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0.0
易学历史哲学主要考察中国历代易学思想家们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发展终极原因和动力、历史认识之方法和性质、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历史主体与客体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在中国,历史的兴衰存亡,往往引发人们现实的“忧患”意识,易学所揭示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居安思危”等原则,成为人们修身治国的重要理念。
引言 易学历史观导论
第一节 《周易》中的历史观
一 《周易》中“天命论”的神意历史观
二 对历史价值的肯定
第二节 汉唐易学与历史观
第三节 宋明易学与历史哲学
第一章 《易传》的历史发展观
第一节 《彖》、《象》、《文言》中的历史观
一 天下随时、顺动的历史发展观
二 阴阳和合、上下相应的理想社会形态观
三 仁义中正的理想历史人格
第二节 《周易·系辞》的历史观
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变化、发展的状态
三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人可以认识、理解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引言 易学历史观导论
第一节 《周易》中的历史观
一 《周易》中“天命论”的神意历史观
二 对历史价值的肯定
第二节 汉唐易学与历史观
第三节 宋明易学与历史哲学
第一章 《易传》的历史发展观
第一节 《彖》、《象》、《文言》中的历史观
一 天下随时、顺动的历史发展观
二 阴阳和合、上下相应的理想社会形态观
三 仁义中正的理想历史人格
第二节 《周易·系辞》的历史观
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变化、发展的状态
三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人可以认识、理解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节 《周易·序卦传》的历史观
第二章 汉代象数易学中的历史哲学
——以《京氏易传》、《易纬》为例
第一节 汉代经学中历史哲学问题的凸显
第二节 京房的易学历史哲学
一 “八宫卦”说中的阴阳消长规律所体现的历史哲学思想
二 建候、起月、卦气、积算与历史规律性
三 “五星”和“二十八宿”配卦及风角占候之说
第三节 《易纬》中的历史哲学思想
一 《周易乾凿度》的历史观
二 《易纬·稽览图》的历史观
三 《易纬·通卦验》的历史观
第四节 汉代象数易学之历史使命
第三章 玄学易中的历史哲学
——以王弼为中心
第一节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对历史规律之存在的肯定
一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一
二 易、老互训的历史哲学
第二节 “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也”:关于历史规律把握的问题
一 名其卦则吉凶从其类,存其时则动静应其用
二 卦以反对,爻亦皆变
三 吉凶有时,动静有适
第三节 “情伪生变”、“穷困谋通”:历史发展之动力
一 情伪生变
二 穷困谋通
第四节 “动息则静,返归于道”:历史的终极目的
一 功成无为,居正得吉
二 于“有物之极”必明其“所由之宗”
第五节 “无私于物”、“振弱兴衰”、“宣弘大化”:历史主体的品格与责任
一 无私于物
二 振弱兴衰,宣弘大化
三 守母以存子,崇本以举末
第四章 图书易学与历史哲学
——以陈抟、邵雍为中心
第一节 陈抟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 陈抟的“易龙图”与宇宙自然演变之历史
二 “龙图易”与陈抟社会历史观的关系
第二节 邵雍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论宇宙自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 “皇帝王伯”与“元会运世”:论历史发展的阶段和过程
三 “显诸仁,藏诸用”:论历史的形上理体
四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论历史发展的循环及规律性
第五章 以史证经与历史哲学
——以司马光、杨万里为中心
第一节 司马光的易学历史哲学
一 “凡宇宙之间皆易”:提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原则——“易”道
二 “圣人作《易》,为数亦为义,义急数亦急”:论易道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三 “见微而知彰,原始而知终”:论《易》所具的史学功能
四 “阳非阴不成,阴非阳不生;阴阳之道表里相承”:社会历史的理想存在方式
第二节 杨万里的易学历史观
一 论历史生成之基础:易者,生生无息之理也
二 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易》形天下无形之理、穷天下无穷之事
三 论历史发展的动力与过程:易道之用存乎变
四 论历史发展的规律:易道之体存乎常
五 论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易道之行存乎人
第六章 “气学派”的易学历史观
——以张载为中心
第一节 “太虚即气”与“一物两体”
一 太虚即气
二 一物两体
第二节 “穷神知化”,“豫为之备”
一 神化与通变
二 穷神知化
三 豫为之备
第三节 “与天地相参”:理想的历史人格
一 造位天德,成性跻圣
二 思勉力行与德盛仁熟
三 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四 “为学”与“立志”
五 不愿乎外与博施济众
第四节 “渐复三代”,“望道欲见”:理想社会之设想
一 井田制
二 封建制
三 宗法制
四 民心、气运与天命
第五节 历史进化的眼光与观史之方法
一 通其变,使民不倦
二 以理观之,以意逆志
第七章 理学易中的历史哲学
——以程颐、朱熹为中心
第一节 程颐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 “理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论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 “随时变易以从道”:论历史规律与历史价值的评判标准
三 “体用一原,显微无间”:论历史现象与历史本体的关系
第二节 朱熹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 “阴阳有个流行底,有个定位底”:论历史发展的形态
二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对历史本体的思考
三 历史之理想:王道政治
第八章 对宋明易学历史哲学的总结
——王夫之的易学与历史哲学
第一节 “理势合一”的历史发展观
一 理势合
二 天下惟器,象外无道
第二节 “天地之化日新”的变化观与“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几”的历史发展动力观
一 变化日新
二 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几
第三节 “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的历史辩证法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对中国特色历史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易学历史哲学的探讨。易学历史哲学主要考察中国历代易学思想家们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发展终极原因和动力、历史认识之方法和性质、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历史主体与客体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在中国,历史的兴衰存亡,往往引发人们现实的“忧患”意识,易学所揭示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等“居安思危”原则,成为人们修身治国的重要理念。通过章伟文所著的《易学历史哲学研究》,我们希望能发掘出易学历史哲学所蕴涵的丰富理论思想,总结出易学历史哲学的理论特色和逻辑发展进程,以探讨其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易学历史哲学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13905 如需购买下载《易学历史哲学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易学历史哲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1.5 的主题关于 《周易》-历史哲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