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道教戏剧研究
元代道教戏剧研究封面图

元代道教戏剧研究

廖敏, 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

年代:2013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从考辩成因入手,提示道教在元代戏剧中的构成意义;追溯道教神仙信仰、乐生思想、济度主题,彰显元代道教戏剧对道教信仰的全方位图解;通过斋醮科仪梳理、马致远专章研究、全真教理仪轨剖析,诠释元代道教与戏剧的双向交融。本书认为,元代道教戏剧不仅独具类别意义和史料价值,而且其艺术性反过来又促进了道教宣传和教化效果的传播和影响,并最终成为中国人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的一部分。

作者介绍:

廖敏,女,1977年5月生, 四川都江堰人。毕业于四川大学 宗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 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及翻译方 向硕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 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学、英 美戏剧、中西宗教与文化比较、 翻译理论与实践等。目前主要担 任《综合英语》、《英美戏剧》 的教学。近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 篇,多篇为CSSCI收录。

书籍目录:

绪论 元代道教戏剧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一 研究现状综述

(一)道教文学总论

(二)研究总体概况

(三)“消极说”之辩

(四)概念界定与剧目辨析

二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思路与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元代道教戏剧总貌

第一节 元代道教戏剧盛因考

一 社会政治

二 文人心态

三 经济因素

四 戏剧繁荣

五 宗教影响

第二节 元代道剧戏剧的嬗变

一 由元入明

二 特色道情

第二章 元代道教戏剧的艺术化语言

第一节 仙韵意境

一 历代好评

二 “元剧最佳之处”

第二节 “文采、本色、当行”

一 雅俗共赏

二 曲白相生

第三章 元代道教戏剧的程式化结构

第一节 仙凡仙——戏中戏

一 总体特征

二 仙凡仙结构

三 戏中戏模式

四 艺术贡献

第二节 悲喜剧手法与大团圆结局

一 悲剧手法

二 喜剧手法

三 悲喜交加手法

四 大团圆结局

第四章 元代道教戏剧中的神仙信仰

第一节 神仙实有、人人可仙

一 信仰渊源

二 神仙风采

三 人人可仙

第二节 群仙谱系、异彩纷呈

一 道教仙源

二 众仙登场

第三节 八仙齐聚、喜庆热闹

一 八仙信仰

二 人物考辨

第四节 仙境美景、多姿多彩

一 神秘仙境

二 洞天福地

第五章 元代道教戏剧中的乐生思想

第一节 仙道贵生

一 被度之人的拒绝与诘问

二 神仙思凡与俗世爱恋

三 乐山好水

第二节 无量度人

一 济度思想原型

二 济度类型与方式

第六章 元代道教戏剧中的科仪方术

第一节 斋醮科仪

一 献香

二 雷法

三 法器供物

四 符篆咒语

第二节 “冥冥会合阴阳秀,矫矫神奇幻化术”

一 道教幻化思想

二 六道轮回

三 一人多角新突破

第七章 马致远道教戏剧研究

第一节 曲状元、马神仙

一 生平及创作概况

二 马致远道教戏剧艺术特色及价值

第二节 独自林泉隐,物外自由身——马致远道教戏剧四种

一 《岳阳楼》:丧国之痛,流离之苦

二 《陈抟高卧》:早抽身,出世尘

三 《黄粱梦》:人生如梦,戏如人生

四 《任风子》:眨眼流光,转头浮世

第八章 全真教与元代道教戏剧

第一节 教主式人物

一 “活死人”——全真教主王重阳

二 睡中真仙——五代高道陈抟

第二节 全真教理教义的全面展现

一 内丹心性

二 仙隐合一

三 三教合一

第三节 全真教制教规的形象图解

一 苦己利人

二 禁欲苦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元代道教戏剧研究》从考辨成因人手,揭示道教在元代戏剧中的构成意义;追溯道教神仙信仰、乐生思想、济度主题,彰显元代道教戏剧对道教信仰的全方位图解;通过斋醮科仪梳理、马致远专章研究、全真教理仪轨剖析,诠释元代道教与戏剧的双向交融。《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元代道教戏剧研究》认为,元代道教戏剧不仅独具类别意义和史料价值,而且其艺术性反过来又促进了道教宣传和教化效果的传播和影响,并最终成为中国人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的一部分。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元代道教戏剧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儒释道博士论文丛书
9787553103600
如需购买下载《元代道教戏剧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成都出版单位巴蜀书社
版次2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元代道教戏剧研究是巴蜀书社于2013.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59.2 ,J809.247 的主题关于 道教-关系-古典戏剧-研究-中国-元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