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0.0
“自我中心成分”通常被理解为指示语,并且局限于日常话语中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指示语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说明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论文从哲学、语言学和认知主义等角度证明了指示语和主观情态的共性,并将两者合并到自我中心成分范畴之内。
前言
绪论 研究自我中心成分的意义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二、选题的现实性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
四、选题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本书的结构
第三节 本书的新意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五节 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六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七节 本书中的术语和译名
第一章 自我中心成分研究述评
第一节 语言哲学对自我中心成分的研究
前言
绪论 研究自我中心成分的意义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二、选题的现实性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
四、选题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本书的结构
第三节 本书的新意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五节 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六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七节 本书中的术语和译名
第一章 自我中心成分研究述评
第一节 语言哲学对自我中心成分的研究
一、语言哲学的概念
二、语言哲学对指示语的研究
三、语言哲学对主观情态的研究
第二节 语言学对指示语的研究
一、指示语研究简史
二、指示语研究的现存问题
三、指示语研究的新进展
四、指示语的符号学特征
第三节 语言学对主观情态的研究
第二章 语言自我中心性研究
第一节 语言自我中心现象的普遍性
第二节 多学科视角下的“自我”
一、哲学视角下的“自我”
二、语言学中的“自我”
第三节 语言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
第四节 认知主义视角下的语言自我中心性
一、语言自我中心性的认知根源
二、从认知主义看指示和情态的共性
第五节 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自我中心性
第三章 语言自我中心成分
第一节 语素层面的指示意义
一、语素表达指示意义的理论基础
二、语素中的时间意义
三、语素中的空间意义
四、语素中的人称意义
第二节 自我中心成分的语义分类
一、指示类自我中心成分
二、感知类自我中心成分
三、认知类自我中心成分
四、言语类自我中心成分
第三节 根据参照点对自我中心成分的分类
一、区分的标准
二、一级自我中心成分
三、二级自我中心成分
四、一级和二级自我中心成分的异同
第四节 文本层面的自我中心成分
一、元语言动词
二、话语标记
三、元文本成分
第四章 自我中心成分的解释机制
第一节 解释机制的概念
第二节 解释机制的类型
一、言语解释机制
二、叙事解释机制
三、句法解释机制
四、例证分析:“现在”的解释方法
第三节 自我中心成分理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
一、存在句中否定二格的用法和解释
二、对几个汉语语法现象的解释
第五章 自我中心成分与叙事学研究
第一节 作为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叙事文本
一、叙事文本的概念
二、叙事文本的交际特征
第二节 叙事文本中的自我中心成分研究
一、文本中的指示语研究
二、文本情态研究
第三节 自我中心成分与叙事学研究
一、叙事学及其研究对象
二、从自我中心成分视角看叙事学研究
三、《ПЕРВОЕ зНАКОМСТВО С ГОРОДОН》叙事视角分析
第四节 自我中心成分与叙事类型划分
一、话语类型及其特征
二、叙事类型划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自我中心成分”通常被理解为指示语,并且局限于日常话语中的研究。王晓阳所著的《语言自我中心成分及其文本解释》介绍了指示语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说明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论文从哲学、语言学和认知主义等角度证明了指示语和主观情态的共性,并将两者合并到自我中心成分范畴之内。语言的自我中心性可以表现在从语素到文本等层面。根据哲学的“自我”概念及其具有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自我”可以分化为不同的主体形式。在此基础上,《语言自我中心成分及其文本解释》将自我中心成分划分为指示类、感知类、认知类和言语类;根据参照点的不同,又可划分为一级和二级自我中心成分。自我中心成分的解释机制有三种:言语(指示)解释机制、叙事解释机制和句法解释机制,本书进而解释了汉语和俄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上述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叙事学研究,书中着重分析了自我中心成分和叙事学的主要概念,如叙述者、视角和叙事类型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自我中心成分在叙事学研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