土楼的聚居特点

一、聚族而居是汉民族共同的聚居特点

二、福建土楼奇特的聚居方式

第伍章福建土楼的奇特之最

一、最著名的土楼

二、最早列为“国保”的土楼

三、最大的土楼

四、直径最小的圆楼

五、建造年代最早的土楼

六、最高的土楼

七、最壮观的土楼

八、最别致的土楼

九、最华丽的土楼

十、最先辟为旅馆的土楼

第陆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宜山宜水宜家宜室的二宜楼

二、犹如“飞碟”从天而降的田螺坑

三、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的洪坑村

四、淳朴自然如诗如画的石桥村

五、从“物境”到“情境”再升华到“意境”

第柒章坚不可摧的防卫系统

一、特殊的社会环境

二、适应固守的平面布局

三、牢不可破的土楼外墙

四、神奇绝妙的洞口防卫

五、神秘的传声筒与地下通道

六、牢靠严密的防卫体系

第捌章古老独特的建造技术

一、福建土楼的建造工序

二、夯土墙及瓦顶的施工技术

三、土楼灶台砌筑的风俗

第玖章适宜居住的楼内环境

一、土墙对室内温湿度的调节作用

二、适应居住卫生要求的楼层布局

三、巧妙实用的厨房设计

四、亲切宜人的内院天井

五、绝非十全十美的居住环境

第拾章向心有序的建筑空间

一、土楼内外空间尺度的强烈对比

二、土楼空间序列服从封建的礼教仪规

三、土楼空间的内向性与向心性

四、居住空间的竖向分配与线状组合

五、客家圆楼空间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六、闽南土楼空间明确的私密性层次

第拾壹章朴实完美的建筑处理

一、庞大庄重的屋顶

二、朴实粗犷的墙身

三、活泼统一的窗洞

四、端庄显眼的入口

五、富有韵律的木构

六、巧妙拼接的井台

七、装饰华丽的祖堂

第拾贰章破解圆楼的成因奥秘

一、福建圆楼的世纪之谜

二、与粤赣两省土楼的比较

三、客家土楼从方到圆的转化

四、福建圆楼的根在漳州

五、从城堡山寨演变到圆楼

六、福建圆楼成因揭秘

第拾叁章催人奋进的匾额楹联

第拾肆章神奇美妙的传说故事

一、余娘娘的传说

二、姑嫂夸楼的趣事

三、土楼御敌的记录

四、建造土楼的故事

五、风水先生的把戏

六、土楼兴衰的轶事

七、“落户秘鲁”的土楼

八、土楼里盛传的笑话

九、海峡两岸的亲情

第拾伍章迫在眉睫的保护开发

一、科学普查至关重要

二、推动多学科深入研究

三、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四、申报“世遗”推动保护

五、开发土楼旅游促进土楼保护

结束语走向未来的福建土楼

福建典型土楼一览表

福建典型土楼分布图

附录一:TheHistoryofBeehive-shapedHomes

附录二:生土建筑实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修订版记

前言

在福建省南部山区,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星罗棋布,它是居住在那里的客家人和闽南人所创造的一种用生土夯筑的巨型的民居建筑,它无意炫耀自己的风采,但世界却在它面前爆发出声声惊叹!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顾问赞叹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它又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中国南方的山中传奇”吸引着从日本和欧美远道而来的学者和旅游者。对它感兴趣的已不仅仅是建筑师、摄影家和画家,还包括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专家。

二十多年来我与福建土楼结下了不解之缘。陪伴中外友人、专家和学者,我一次又一次探访土楼,穿行在神奇的土楼村落。我感叹,我思索,福建土楼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如此地倾倒众生,令世界瞩目?是它无与伦比的建筑造型和建筑规模?是它巧夺天工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还是它深刻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底蕴?

