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8.0
本书以民国各界的文化人为主人公,按亲属、婚恋、友朋、对立等关系类别,于其社会生活的梳理中勾勒出民国文化人的恩怨情仇,于日常中见真性情。
亲属
手足情拒绝后门——丁文江与丁文渊
亲情厚谊成美谈——冯友兰与冯沅君
冷却的手足情——鲁迅与周作人
江阴的“刘氏三杰”——刘半农与刘天华和刘北茂
光耀史册的黎氏兄弟——黎锦熙与黎锦晖
未了的姑侄情——汪静之与曹诚英
子承父业的小说家——陈蝶仙与陈小蝶
父亲劝她不必上大学——林语堂与林太乙
仕途蹭蹬结金銮——李鸿章与张佩纶
我国儿童电影的代表——郑正秋与郑小秋
无可挽回的遗憾——陈歌辛与陈钢
伦敦大学的校友——伍光建与伍蠡甫
一次痛打,改“邪”归正——钱基博与钱钟书
对女儿“无为而治”——杨荫杭与杨绛
祖孙三代的辉煌——陈宝箴与陈散原和陈寅恪
斗争前沿的“父子兵”——闻一多与闻立鹤
婚恋
灵犀相通的知己——丁玲与冯雪峰
情到深处甘为妾——康有为与何旃理
夫唱妇随的恩爱夫妻——梁启超与李惠仙
“发乎情,止乎理”——梁启超与何蕙珍
遵从母命的婚姻——胡适与江冬秀
“此时君与我,何处更容他?”——胡适与韦莲司
牵心动魄的爱——胡适与曹诚英
擦出爱的火花——胡适与徐芳
未能如愿的闺中密友——胡适与洛维茨
“长相思,泪难干”——梁实秋与程季淑
偶然邂逅的恋情——梁实秋与韩菁清
母亲包办的婚姻——鲁迅与朱安
爱,在水到渠成时——鲁迅与许广平
单恋的悲哀——吴宓与毛彦文
“又爱又恨”的“怨偶”——梁宗岱与沉樱
“你是我的感情归宿”——胡风与梅志
甘愿为爱作出牺牲——朱自清与陈竹隐
闪电婚姻不久长——郁达夫与王映霞
她给了他诗的灵感——郭沫若与安娜
延续了姐姐的“情”——郭沫若与于立群
颠沛流离的恋情——郭沫若与安琳
“佩玉锵锵,洵美且都”——邵洵美与盛佩玉
异邦人的婚外情——邵洵美与项美丽
表兄妹结为连理——罗烽与白朗
他忽视了妻子的人格——戴望舒与穆丽娟
没有真爱的结合——徐志摩与张幼仪
未能兑现的爱——徐志摩与林徽因
身陷囹圄,夫妻离散——谢冰莹与符号
婚礼上咬破手指写血书——谢冰莹与贾伊箴
一枚胸针定了情——萧乾与文洁若
合作默契生恋情——梅兰芳与孟小冬
心存感激,以身相许——杜月笙与孟小冬
亡命私奔的同居——徐悲鸿与蒋碧微
“大慈大悲”的心迹——徐悲鸿与孙多慈
七年恩爱,终生不忘——徐悲鸿与廖静文
“约法三章”定情缘——老舍与胡絮青
奉父母之命的“娃娃亲”——茅盾和孔德沚
没有亲自保存的合影——茅盾与秦德君
相濡以沫的夫妻——巴金与萧珊
暗礁潜伏的爱情之旅——曹禺与郑秀
幽丽闺秀动心怀——曹禺与方瑞
“纵横的写遍了相思”——冰心与吴文藻
“更知何日重逢君”——石评梅与高君宇
完美婚姻秘诀:“给”与“受”——林语堂与廖翠凤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卞之琳与张充和
孤独早逝的爱情——李金发与朱亚凤
爱,激发了诗的灵感——李金发与屐妲
同舟共济的伴侣——李金发与梁智因
斩不断,理还乱的爱——萧三与叶华和甘露
同事一夫的历史遗迹——马寅初与张桂君和王仲贞
情书铺就百年之好一罗家伦与张维桢
“秋风”与“萧萧叶”的默契——朱生豪与宋清如
夫唱妇随,其乐融融——张友鸾与崔伯萍
“秋迟”铭刻心头遗憾——张大干与李秋君
不能释怀的异国红颜——张大干与池春红
如胶似漆的忘年恋—一刘海粟与成家和
爱,要道合,还要志同——李苦禅与凌嵋琳
“我的事,我做主”——徐迟与陈松
覆水难收的婚姻悲剧——叶浅予与罗彩云和梁白波
义演中迸发出爱的火花——叶浅予与戴爱莲
仓促成婚,勉力维持——叶浅予与王人美
“人天无据,灵会难期”——费孝通与王同惠
苦命鸳鸯成眷属——鲁藜与刘西颖
伴山伴海的情谊——冯亦代与黄宗英
及时救助落难才女——萧军与萧红
颠沛流离中的伴侣——萧红与端木蕻良
患难与共的夫妻——吴晗与袁震
父亲认可了他们的恋爱——钱钟书与杨绛
友朋
为公义不徇私情——丁文江与胡适
