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8.0
本书从建筑美学角度介绍了我国经典的寺院、佛塔、石窟等宗教建筑类型。展现我国历代辉煌的建筑成果,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艺。
前言
第一章佛敦建筑
第一节寺院
1.概述
2.历史发展
3.经典佛教寺院建筑
(1)中国第一座寺院洛阳白马寺
(2)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寺院五台南禅寺
(3)中国现存第二早的木构建筑寺院五台佛光寺
(4)中国现存典型的宋代建筑寺院正定隆兴寺
(5)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辽代寺院蓟县独乐寺
(6)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危崖建筑组群浑源悬空寺
(7)中国藏式平川式寺院建筑的代表西藏萨迦寺
(8)藏汉民族建筑艺术融合的典型西藏夏鲁寺
(9)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拉萨大昭寺
(10)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式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
(11)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北京雍和宫
(12)云南小乘佛教建筑的代表西双版纳曼苏满寺
第二节佛塔
1.概述
2.历史发展
3.经典佛塔建筑
(1)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郑州嵩岳寺塔
(2)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铁塔广州光孝寺东、西铁塔
(3)楼阁式与密檐式砖塔的典型西安大、小雁塔
(4)南诏都城大理的标志性建筑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5)中国现存最早的单层石塔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6)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7)中国最大的塔林一登封少林寺塔林
(8)中国现存最大的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
(9)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10)中国造型最精美的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11)中国花塔优美的代表正定广惠寺花塔
(12)云南小乘佛教名塔西双版纳曼飞龙白塔
第三节石窟寺
1.概述
2.历史发展
3.经典石窟寺建筑
(1)山西石窟寺建筑的典型代表云冈石窟
(2)河南石窟寺建筑的典型代表龙门石窟
(3)中国规模最宏大的石窟寺敦煌石窟
(4)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寺拜城克孜尔千佛洞
第二章道教建筑
1.概述
2.历史发展
3.经典道教建筑
(1)武当山现存最完整的道宫均县紫宵宫
(2)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灌县古常道观
(3)江苏道教建筑的典型代表苏州玄妙观
(4)中国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
(5)四川道教建筑的典型代表成都青羊宫
(6)湖北道教建筑的典型代表武汉长春观
第三章伊斯兰教建筑
1.概述
2.历史发展
3.经典伊斯兰教建筑
(1)新疆伊斯兰教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新疆吐虎鲁克玛扎
(2)我国现存最早伊斯兰教建筑泉州清净寺
(3)中国早期建立的清真名寺广州怀圣寺
(4)享有盛誉的伊斯兰教古寺杭州凤凰寺
(5)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扬州仙鹤寺
(6)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
(7)青海规模最大的清真寺青海东关清真大寺
(8)陕西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前言
为了共享而展示(代序)
白庚胜
21世纪,人类文明跨入一个全新的时空。不管是否愿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乃至每一个人都被这个叫空一网打尽;
无论是否承认,每一种文化传统,每一种文化元素,甚至每一种文化基因都面临着决定性的选择。
因为,凭借科学技术原创而生发的文化创新正在超强提速,伴随全球一体化而弥散的文化消费令人眩目。
当此考验,开放的中国生机焕然,不仅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增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且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既立足于本土、传统、民族,又面向世界、现代、未来,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人类文明,致力于推动和谐世界的进程,引起全球性的关注。
在实现社会转型,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后工业化等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没有惊慌失措,我们没有麻木不仁,我们更没有放弃责任,而是登高望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精心部署实施,解决了观念、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困难,进行了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转型、创新、开发等实践,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协调了文化生产关系,实现了文化转型,确保了国家文化安全,参与了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创造与共享。
其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便是我国始自20世纪80年代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对中华文化遗产所进行的保护行动。由于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文化艺术界的坚守与躬行,全民族的积极参与,至今,我们已经建立起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体制,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规划,采取了包括国际保护、国家保护、民间保护、教育保护、法律保护、学术保护、产业保护在内的一系列举措,实施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展了对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的命名,建立了国家遗产日制度,公布了一批国家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成功了数十个世界遗产项目,加速了文化遗产立法的步伐。
由此所引发的文化盛事不可胜数,但见孔子学院大大方方走向世界,满足了各国人民揭示“中国奇迹”的语言需求;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文化讲古深受欢迎,对华人社会的历史传统“充电”及增强文化认同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传统节日的恢复如雨后春笋,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整理国故正在拓展其广度与挖掘其深度,使儒学的第四次重振雄风渐成可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利用,多元一体的精冲家园多姿多彩;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中华文明日益显现出“和谐万邦”的魅力。
这一切,昭示了这样一个光辉灿烂的文化前景:一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悄然开始,一个以大繁荣、大发展为标志的文化建设新高潮正在兴起,一场中西文化的平等对话正式开启。
越过高山,跨过险滩,蓦然回首积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我们慨叹先人的惊人智慧、伟大创造、博大胸怀。
保护遗产,反思历史,我们终于发现它们并非是前进的障碍、发展的负担,反而是精神的支撑、知识的宝藏,更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不竭资源与永久动力。
展望未来,拥抱世界,我们确信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与世界互相理解的唯一桥梁。我们与它相伴始终。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历时两年创意出版了这套“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丛书。其目的是向国人、尤其是青少年传承我们民族艺术创造的结晶,也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精粹。对于这项工作,中国文联极为重视,不仅给予资金支持,而且孙家正主席、胡振民副主席亲任编委会主任具体指导;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关心具体表现在为其特批立项,并保障出版书号;中国文联出版社将之确定为精品工程,力求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宋建民、奚耀华、朱辉军、王利明等社领导及张海君主任等堪称鞠躬尽瘁,编辑和作者们不计名利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更是令我感动。
庚胜不才,却参与和见证了世纪之交启动中华文明复兴及其遗产保护的全部过程,还非常荣幸地担任这套“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丛书的主编。这虽非我的能力与地位所及,却是我不可推辞的使命。
我所期待的是:通过这套丛书,中国的国粹。艺术能为广大读者所认识、珍爱、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保护、利用,中国的精神财富能为全人类所共有、共赏、共享。
如果因为这套丛书的问世而使国人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我将感到十分欣慰;
如果由于这套丛书的存在使世界了解中国更加客观、全面、理性、准确、人文,我将感到非常愉悦。
21世纪,人类文明跨入一个全新的时空。
这个时空不排斥古老,它秉持“推陈出新”。
这个时空不拒绝外来文明,亦主张“中为洋用”。
要么,御新时空如神骏;要么,被新时空所异化、吞没。
是为序。
2007年12月30日
(作者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记处书记)
趣味浓郁的经典故事,全面展现国粹艺术悠久亘长的发展轨迹;赏心悦目,生动反映光辉灿烂的国粹艺术图片,立体凸显中华五千年民族艺术的非凡成果; 这是一部让青年学子轻松愉快地走进国粹艺术大门的普及读本;一部让每个家庭了解国粹文化与营造艺术氛围的首选图书;一部具有多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国粹艺术百科全书。 本册为“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之《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是人类宗教意识、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建筑技术的集中体现,在建筑史、文化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宗教建筑具有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特点。本书以生动文字和精美图片展现我国宗教建筑之美。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宗教建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国粹艺术读本 | ||
9787505964334 《宗教建筑》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
宗教建筑是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9.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U-885 的主题关于 宗教建筑-建筑艺术-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