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封面图

后现代主义批判

余乃忠,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9.0

书籍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后现代主义不同代表人物的各种表达、方法进行全面剖析,深入揭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话语裂变与思想困顿。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意识形态以及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现代性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介绍:

余乃忠,1961年生,江苏盐城人。198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基础理论。现为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2008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发表CSSCI论文50篇。

书籍目录:

导论 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概念之争

第一节 韦伯论现代性以及现代性危机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第三节 利奥塔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第四节 福柯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第一章 元叙事的终结:一种“批判”宏大叙事的宣言

第一节 利奥塔后现代叙事的四大悖论

第二节 利奥塔现代性批判的三重迷雾

第二章 象征交换:一种远古情结的乌托邦

第一节 拟像:黑格尔式形而上学的后现代复活

第二节 “生命当做积累,死亡当做期限”:现代性死亡法则的绝境

第三节 绝对的时间紧缺:“共产主义的相同逻辑”

第四节 象征交换的“吊诡”:鲍德里亚权力解构的死码

第三章 习性·场域:一种多余的“资本论”范畴

第一节 发生学结构主义的马克思复写

第二节 习性:“具有席卷一切的解释力”

第四章 知识·权力·主体:一个永恒主题的“再启蒙”

第一节 权力范围与知识限度:知识考古学的恶之花

第二节 统治与服从:走向政权系统的末梢

第三节 主体是唯一的肇事者

第四节 自身如何成为主体

第五章 延异与马克思的幽灵:德里达相对主义文本解释学

第一节 延异:一种差异化运动的非概念化解构

第二节 马克思的幽灵:“延异”后的政治哲学话语

第六章 德勒兹欲望政治学的“域外之境”

第一节 无器官的身体:超过感觉的极限

第二节 欲望的生产:杂多关系的席卷

第三节 匮乏的创造:统治阶级的艺术

第四节 法西斯主义的情结:欲望机器的集团性幻想

第五节 精神分裂:人和自然根本实现的首要生产

第七章 反常与回归: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第一节 后现代的反思之路:从再思的延伸到思维的回归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

第三节 否定与破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三重变奏

第四节 从统一到同一:后现代虚拟的“异化”与回归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的敏觉与困境

第一节 后现代公共性的非规范场论

第二节 “否定”的迂回:后现代主义裂变的五重囿困

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的哲学对话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影像

第二节 后现代差异学说的思想弧线与马克思边切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离合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后现代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后现代主义不同代表人物的各种理论表达、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剖析,深入揭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话语裂变与思想困顿。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意识形态以及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现代性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后现代主义批判》指出,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现代化社会内部的一种心态,一种社会文化思潮,一种生活方式。它旨在批判和超越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即剥离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及其所继承的历史沉积。但是,后现代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既离不开资本主义的文化沃土,也离不开西方文明的优越感,因此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不能贯彻到底。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后现代主义批判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9787509735428
如需购买下载《后现代主义批判》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后现代主义批判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2.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089 的主题关于 后现代主义-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