“见到了一线光明”——丁玲与鲁迅
大师与平民的真挚友谊一胡适与袁瓞
偶像的坍塌——梁漱溟与章士钊
一诺千金捐助革命——孙中山与张静江
弥留之际的友情——萧红与骆宾基
怀柔与软化——林语堂与蒋介石
情绝于利——林语堂与赛珍珠
提携与感恩——林语堂与谢冰莹
志趣道不同的同乡同龄人——陶行知与胡适
惜才——张爱玲与柯灵
为抗日组建“老子军”——张一麐与李根源
共事中义结金兰——章太炎与李根源
意气相契的东西二帝——章太炎与邹容
“始终不渝的朋友”——巴金与萧乾
“实秋最像一朵花”——冰心与梁实秋
反对派里的同情者——梅兰芳与胡适
同行相惜——梅兰芳与卓别林
艺术无国界——梅兰芳与泰戈尔
忘年交——梅兰芳与吴清源
志趣相投——梅兰芳与张謇
送风——梅兰芳与丰子恺
戏观一致——程砚秋与徐悲鸿
解怨——程砚秋与田汉
工作中结成挚友——程砚秋与吴祖光
一见如故——程砚秋与贺龙
他们的友谊经得起考验——沈从文与巴金
合说相声演“帽戏”——梁实秋与老舍
附庸风雅的黑老大——章太炎与杜月笙
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瞿秋白与鲁迅
建立在“鲁迅关系”上的友情——彭真与萧军
相交相忆五十年——曹聚仁与周作人
大胆尝试用新人——胡适与沈从文
雪中送炭的情谊——老舍与赵家璧
他们一起编教材——沈丛文与杨振声
落魄时的忘年交——陈独秀与台静农
敬与亲如叔侄——张爱玲与胡适
友谊之路不平士日——陈砚秋与俞振飞
敬醋并存——张爱玲与苏青
“爬翁”启发他写小说——鲁迅与钱玄同
同声相应的作家———鲁迅与茅盾
胡适爱才,一厢情愿——翁文灏与胡适
是挚友,也是诤友——洪深与郑正秋
“和稀泥”的朋友——赵清阁与沉樱
《阿Q正传》的催生者——鲁迅与孙伏园
有朋自爱俪园来——柯灵与李恩绩
十七年尔汝旧交——刘半农与周作人
难得的知己——马叙伦与章太炎
师生
“实在只有先生一人”——章太炎与周作人
受恩知报的门生——周作人与废名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作人与俞平伯
从争辩到共鸣——周作人与梁实秋
“相逢一笑泯恩仇”——梁漱溟与冯友兰
两度求师——吕凤子与徐悲鸿
创始之功不可没——胡适与冯友兰
心有灵犀一点通——胡适与吴景超
心灵默契,诗句传情——胡适与杨振声
师生、朋友和论敌——胡适与瞿秋白
奖掖史学才俊——胡适与吴晗
是师生,也是同仁——胡适与废名
信赖、扶植与推荐——鲁迅与周文
注意分寸的交往——鲁迅与马珏
关系密切的得意门生——鲁迅与胡风
先生鼓励她写作——鲁迅与陈学昭
道不同而与之相谋——鲁迅与废名
慷慨解囊,资助流亡作家——鲁迅与萧军、萧红
师生情,深似海——鲁迅与台静农
拳拳难忘的师生情——郁达夫与刘大杰
培养了我国第一个女编剧——洪深与赵清阁
启蒙导师与挚友——郑振铎与王任叔
受到无辜的株连——胡风与绿原
“一日为师,终身敬之”——何其芳与俞平伯
给老师当红娘——丁玲与瞿秋白
相携相助的师友——朱湘与徐霞村
拜师学诗——苏曼殊与章太炎
“世寿所许,定当遵嘱”——李叔同与丰子恺
不骂不相识——章太炎与黄侃
得一知己,可以无憾——臧克家与闻一多
“伯乐”的眼力——包天笑与周瘦鹃
“老夫子”为她取艺名——郑正秋与宣景琳
我国第一个“电影皇后”——郑正秋与胡蝶
举荐
悉心呵护青年才俊——胡适与杨振宁
热心编辑与“鬼才作家”——施蛰存与穆时英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徐志摩与沈从文
鼓励与举荐——老舍与许地山
生活无着时的援手——冯铿与马宁
“何必低首求同群”——陈师曾与齐白石
奖掖青年的好范例——郭沫若与傅抱石
乡党
挚友反目,分道扬镳——丁玲与沈从文
没有蔡元培就没有鲁迅——蔡元培与鲁迅
他们有共同的话题——鲁迅与冯雪峰
是同乡,也是同窗——冯雪峰与姚蓬子
携手进行教育实验——叶圣陶与王伯祥
扶植与关怀——巴金与罗淑
难忘的乡党情怀——巴金与艾芜
若无觐庄,定无《尝试集》——胡适与梅光迪
