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9.0
本书从资源环境经济学领域的效率、最优、可持续三个主题出发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体系。在此框架下,介绍了资源最优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阐述了资源与环境问题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诸如效率、市场失灵以及外部性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分析管理办法,如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共享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同时也给出了环境管理的政策目标和手段。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资源与环境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资源的概念
二、环境的概念
三、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
第三节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框架体系
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本教材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
一、传统经济系统
二、经济-环境大系统
第二节 资源稀缺及对经济发展影响
一、资源稀缺
二、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环境恶化及原因
一、环境恶化的表现
二、环境变化规律
三、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一、从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可持续发展的分类
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含义
一、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含义
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实现的路径
一、将资源、环境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推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
三、改进经济增长模式和转变消费方式
四、实行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三章 效率与资源配置原理
第一节 效率与资源最优配置
一、静态经济效率
二、静态社会福利函数与最优资源配置
三、代际经济效率
四、代际社会福利函数与代际最优资源配置
第二节 资源有效配置原理
一、市场经济与静态效率
二、市场经济与代际效率
三、边际分析对经济效率的解读
第三节 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
一、市场失灵及原因
二、成本-效益分析原理
第四章 可再生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一节 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一、可再生商品性资源
二、可再生公共物品资源
第二节 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模型
一、可再生资源的种群生态增长过程
二、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模型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决策模型
一、无限环境条件下待开发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基本特征
二、有限环境条件下待开发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基本特征
三、资源开发与种群平衡
四、资源的最优利用
第四节 森林资源优化配置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及其特性
二、Faustmann仰模型
三、实例分析
……
第五章 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六章 共享资源的最优利用
第七章 环境政策设计:目标与手段
第八章 自然资源核算
第九章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
第十章 贸易与环境
第十一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十二章 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第十三章 资源与环境管理
参考文献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的效率、最优、可持续三个主题出发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体系。在此框架下,介绍了资源最优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阐述了资源与环境问题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诸如效率、市场失灵以及外部性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分析管理办法,如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共享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同时也给出了环境管理的政策目标和手段。与第一版相比,《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体系更完整,尤其是针对近年来日益凸显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增加了环境经济政策设计:目标与手段、贸易与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四章的内容。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09158139 如需购买下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版次 | 2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11.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X196 ,F062.1 的主题关于 资源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环境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