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9.0
本文集以逻辑的哲学反思和哲学的逻辑反思为经纬,收集了作者三十余年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共分为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与逻辑观研究,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研究,悖论与矛盾问题研究,我国逻辑学科发展研究以及现代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研究五个专题。其中作者关于开展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研究的构想、关于层级分明的大逻辑观的把握、关于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的构建及其对于当代逻辑与哲学之行动论转向的揭示、关于逻辑悖论的语用学概念的提出及其根本的方法论功能、关于现代逻辑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及分析的宗教哲学中应用机理的把握、关于逻辑在金岳霖、殷海光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独特把握等,都曾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南京大学逻辑学文丛》序言
真正重视“逻先生”——简论逻辑学的三重学科性质
从“逻先生”看“德先生”与“赛先生”——关于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对话
关于开展逻辑社会学研究的构想
逻辑与宗教对话
共创中华逻辑科学繁荣发展的时代
关于全面实现“逻辑教学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走向种层级分明的“大逻辑观——逻辑观两大论争的回顾与反思
深入把握逻辑思想发展的历史脉动——读《逻辑学思想史》
简论殷海光的逻辑观
论后期金岳霖的逻辑真理观
也谈传统演绎逻辑与经典逻辑演算的关系
再谈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的关系
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怪论定理之“反例”化解路径新探
论关系命题的逻辑菱阵与逻辑方阵
《南京大学逻辑学文丛》序言
真正重视“逻先生”——简论逻辑学的三重学科性质
从“逻先生”看“德先生”与“赛先生”——关于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对话
关于开展逻辑社会学研究的构想
逻辑与宗教对话
共创中华逻辑科学繁荣发展的时代
关于全面实现“逻辑教学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走向种层级分明的“大逻辑观——逻辑观两大论争的回顾与反思
深入把握逻辑思想发展的历史脉动——读《逻辑学思想史》
简论殷海光的逻辑观
论后期金岳霖的逻辑真理观
也谈传统演绎逻辑与经典逻辑演算的关系
再谈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的关系
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怪论定理之“反例”化解路径新探
论关系命题的逻辑菱阵与逻辑方阵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辨析
逻辑全能问题与动态认知逻辑
逻辑悖论与科学理论创新
论作为语用学概念的“逻辑悖论”
广义逻辑悖论研究及其社会文化功能论纲
集合论悖论的辩证分析
不相容逻辑与“矛盾”理论
开掘逻辑学的方法论价值
论当代应用逻辑学科群的崛起
我国科学逻辑研究的开拓与创新之路
当代中国辩证逻辑研究的历史发展
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构图
论《费尔巴哈论》中“唯物主义”的双重语义
评波普尔和邦格对辩证法矛盾观的批判
关于“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几个问题
论金岳霖哲学思想历程的四次重大转折
系统把握“五四之子”的思想建构——《殷海光哲学与文化思想论集》导言
后记
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科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著名学者汤用彤、牟宗三、胡世华、何兆清、倪青元、殷海光等曾在原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哲学系从事逻辑教学与研究,莫绍揆等著名数理逻辑专家也长期关心与支持哲学系逻辑学科的发展。1960年南京大学恢复哲学专业之际即设立了逻辑学教研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l983年获得逻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南大逻辑学科获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开始招收逻辑学方向博士生,2002年获得逻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以本专业为主体设立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2008年入选江苏省重点学科(哲学一级重点分支学科),2011年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工程,2012年设立逻辑所思想分析实验室。自1960年以来,先后在南京大学哲学学科从事逻辑学教学工作的有林仁栋、郁慕镛、李廉、李志才、郑毓信、吕植壮、王义、张建军、蔡仲、杜国平、王克喜、潘天群、顿新国、陶孝云。亦曾聘请美国学者孔斯(R.c.Koons),澳大利亚学者普利斯特(GPriest),日本学者金子守,法国学者博列尼菲尔(O.Brenifier),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王文方等开设逻辑课程。逻辑学位点设立以来,李廉、李志才、郁慕镛、张建军先后担任学科带头人;先后担任逻辑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的有李廉、李志才、郁慕镛、张建军、杜国平、王克喜、潘天群、顿新国;先后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有张建军、潘天群、王克喜。迄今逻辑学专业共授予硕士学位81人(其中20世纪80年代l2人,90年代l5人),授予博士学位29 人。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5人(含美国留学生l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2人。逻辑学专业亦接受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研究人员,现有在站博士后3人(崔晓红、王艳、郝旭东),已出站2人(张力锋、张立娜)。人才培养成绩显著,以马雷(1991级硕士生,现任东南大学教授)、杜国平(l995级硕士生,现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叶涛(1999级硕士生,现任燕山大学教授)、顿新国(2002级博士生,现任南京大学教授)、王习胜(2003级博士生,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活跃于学术界。从事其他领域工作的毕业生也以较强的理论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获得了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