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68.0
本书是一本独立的文学之史,说明文学这门艺术在历史上如何出现、如何完善、如何发展,其内部形成了哪些典范,又都存在哪些问题与争论,包括历代人的文学史观念和谱系如何建构等等。文学的观念史、创作史、批评史,兼摄于其中。不依序介绍这个作家那个作家之生平及八卦,如录鬼簿;也不抄撮这篇佳作那篇佳作,如马二先生湖上选文。因此从性质上说,此书与历来之中国文学史著作迥然不同。
导论文学史的研究
第1章 诗经的文籍化与诗篇的发展
第2章 楚辞的经典化与辞赋的发展
第3章 从言语侍从之臣到文章 之士
第4章 文学创作的自觉
第5章 文学势力的扩大
第6章 文人阶层的形成
第7章 文学经验的开拓
第8章 文体意识的表现
第9章 建安文学的新变
第10章 议论文的文学化
第11章 言辩为美的时代
第12章 汉魏风骨的衰歇
第13章 巧言令色的社会
第14章 缘情绮靡的诗篇
第15章 文学技艺的强化
第16章 东晋文风的变化
第17章 论议人生的诗文
第18章 中和之美的典范
第19章 山水游赏的类型
第20章 拟古而生的创造
第21章 南朝文风的基调
第22章 发现声音的奥秘
第23章 永明文学的风貌
第24章 《文心雕龙》的理论
第25章 诗人社会的建构
第26章 新旧文体的交锋
第27章 主写女人的宫体
第28章 《文选》与《玉台新咏》
第29章 南北文风的分合
第30章 佛道教的新资源
第31章 对文与赋的补叙
第32章 对说与唱的补叙
第33章 隋唐文学的论述
第34章 格律的发展
第35章 风格的演变
第36章 尾音与新声
第37章 文学的社会
第38章 宫廷文学的黄昏
第39章 开天诗坛的面貌
第40章 俱怀逸兴壮思飞
第41章 安史之乱后的景观
第42章 杜甫诗及其问题
第43章 元和体及其问题
第44章 文儒的古文运动
第45章 韩愈诗及其问题
第46章 义山诗及其问题
第47章 温庭筠及其问题
第48章 晚唐诗及其问题
第49章 被遮蔽的骈文史
第50章 被扭曲的说唱史
第51章 句图与格例
第52章 文学的崇拜
第53章 诗客曲子词
第54章 伤春的情怀
第55章 平淡的滋味
第56章 志道的追求
第57章 典范的塑造
第58章 诗教的精神
第59章 文士的风采
第60章 文雅的趋向
第61章 文体的规范
第62章 风格的建立
第63章 江西宗派诗
第64章 文道的分合
第65章 诗词的分合
第66章 骈散的分合
第67章 经文的分合
第68章 艺文的分合
第69章 新文坛的形成
第70章 新风格的出现
第71章 元文学之面貌
第72章 明初的承与变
第73章 明文学之主干
第74章 分裂中的文坛
第75章 文章 评点之盛
第76章 复古论法之风
第77章 明人的元杂剧
第78章 古史的通俗化
第79章 稗史传统复兴
第80章 文人才子的表现
第81章 化民成俗
第82章 转俗为雅
第83章 审美观照
第84章 文人结社
第85章 清初的风气
第86章 天下之兴亡
第87章 历史之意识
第88章 博学的趋向
第89章 谐俗的气息
第90章 文字的技艺
第91章 文学的观点
第92章 文风与学风
第93章 情性的生命
第94章 儿女
第95章 英雄
第96章 人心
第97章 世变
第98章 复古
第99章 通俗
第100章 革命
后记
《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与历来之中国文学史迥然不同,写作时不是依课堂讲义方式写,而是一本独立的文学之史。意在说明文学这门艺术在历史上如何出现、完善、发展、其内部形成了哪些典范,又存在哪些问题,历代人的文学史观念和谱系如何建构等。文学的观念史、创作史、批评史兼摄其中,不依序介绍这个作家那个作家之生平及八卦,也不抄撮这篇佳作那篇佳作如马二先生湖上选文,为作者呈现了另一种文学史构架。
适读人群 :适用于对文学、文学史素有兴趣的人阅读
而我不幸生在这乌七八糟的时代,又还有两个条件令我不可能写好。一是读者语文能力、理解能力,久遭现代教育及大众文化体系之荼毒,乃是大成问题的。我须尽量让现代读者看得明白,便不能不写得平衍呆板些。二是文学史遭晚清以来论者糟蹋得太久、太不像样了,我欲拨乱反正,反而使文章如曳泥水而行,甚不清畅。一般人可能会喜欢《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中批驳弹正诸旧说误说处,以为有欧公《五代史》“每写到‘呜呼’处便有精神”之概。实则此乃《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之疵疣,是不得已的。
有些读了我书的朋友,说我这本文学史好像文学史论而非史述,正是不明白无诠释、无论析就根本不能形成史述、逼显史实。我的写法才是真谛,大家被俗谛蒙骗太久了,故不免以不误者为误。
而吾人所逼显者,亦非史实,仅史实之姿影与言诠耳!禅家尝言:“若以相见、以声音求,是行邪道,不见如来。”今非论禅,乃论史,史即在此,此则非禅家所能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