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中医治则治法精粹
历代中医治则治法精粹封面图

历代中医治则治法精粹

周超凡, 主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5.0

书籍简介:

中医治则是关于疾病治疗原则、方法以及临床具体应用的理论概括。本书分总则和辨病治则两部分,在查阅3000余种中医书籍的基础上,采撷汇集中医治则之精华。内容丰富、文字精炼,实用性和权威性强,可供从事中医中药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相关人士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一、总则

(一)治未病

(二)治病求本

(三)调整阴阳

(四)以平为期

(五)扶正祛邪

(六)标本缓急

(七)正治反治

(八)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九)随证治之

(十)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

2.因地制宜

3.因人制宜

二、辨证治则

(一)阴阳

(二)五行

(三)表里

(四)虚实

(五)寒热

(六)气血

(七)脏腑

(八)经络

(九)六经

(十)卫气营血

(十一)三焦

(十二)六淫

(十三)八法

1.汗法

2.吐法

3.下法

4.和法

5.温法

6.清法

7.消法

8.补法

三、辨病治则

(一)内科

1.感冒

2.发热

3.咳嗽

4.喘病

5.哮病

6.痰饮

7.肺痿

8.肺痈

9.肺痨

10.痛证

11.胃痛[病]

附:嘈杂

12.腹痛

13.胁痛

14.腰痛

15.头痛

16.呃逆

17.噎膈

18.呕吐

19.虚劳

20.泄泻

21.霍乱

22.痢疾

23.便秘

24.黄疸

25.积聚

26.臌胀

27.胀满

28.水肿

29.淋证

30.癃闭

31.消渴

32.遗精

33.血证

34.咯血

35.衄血

36.吐血

37.便血

38.尿血.

39.蓄血证

40.惊悸、怔忡

41.胸痹

42.眩晕

43.中风

44.失眠、健忘

45.郁病

46.癫、狂、■

47.痧证

48.厥证

49.痿病

50.痹证

51.疟疾

52.汗证

53.湿证

54.湿温

55.中暑

56.疝气

57.百合病

58.痞满

59.结胸

60.斑疹

(二)外科

1.总论

2.疮疡

3.乳房疾病

(三)妇科

1.总论

2.月经不调

3.崩漏

4.带下病

5.妊娠病

6.产后病

7.热入血室症

8.阴挺

(四)儿科

1.总论

2.感冒

3.咳嗽

4.泄泻

5.惊风

6.腹胀

7.遗尿

8.疳病

9.麻疹

10.痘病

11.烂喉丹痧

(五)针灸科

(六)五官科

1.眼科

2.口腔科

3.咽喉科

4.鼻科

5.耳科

[附录一]

[附录二]

内容摘要:

  中医治则发端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诸书。历代医家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为中医治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学著作中蕴藏着精彩的中医治疗思想与丰富的中医治疗原则,然尚缺乏系统的发掘和整理。鉴于此,为中医治则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是非常必要的。此次对中医治则理论的整理是在先后查阅中医书籍3000余种,在有关中医医著中反复比较、琢磨、推敲,在类似著作里认真选择、提炼的基础上,从中选取了300余种医籍。主要博录纵论中医治则的珠玉,采撷汇集中医治则医论之精华。对于治疗大法,对中医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者,也适当选取。对于部分医籍,论述治则篇幅较大者,只摘取最精采的段落和重要的语句,以节省本书篇幅。为了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字句作了简要注释。为了使全书眉目清楚,便于查阅,对中医治则作了分类,如治疗总则,辨证治则,辨病治则。在编排次序上,对于同一类治则,从时间上看,采用了由远及近的方法,使读者阅后,对某类治则的发展有个基本的概貌。  中医治则治法是关于疾病治疗原则、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理论概括。本书分总则、辨证治则和辨病治则三部分,在查阅大量中医文献的基础上,采撷中医治则治法之精华,系统介绍了先秦至晚清历代医籍三百余部中关于中医治则治法的重要内容。本书内容丰富、文字精练,出处明确,查阅方便,实用性和权威性强,可供从事中医中药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相关人士参考阅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历代中医治则治法精粹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9121337
《历代中医治则治法精粹》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装帧平装
页数 352 印数 4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历代中医治则治法精粹是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08.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42 的主题关于 中医治疗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