五次同事的好同窗——李何林与李霁野
同道
志同道合结成忘年交——陈布雷与宋教仁
校长为教师谎报学历一蔡元培与陈独秀
《悲惨世界》首译者——陈独秀与苏曼殊
同道之谊真情绵绵——康有为与张元济
不寻常的见义勇为——李大钊与陈独秀
一份杂志缔结的终生友谊——李大钊与章士钊
善意的嘲笑——梁启超与胡适
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与赵元任
从保皇派到共产党员——杨度与李大钊
友情真挚光照日月——李大钊与周作人
恩人变仇敌——萧乾与曹禺
难得的三次相处——闻一多与梁实秋
没有卸掉的精神包袱——胡风与巴金’
宗派情绪的恶果——胡风与周扬
忘年交成了陌路人——胡风与舒芜
关系密切的得意门生——胡适与鲁迅
不忘旧情的朋友——胡适与陈独秀
志不同者,道难合——胡适与周作人
他们都喜欢拜伦的诗——鲁迅与苏曼殊
共同耕耘俄苏文学——鲁迅与孟十还
“为着同一的目标”——郭沫若与鲁迅
困顿之时得救助——沈从文与郁达夫
恩恩怨怨的交往——陈独秀与刘师培
反反复复,有分有合——孙中山与章太炎
未能实现的出版宏愿——鲁迅与张静庐
幕后的高参——梅兰芳与齐如山
舞台演出,浑然天成——梅兰芳与余叔岩
《夜来香》的缘分——黎锦光与李香兰
雪中送炭的情谊——老舍与赵家璧
启蒙导师与挚友——郑振铎与王任叔
创造社的两位元老——郭沫若与张资平
意气相投,情同手足——李叔同与夏丐尊
因误会而反目——鲁迅与林语堂
一面之缘——陈云与鲁迅
因自尊而疏远——胡风与萧红
冰释前嫌携手战斗——鲁迅与冯乃超
宽容化解了矛盾——胡适与郁达夫
因女师大风潮而反目——周作人与陈西滢
他们演出了“双簧戏”——钱玄同与刘半农
上下
枪杆子延请笔杆子——陈布雷与蒋介石
讨伐到死不收兵——辜鸿铭与袁世凯
守护宪政挑战总统——胡适与蒋介石
秀才与兵的较量——刘文典与蒋介石
政敌的玉帛之交——汪精卫与善耆
革命元老的草根情怀——吴稚晖与蒋介石
纤笔一支谁与似?——毛泽东与丁玲
建立在“鲁迅关系”上的友情——彭真与萧军
带着大家前进的向导——周恩来与郭沫若
少年中国学会的小勤务——李大钊与秦德君
无权拆狱空叹息——潘汉年与杨帆
解聘违纪名教授——闻一多与刘文典
对立
意气之争酿恶果——刘师培与章太炎
目标不同绝难相谋——梁启超与袁世岂
两位宗师的论战——章太炎与康有为
政见各异难共处——章太炎与梁鼎芬
实现南北统一的努力——李大钊与吴佩孚
同门异户的“芥蒂”——周扬与丁玲
志不同,道也不合——黄侃与胡适
受鄙视的后生——章太炎与胡适
愿长相亲不相鄙——章士钊与胡适
锦鸡,总是漂亮的鸟类——周扬与冯雪峰
文人相轻?——林语堂与曹聚仁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选取民国文化人的社交生活片段,按照一对一的关系行文,分为友朋、婚恋、上下、敌对等不同单元,勾勒出民国文化人的人情地图,于细节处见人情冷暖,从小事看前辈风范,备案民国文化人的社交网络,梳理人脉关系,管窥学界风云。民国人物处身风气甫开、新旧交替之际,思想学识愈见丰富,交游酬酢益为广阔,肆意性情,常引后人神往。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2145078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团结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20 | 印数 | 5500 |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是团结出版社于2008.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93.71 的主题关于 知识分子-研究-中国-民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