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80.0
本书通过实际案例及创意理念,告诉读者如何构思与拍摄。全书充满了令人震撼的图片,摄影大师通过这些照片讲授如何构图、用光、设置快门速度等等。Joe McNally是世界著名的摄影大师。本书是我社摄影图书中的重点产品。 Joe入选了“百名对摄影最具影响力的人”。他还入选了北京2008奥运会十位摄影师。1999年1月,柯达公司和图片行业地区新闻(Photo District News, PDN)将Joe列入他们的“在线传奇人物”(Legends Online)。2001年,尼康公司也授予了Joe同等的荣誉,尼康公司将Joe的名字列入顶级摄影师名录,并特别注明为“镜头背后的传奇人物”。
第1章拍你所爱
“与众不同的机位”
转过身来!
坚持
注意“小”照片
用好关键分钟
挡光技巧
别急着收起相机
现在就拍
坚持己见
多问问题
向前一步
大胆创意
带上相机(然后要拍!)
漂亮……漂亮而已
“公牛眼”
腿动变焦
接触被摄者
光线,色彩,动作
让被摄者参与
随机应变
拍你所爱
第2章眼不离开取景器
人靠衣装
穿过门框的光线
勇于尝试
稳定持机
获得拍摄许可
艺术照布光
品尝光线
记住,摄影师不是蜘蛛侠
让我吃惊
不寻常的布光
滤镜!
眼不离开取景器
光从哪里来
延长工作时间
先斩后奏
大家以为我疯了
来点哑剧
带上床单
暖比冷好
别都照亮
第3章光线的逻辑
利用任何光线
我爱拍婚礼爱尔兰
婴儿照不好拍
择友有方
注意双手
只管去拍
突出主体
主体决定布光
做好功课
离机闪光
紧贴烛光
来点地面反光!
别让别人看出来你在流汗
看一看不要紧
光线的逻辑
良师益友
不要离开
YankoSupremo
漫画书式的思维
全都带上
日落后也不要放弃
第4章总有东西可以反光
装上翅膀
环形闪光灯
带上电锯
早到现场
别那么认真
什么都敢说
让光听话
推到最广角
笑着点头
站在更有趣的东西面前
接住光线
盯住被摄者
总有东西可以反光
窗户的柔光等于影棚
当心正面闪光
为坏天气祈祷
图片要自己能够讲话
记住:光线改变颜色
不要太自作多情
随时准备拍摄
有时你会觉得难过
拍摄出位
乔的布光诀窍
乔的摄影包
乔的灯具和支架
第5章酒吧开门了
坏日子能出好照片
接点零活可真不容易
做条害虫
不要和模特生活
死人
去摁出一张照片来
只要一句
想象浪漫!
Eddie就是Eddie
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
些许恐惧会很有帮助
平衡很难
问最敏感的问题
肛门紧张度
在太空里,没人能听见呕吐
难以抉择
最重要的是态度
听助手一句话
摄影师去不了的地方也要有照相机在
机会主义
最好的照片就在眼皮底下
向身边的人学习
我最重要的一件器材
搞清楚谈话对象
有一天她们会觉得这很酷
译跋
乔.麦克纳利作品遍及《体育画报》、《时代周刊》和《国家地理》等杂志的世界顶级数码摄影师之一,如今又在摄影书籍领域中做出了创举就是这本内容丰富、图片精致、版式优美、阅读轻松的图书,同时它又是一本充满了真知灼见和经验技巧的不可多得的摄影教材。书中,乔以一句引言带出一个概念,然后他会介绍一个普通人也许需要在镜头后钻研一生才能领悟到的技巧;紧接着出现他的一幅经典作品(也许你会认出这正是某期著名杂志的封面),现身说法地阐释这个技巧的运用;然后他会和大家分享图片背后的故事,包括器材(镜头、光圈、布光、附件等)以及这类题材最富挑战之处。这本书里到处都有“啊哈”的瞬间那些让你恍然大悟的诀窍。以及那奇妙的瞬间背后的故事。
本书诞生于“百名对摄影最具影响力的人”、“镜头背后的传奇人物”乔.麦克纳利在一次数码摄影培训班的压轴报告。
一句精辟的语录,一幅让人醍醐灌顶的照片,然后再聊聊照片背后的故事,它的来龙去脉,拍摄趣闻,以及怎样才能拍出这类照片您不但能够欣赏到这位摄影大师的杰作,还能学到他那些真金白银的绝技。同时,和相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作者还与读者分享了他那些激动人心而又惊心动魄、令人沮丧又无比动人的故事。
无论您有多少摄影经验,您都能从本书学到以前难以想象的绝技,并在实战中领略到一名职业摄影师既有趣又迷人的一面。
【作者简介】
乔.麦克纳利是世界著名摄影大师,“百名对摄影最具影响力的人”,2008北京奥运会十位摄影师之一。他还是柯达公司“在线传奇人物”和尼康公司“镜头背后的传奇人物”。乔的客户包括《体育画报》、《ESPN》、《国家地理》、《生活》、《时代周刊》、《财富》、《纽约时报杂志》、《商业周刊》、《滚石》等畅销杂志,以及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Target连锁超市、索尼、通用电气和PNC银行等著名公司和机构。乔曾获得AlfredEisenstaedt最佳杂志图片奖、国际年度图片奖、世界新闻图片奖,以及《传播艺术》等著名杂志颁发的各种数不清的奖励。他最著名的项目是《FacesofGroLmdZero》(灾难中心的面孔)巨幅宝丽来照片集,该项目被认为是对“9.11”恐怖袭击事件从艺术角度做出的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