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2.0
本书是作者步入戏曲研究以来陆续完成的研究成果,撰写时间达八年之久。其内容归为两个部分,即宋元伎艺与中国古代戏曲的关系和清代学术与戏曲的关系。具体篇章中,作者考证了宋元缠令、百戏与杂剧的关系,论述了毛奇龄、焦循、俞樾、刘师培等清代学者的戏曲观,并探究清代戏曲的考据化、自娱化、案头化、征实化等特征,从而较为系统地呈现了古代戏曲、清代学者、学术与戏曲的关系。
诗教理论与清代戏曲
乐学思想与中国戏曲
《周易》和《春秋》对中国戏曲之影响
《教坊记》中“戏”之探考
宋“转踏”与“缠达”及二者关系考
论缠令的缘起、发展与消歇
宋代百戏与元人杂剧关系考述
清儒戏曲观探微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题跋、题词
黄宗羲戏曲观探考——兼论其学术观对戏曲观之影响
儒硕工曲,光照艺林——论王夫之《龙舟会》杂剧的学术化品格
清初名儒毛奇龄戏曲观探微
毛奇龄连厢词例及《拟连厢词》考
以考据入《西厢》——论毛奇龄《毛西河论定西厢记》的价值和贡献
桂馥《后四声猿》的诗化和抒情化特征
论焦循戏曲观的“通”与“新”——以《易余龠录》和《花部农谭》为例
焦循戏曲研究对王国维之影响
俞樾学术观、文学观与戏曲观的交融与互渗
以经学为戏曲——论俞樾的戏曲创作
俞樾《读元人杂剧二十首》考论
刘师培戏曲观研究
清代经学家与曲家、文人的群体交游
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渗——关于清代经学与戏曲关系的思考
论清代戏曲的“宗经”倾向
清代戏曲创作思想之新变——由情返理,以礼正情
论清代戏曲的自娱化倾向
论清代戏曲的案头化倾向
“曲以存史”——论清代戏曲的征实化倾向
论清代戏曲创作的三种模式——曲人之曲、才人之曲与学人之曲
清代观剧诗考论——兼及金德瑛《观剧绝句》
关于清代“雅部衰落,花部兴起”的讨论——兼谈各体文学的尊卑之辨和雅俗之辨
后记
《中国古代戏曲论稿》是作者张晓兰、赵建新步入戏曲研究以来陆续完成的研究成果,撰写时间达八年之久。其内容归为两个部分,即宋元伎艺与中国古代戏曲的关系和清代学术与戏曲的关系。具体篇章中,作者考证了宋元缠令、百戏与杂剧的关系,论述了毛奇龄、焦循、俞樾、刘师培等清代学者的戏曲观,并探究清代戏曲的考据化、自娱化、案头化、征实化等特征,从而较为系统地呈现了古代戏曲、清代学者、学术与戏曲的关系。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古代戏曲论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43827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古代戏曲论稿》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国古代戏曲论稿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4.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37 的主题关于 古代戏曲-文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