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8.0
本研究借鉴近二十年来运用当代语言学理论研究现代汉语的成果,引入当代句法研究有关空语类的理论研究殷墟甲骨刻辞空语类现象,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古汉语一些语法现象,尝试为甲骨文句法研究探索一条新路。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和方法,并介绍了当代语言学关于空语类的理论。第二章根据甲骨文动词所支配的一定数量、固定位置上名词性成分的分布情况,建立了甲骨文抽象的动词结构系统——句位系统,并阐述了句位的原则;运用配价理论对甲骨文动词进行归类;根据空语类的分布,划分出“省略型”、“移位型”和“隐含型”三种空语类的基本类型;通过分析甲骨文动词后名词的数量,论证了不存在传统语法分析所谓的“双宾语”句,也否定了“三宾语”的提法,指出了甲骨文动词后所带名词数量为0—1个。第三章专题讨论移位型空语类,详细分析了名词性成分前移的种种情况,求证了名词性成分前移是汉语焦点成分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论证了移位现象揭示出汉语“被动句”和“话题化”句式的形成过程;本章还讨论了关于“帝受佑”和“王受佑”一类句式的生成与转换,指出后者是经过焦点成分前移形成的表层结构;本章对名词性成分后移的现象持否定态度。第四章讨论隐含型空语类,分析了造成隐含型空语类的原因,研究了动词前项名词性成分隐含和后项名词性成分隐含;通过分析甲骨文特有的“兼语前置”现象否定了传统语法分析所谓的“兼语说”。第五章是全书各章结论综述。
绪论 0.1 研究动机与目的 0.2 相关理论简介 0.3 本研究的意义 0.4 研究范围与方法 0.4.1 研究范围 0.4.2 研究方法第一章 甲骨文动词的结构与空语类 1.1 动词的结构 1.1.1 动词“中心说” 1.1.2 论旨角色、论元与论元结构 1.2 甲骨文动词句位的建构 1.2.1 甲骨文动词的典型句位和句位变体 1.2.2 动词句位原则 1.2.3 v后NP原则第二章 甲骨文动词类型与甲骨文空语类类型 2.1 动词的种类 2.2 甲骨文动词类型及空语类的分布 2.2.1 非祭祀动词 2.2.2 祭祀动词 2.3 空语类的类型 2.4 甲骨文空语类类型第三章 移位型空语类研究 3.1 甲骨文句子成分移位研究综述 3.2 移位型空语类的界定 3.3 非祭祀动词句NP前移 3.3.1 简单句位NP2前移 3.3.2 复杂句位NP2前移 3.4 祭祀动词句NP前移 3.4.1 原因NP前移 3.4.2 神名NP前移 3.4.3 牲名NP前移 3.5 关于“帝受佑”和“王受佑”句式的生成与转换 3.6 关于NP后移第四章 非移位型空语类省略(pro)和隐含(PRO) 4.1 甲骨文句子成分省略研究综述 4.2 省略型空语类pro 4.21 关于“空主语” 4.2.2 关于空宾语 4.3 隐含型空语类PRO 4.3.1 隐含型空语类的定义 4.3.2 前项NP隐含 4.3.3 后项NP隐含 4.4 关于“兼语”说结论参考书目 一、中文书籍 二、中文论文 三、英文论著 四、工具书 五、引用材料简称一览后记附录:一个纯粹的学人导师单教授印象
本书运用当代句法研究有关空语类的理论(empty category theories in contemporary syntax)研究殷墟甲骨刻辞空语类现象。 全书分四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和方法,介绍当代句法研究相关理论。 第一章以甲骨文动词所支配的一定数量、固定位置上名词性成分的分布情况为依据,建立了一个抽象的甲骨文动词结构系统句位系统,阐述了句位原则,着重分析甲骨文祭祀动词后名词短语的归属及数量问题,提出不存在传统语法分析所谓的双宾语句,也否定甲骨文句法存在三宾语的论说,指出甲骨文动词后名词数量为0~1个,为甲骨刻辞空语类研究提供了结构分析的依据。 第二章讨论甲骨文动词的归类系统及空语类的分布问题。介绍了当代句法理论有关空语类的几种基本类型,并以此为依据,对殷墟甲骨刻辞空语类进行分类,把甲骨刻辞空语类分为移位型空语类和包括省略与隐含在内的非移位型空语类两大类。 第三章专题讨论移位型空语类。详细分析了名词前移的种种情况,求证名词性成分前移是汉语焦点成分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论证了移位现象揭示出汉语“被动句”和“话题化”句式的生成过程。本章还讨论了“帝受佑”和“王受佑” 一类句式的生成与转换问题,指出“王受佑”句式是经过焦点成分前移形成的表层结构,对名词性短语存在后移现象持否定态度。 第四章讨论“省略”与“隐含”两种非移位型空语类,重点分析隐含型空语类。研究了前项隐含和后项隐含。以前人所谓的“甲骨文兼语前置”现象为切入点,以空语类理论为依据,否定了传统语法分析所谓的“兼语说”。 结论部分总结各章研究重点及成果。【作者简介】 谢春玲,香港大学中国语言学博士。 师从著名古文字学家、华南师范大学博导张桂光教授和著名文字学家、楚国文字辨识权威、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博导单周尧教授学习、钻研文字学。在香港理工大学攻读语言学硕士学位时,在石定栩教授的教导下接受生成语法理论的学习和训练,从而涉足生成语法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汉语语法、甲骨文句法、汉字形体演变。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雅礼中圈语文研习所,担任该所期刊“汉字演变”专栏指定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