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封面图

中医基础理论

高思华, 等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共十章。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包括:阴阳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并介绍了精气神与生命、精气血津液、经络、禀赋与体质、养生与预防、治则与治法等相关知识。每章前配有导学,章后有学习小结,便于学习理解。

书籍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的概念及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四、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五、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形成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形成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关系

第二章 精气神与生命

第一节 精气神与生命形成

一、自然环境是生命形成的外在条件

二、父母之精交合是生命形成的根本

第二节 精气神与生命要素

一、精是构成与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

二、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三、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

第三节 精气神与生命现象

第三章 藏象学说

第一节 概论

一、藏象的概念

二、脏腑的分类及生理特点

三、藏象学说的形成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骨

四、脉

五、女子胞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 精

……

第五章 经络

第六章 禀赋与体质

第七章 病因与发病

第八章 病机

第九章 养生与预防

第十章 治则与治法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主要内容与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学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自然环境、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特点,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医学形成的哲学基础、文化基础、学科基础和实践基础,既能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科学属性,又能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文化属性。
2.从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时代的时空条件人手,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及基本内涵作了系统的阐述,揭示了阴阳五行学说形成的过程及科学必然,澄清了多年来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模糊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明了阴阳五行学说这个古代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是观察总结天地自然变化规律而形成的,明了先贤们根据自然变化规律来认知自然界生命现象的角度和方法。如此,不仅还原了阴阳五行学说这一彰显天人相应、万物一体、整体恒动的系统论思维的古代哲学思想的科学实质,更为中医学的科学性提出了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
3.系统地阐发了精气与生命的关系及生命的起源,使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和把握精是生命之本原、神是生命之主宰、气是生命之动力以及生命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中医学的生命科学观。
4.对人的禀赋与体质作了系统阐发,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认知生命和疾病,更可帮助学生在今后辨证论治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及其相互关系。
5.对养生与防病作了专门论述,强化了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同时对中医治疗学思想和方法作了重点介绍,从而更凸显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医基础理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7158794
如需购买下载《中医基础理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2版印次17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125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医基础理论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2 的主题关于 中医医学基础-医学院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