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本书的基本研究思路是,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这一理论与实践双重命题,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侧重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挖掘其劳动时间节约理论内涵,具体通过劳动时间使用(就业)与自由时间使用(休闲)两个主要领域,探讨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基本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关系与因素,最后从国家政府管理体制与宏观调控方面提出和谐社会治理的思路性建议。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时代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立时代的社会状况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立时的历史使命
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
一、工业经济时代
二、知识经济时代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第三节当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和谐社会实践的理论诉求
一、当代西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二、当代西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理论诉求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
第一节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
一、关于价值范畴的界说
二、关于商品二因素
三、关于劳动二重性问题
四、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马克思分配理论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保证
一、关于剩余劳动与分配问题
二、马克思的收入分配思想与理论
第三节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理论发展的实践背景:中国改革开放主要历程
二、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
三、对政治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判断
第三章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核心
第一节劳动时间节约思想与理论回顾
一、节约思想追溯与探源
二、节约理论概述与解析
第二节劳动时间节约的生产效应
一、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分
二、分工与协作
三、技术与竞争
第三节劳动时间节约的消费效应
一、消费与生产
二、稀缺、需求与消费
三、财富积累与消费的节约
第四节劳动时间节约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自由时间:人的异化还是全面发展
二、劳动时间节约与协调发展的和谐统一
第四章劳动时间支配的和谐:充分就业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关于就业的理论
一、古典与新古典理论
二、凯恩斯学派理论
第二节马克思劳动就业理论
一、劳动与劳动力商品理论
二、资本有机构成原理
三、产业后备军理论
第三节产权对劳动时间支配与就业的影响
一、劳动力产权的历史考察
二、劳动力产权特征
三、劳动力产权对劳动者支配劳动及其承担风险的影响
第四节劳动时间支配中的失业效应分析
……
第五章自由时间支配的和谐:充分休闲
第六章中国转型期主要经济关系实证分析
第七章在优化政府宏观调控中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本书的基本研究思路是,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这一理论与实践双重命题,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侧重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挖掘其劳动时间节约理论内涵,具体通过劳动时间使用(就业)与自由时间使用(休闲)两个主要领域,探讨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5885196 如需购买下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当代和谐社会构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当代和谐社会构建是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6 ,F0-0 的主题关于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