2008年7月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福建土楼名扬海内外。如今土楼旅游蓬勃发展,土楼研究不断深入。前来考察福建土楼的国外专家络绎不绝。站在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土楼前,即使是面对一幢已经无人居住的土楼废墟,人们也不能不震惊,不能不发出惊叹。人们好像面对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听他诉说那一段斑驳陆离的历史,那一篇悲欢离合的故事。走进土楼,一种崇敬的心绪会奔腾于胸臆。啊!神奇的福建土楼,你用最原始最简单的材料,为人类遮风避雨、御敌生存几百上千年!即使遭火焚、遇雷击,依然傲立苍穹,以宏伟的身躯证明着你的辉煌,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遐思的享受……多少游客在饱览了土楼风采之后无不为之折服,称赞福建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奇葩”,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但在盛赞之余,都希望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福建土楼的奥秘,都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特的住宅形式。

本书尝试以福建土楼及其聚落的典型实例全面展现福建土楼民居的各种不同类型及其形式特色,力图通过对福建土楼的聚居方式、防卫系统、建造技术、空间特色、民俗风情和历史成因的探讨,将这个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民俗文化的珍贵“活化石”、世界民居建筑中绝无仅有的瑰宝呈现给世人,从而揭示福建土楼这一独特建筑文化的深刻内涵。

后记

1994年我的专著《福建土楼》在台湾出版。转眼快十年了,只遗憾此书至今见不到在大陆发行。而这些年来福建土楼的名气越来越大,土楼的影响越来越广。现在土楼旅游已经兴起,对土楼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对土楼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对福建土楼作系统全面的研究和介绍就更加必要。

在清华大学陈志华、楼庆西两位教授的鼓励下,我才下了决心,挤出时间动笔,终于完成这一本《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了最近几年研究的新发现、新见解、新认识,也算是为福建土楼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尽一点微薄之力。

在前后近一年的写作过程中,在整理编辑福建土楼的照片时,一程又一程的土楼之旅,一幕又一幕地展现在我的眼前,神奇的福建土楼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的心灵,面对我们祖先如此伟大的创造,我没有理由不为它的研究、宣传、保护、开发而竭尽全力。

“土楼是一部读不完的书。”对福建土楼深厚文化内涵的挖掘,对福建土楼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的探讨,都有待于各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本书只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得到各学科专家和有识之士的指点。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清华大学陈志华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还要感谢法国艾德蒙先生、李玉祥先生和台湾《汉声》杂志社的黄永松先生,他们提供的精彩照片,为本书增色不少。更要感谢在福建土楼的调查过程中,福建省文化厅、永定县、漳州市、南靖县、华安县、漳浦县、平和县等地文化部门的同志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没有这许多老师、朋友、同志的鼓励和支持,这本书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再多的感激之词也难以表达我对他们发自内心的最诚挚的谢意和敬意!

黄汉民

2002年4月3日

内容摘要:

  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居民建筑的奇葩,它以独特的建筑造型,浓郁的地域特色,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神奇的不解之谜,吸引了无数中外学者和游者。  本书尝试以福建土楼及其聚落的典型实例全面展现福建土楼民居的各种不同类型及其形式特色,力图通过对福建土楼的聚居方式、防卫系统、建造技术、空间特色、民俗风情和历史成因的探讨,将这个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民俗文化的珍贵“活化石”、世界民居建筑中绝无仅有的瑰宝呈现给世人,从而揭示福建土楼这一独特建筑文化的深刻内涵。  本书从建筑家的独特视角对福建土楼进行审美关照,将清新的文字、美丽的照片和独特的手绘线描图相结合,多方位勾画出福建土楼发展的壮丽画卷。书中分析了大量土楼建筑和聚落的典型实例,对福建土楼的聚居方式、防卫系统、建筑技术、空间特色、楹联文化及其历史成因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将福建土楼这一世界传统民居建筑中绝无仅有的瑰宝完整地呈现给世人,是中外建筑师、建筑史学工作者、文物工作者、美术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也适于广大游客阅读和收藏。【作者简介】  黄汉民,福州人,1943年生,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82年获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现任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总建筑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副理事长、建筑师分会理事、福建省建筑师分会会长。  建筑设计作品福州西湖“古堞斜阳”景点、福建省画院、福建省图书馆、福建会堂,均荣获福建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出版专著《福建土楼》(台湾“汉声”版)、《福建传统民居》、《客家土楼民居》、《老房子福建民居》(与李玉祥合著),主编《中国民族建筑福建卷》,参编《福建文化概览》、《中国建筑艺术全集-23.宅第建筑.四.南方少数民族卷》。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福建土楼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8031754
如需购买下载《福建土楼》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修订本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福建土楼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U241.5 的主题关于 民居-研究-福建省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