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2.0
本书选择从人类学的视角对经济法总论进行研究,力图使经济法研究的维度和面相更加丰富,从而能够更加接近经济法的本源性命题。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原因及研究的价值
一、选题的原因
二、研究的价值
第二节 人类学基本理论与经济法总论研究的可通性
一、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二、人类学主要理论
三、法律人类学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本书的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人类学文化观与经济法本体论
第一节 人类学文化观
一、文化的总体涵义
二、“文化”概念的人类学回溯
三、法律文化
第二节 经济法文化:现代性的后果
一、经济法的产生是现代性的后果
二、全球化浪潮下的经济法运动
第三节 “经济法”概念的知识考古
一、摩莱里的“经济法”阐释
二、德萨米的“经济法”阐释
三、博多和蒲鲁东的“经济法”阐释
四、拉德布鲁赫、海德曼的“经济法”阐释
五、我国的“经济法”概念
第四节 中西经济法产生的文化动因分析
一、西方经济法概述
二、中国经济法概述
三、经济法产生的文化动因比较
四、对经济法演生逻辑的人类学反思
第五节 对几组经济法范畴的人类学解读
一、市场与国家
二、公法与私法
三、经济与法律
第二章 人类学整体观与经济法价值论
第一节 人类学整体观
一、哲学整体观概述
二、人类学整体观的发展和应用
第二节 经济法价值的回溯
一、“价值”的涵义
二、法的价值
三、从人类学角度探讨“价值”的意义
四、经济法的价值及意义
五、经济法价值的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第三节 整体观视角下的经济法价值重塑
一、思路转换:以整体观为基点的经济法价值反思
二、经济法的价值重塑
第三章 人类学时空观与经济法运行论
第一节 人类学时空观
一、时空观概述
二、人类学时空观--文化时空
三、法律与时空
第二节 经济法运行的时空网景
一、经济法运行的时空地图:过去、现在与未来的
交汇以及地方性与全球性的融通
二、经济法运行的时间维度: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汇
三、经济法运行的空间维度:地方性知识与全球性知识的融通
第三节 时空观视角下的经济法运行机制
一、经济法的立法机制
二、经济法的执行机制
三、经济法争议解决机制
四、经济法公益诉讼机制
五、“第三部门”及“第四部门”的运行机制
第四章 人类学实践观与经济法及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论
第一节 实践观的发展与变迁
一、古典实践观
二、近现代实践观
第二节 人类学实践观视野下的经济法思维转向
一、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关系研究的困境
二、人类学实践观视野下的经济法思维转向
第三节 实践观视野下的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法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
三、经济法与社会法
四、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互动
第五章 人类学民族志与经济法方法论/Ⅻ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志的发展
一、“业余民族志”
二、“科学民族志”
三、“实验民族志”/21]
第二节 民族志的几个关键词
一、“参与观察”
二、“深描”
三、民族志表述:诗意的写作
四、主位与客位
五、社区
第三节 经济法方法回顾与反思
一、经济法方法论成果概述
二、对经济法方法论的反思
第四节 人类学民族志方法对经济法研究的启示
一、解释学立场对经济法方法论的启示
二、法律民族志对经济法方法论的参考
三、民族志方法对经济法方法的补充
结论经济法研究的新视野:人类学转向
参考文献
后记
《经济法总论的人类学解读》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陈述写作的原因以及研究的方法及路径。第一章“人类学文化观与经济法本体论”,运用“文化”这一人类学核心概念对经济法的演生进行深层结构的分析,得出经济法的产生除了经济、政治、社会原因外,还离不开文化土壤的培育的结论。本章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探讨提供文化制度的支撑,拓展了现有经济法理论研究的视野。第二章“人类学整体观与经济法价值论”,以人类学整体观的成果来分析经济法的价值,对经济法现有的社会整体价值目标进行讨论和反思,提出构建真正的经济法整体价值观,最终回到关注人及人类发展这一基点。第三章“人类学时空观与经济法运行论”,从人类学的“时空”人手,勾画了经济法的时空地图,为经济法运行机制的分析提供理论准备。第四章“人类学实践观与经济法及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论”,从人类学实践观出发,分析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社会法的关系。第五章“人类学民族志与经济法方法论”,通过引入人类学方法,对经济法现有的方法进行补充。最后一部分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