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4.0
本书首先呈现给大家的是“无为而治”的形上学进路,即道家对“无为而治”的形上学设计。作者以一种现代理性主义的态度对其进行追问之后,提出道家“无为而治”的理论设计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理论悖谬,指出道在于实现道家“无为而治”理论的自批判与实践的自修正:通过理论的自批判,在真正的解决之辨证反思中走近“真理”;通过实践的自修正,在开放融通中形成“可能”。这才是“无为而治”走向新大陆的必然选择。
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传统治道研究丛书》总序
导论
一 选题及意义
二 思路与方法
三 结构与线索
第一章 “道法自然”:形上学进路与“道治”合理性
第一节 “道路”:“道德”的形上学及其意义
第二节 原初正义:“自然”及其政治哲学假设
第三节 体用不二:“道”的虚无与君的“无为”
第二章 “道·性·治”:超越意义与“道治”正当性
第一节 “道物不二”:“道”的贯通与“道治”正当性
第二节 “真·朴·静”:本然之“性”与“道治”正当性
第三节 “无为故无败”:“无为”及其政治正当性
第三章 向“道”而思:致思方式与“道治”真理性
第一节 “观”与“闻”:直觉思维及其“道治”涵蕴
第二节 “反”、“时”、“和”:辩证思维与辩证施治”
第三节 “立象尽意”:“象”的隐喻与“道治”之象
第四章 “无为—自治”:“主体问性”与“道治”可行性
第一节 “我—你”:道治世界的“主体间性”——以《老子》第五十七章为中心
第二节 “分”:一种各当其“分”的道治格局
第三节 “因”:一种“法自然”的道治方式
第五章 “内圣外王”:身国同治与道治价值性
第一节 “身”与国:从“身”的哲学到“身国同治”——以《老子》“身”观为中心
第二节 “内圣”:“道”化的身体
第三节 “外王”:是“绪余”或“土苴”吗?
第六章 反思与修正:走向“无为而治”新世纪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之间:走不出的乌托邦宿命?
第二节 “道”与“术”之间:寻找理论的悖谬
第三节 自批判与自修正:“无为而治”的当代转化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后记
出版后记
唐少莲所著的《道家道治思想研究》主要采用劳思光教授在其所著的《中国哲学史》之序言部分所提出的基源问题研究法和系统研究法,紧紧围绕“‘无为而治’何以可能”这一基源问题,以道家“道治”思想的历史发展为经,以其理论铺陈的内在向度为纬,一方面力争在形上之思的层面破译“道治”的“基因密码”,梳理、诠释和重构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又要试图在经验世界寻求和发现贯通“道”、“术”之间的现实通路,使“玄之又玄”的“无为”之思得以植根于现实政治生活的土壤。 “无为而治”何以可能? 这一问题囊括三个基本的论域:一是以道家形上之思而论,“道治”何以导向“无为”?“无为”又何以至于“无不为”?此即“无为而治”之哲学合理性所在。二是于现实政治之反思着眼,世俗治道(“有为”)何以“此路不通”?“道治”又如何超越世俗治道与世俗人性的异化和蜕变?此即“无为而治”之政治正当性所在。三是从政治实践之可能性而言,“不治之治”究竟如何落实?此即“无为而治”之可行性所在。 《道家道治思想研究》通过充满激情的哲学考问和“学究式”的理论追思,梳理、阐释和重构了道家“道治”思想的合理性、正当性、真理性、可行性与价值性,全景式地展开了“无为而治”的理论画卷,破译了道家“道治”基因的密码。【作者简介】唐少莲(曾用名唐劭廉等,1971- ):男,汉族,湖南双峰人,哲学博士,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主任,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岭南大讲坛第69期主讲嘉宾,广东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专家巡讲团专家,广东省第四批“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南大学宗教文化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茂名市委党校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管理哲学、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唐少莲博士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道德与文明》、《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参编)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