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7.0
本书是李长之先生富有才情的作品,是尽情展现作者才华的作家论稿,是唯一经过鲁迅批阅的鲁迅批评。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最富才情的文学评论家,本书是研究鲁迅不得不读的书。
三版题记
序
一导言:鲁迅之思想性格与环境
二鲁迅之生活及其精神进展上的几个阶段
三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
Ⅰ鲁迅创作之一般的考察及鲁迅创作中之最完整的艺术
Ⅱ《阿Q正传》之艺术价值的新估
Ⅲ鲁迅作品中的抒情成分
Ⅳ鲁迅在文艺创作上的失败之作
四鲁迅之杂感文
五总结:诗人和战士的鲁迅:鲁迅之本质及其批评
后记
前言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后记
时光真过得飞快,从《呐喊》刚刚出版,我听得一般人都议论着这作者鲁迅生疏的名字,那时我还是师范附属小学的小学生,看怕还看不懂,就如在目前的事,已经是十几年了。
之后,我人了中学,记得借过同学的《呐喊》,印象顶深的,是书的红封面,觉得可爱极了。看是看了的,不过也有一个不很好的印象,便是感到其中有一篇太长,为憎恶其“长”,便略而没看,因而对全书也冷淡起来,这篇呢,自然就是后来百读不厌的《阿Q正传》了。
青年受鲁迅的影响实在深,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我记得,有位姓郭的朋友,因为读鲁迅的文章,而感到社会的不满太多了,曾主张过要提倡“怒的文学”,终至于存一个期间作了精神病患者。还有位姓沈的朋友,性子是和平些的,但对社会也仿佛感慨甚深,一遇见事情,每每有他锐利的冷然的观察,这结果就使各处对他也不满起来了,他赚下的,乃是“苦闷”和“牢骚”。根源呢,是冈为他常读鲁迅的杂感。这都是中学卒业前后的事,大家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孩子。苦闷、牢骚、甚而患精神病,委实不是好事情。但我总以为比无所用心,作木偶强。使只可以无所用心,作作木偶的中学生而苦闷,牢骚,患精神病,换一句话说,就是究竟有一点活气,这也便是鲁迅的好处。正因为这,那些不愿意中学生有一点活气的人,就憎恶鲁迅,而且觉得可怕了。说真的,真正卫护了新文化的命脉,时常对旧势力开一开火,青年还并不悉数作了驯羊者,正是鲁迅那泼辣、剽悍、战斗的笔所使然。
事情往往过后才知道,受一个人的影响越深,异时往往越发不觉得。我知道有许多意见,以为是自己观感所得的,但一往过去的生活上追溯下去,尤其是精神方面的教养,则其根源都历历可考。我受影响顶大的,古人是孟轲,我爱他浓烈的情感,高亢爽朗的精神,欧洲人是歌德,我羡慕他丰盛的生命力;现代人便是鲁迅了,我敬的,是他的对人对事之不妥协。不知不觉,就把他们的意见,变作了自己的意见了。例如我总感觉到中国的儿童,是被泡制成歪曲的小“大人”,尤其是当“文库”、“丛书”盛行的时候;我总感觉到中国的女子,是始终没争到奴隶以上的地位;我总感觉到大学中的教授诸公,是有点装腔作势,大都荒谬;对古书,总以为其中不少毒素,所以一般人还是不涉足的好;对社会,总以为人们的精力是浪费于人情的周旋和运用,所以只有停滞、退步,而没有大大的改革;人的目的是生;现在的急需是科学……这些一触即发的观感,其实便是鲁迅的观感,经过化装或者不经过化装,而呈现于我们日常的生活的。
不但思想,就是文字,有时也有意无意间有着鲁迅的影子。
恐怕不仅是我,凡是养育于五四以来新文化教育中的青年,大都如此的吧。我们受到鲁迅的惠赐实在太多了。
……
截选自后记
这是中国现代最具才华的文学评论家李长之的代表作,是唯一经过鲁迅批阅的批评鲁迅的奇书,也是迄今为止研究鲁迅引文率最高的专著。本书值得大家一看。全书深入浅出,从鲁迅的经历、性格入手,分析精辟。虽是李长之的早期作品,但有清新之气。 这是一部不足十万字的小朋子,但在鲁迅研究史上却赫赫有名的传世之作。它是鲁迅研究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专著,是惟一经过鲁迅披阅的批评鲁迅的专著,也是迄今在研究鲁迅的学术领域中引文率最高的专著。与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一样,《鲁迅批判》也经过了艰辛屈辱。在国民党统治大陆的岁月,它被视为左派读物予以排斥;在日伪统治时期,它被列为禁书查封;新中国成立伊始,它被人深文周纳地暗示为“某一时间,某一地区,某一部分人”的观点。【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初名李长植,山东利津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主要著作有《夜宴》、《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批评精神》、《文艺史学和文艺科学》、《梦雨集》、《苦雾集》、《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中国文学史略稿》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鲁迅批判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大家小书 | ||
9787200076417 如需购买下载《鲁迅批判》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7.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鲁迅批判是北京出版社于2009.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6 ,I210.97 的主题关于 鲁迅著作-文学研究 ,鲁迅(1881~1936)-人物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