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8.0
本书是以明清时期极其重要的一种剧场空间形式——堂会为对象,对演出之规模、地域、特点、性质,不同时期的演出形式,观者之人数、性别、身份、地位,演者之所属戏班、声腔剧目、唱做艺术、演出时地、酬金赏赐等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既有史事的贯穿演绎,穷溯本末,又有堂会演剧诸形态之细密考究,赏其审美特征,剖其文化内涵,演其程序礼俗,评其历史影响,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对堂会演剧进行系统详尽研究的一部论著。全书持论允当,袭古弥新,诠解疑难,考述精赅,从总体上填补了多种戏曲史述在这方面的欠缺与不足,可为戏剧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序 绪言 一、本书的选题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说明 四、本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上编 第一章 明代以前的厅堂式演出 第一节 汉唐宴乐百戏的演出 一、演出的空间形态 二、演出的内容和形式 三、小结 第二节 宋元的宴饮表演 一、演出的空间形态 二、演出的内容及形式 三、演出的艺人 四、小结 第二章 明代的堂会演剧 第一节 明代前、中期的堂会演剧 一、前、中期堂会演剧概况 二、前、中期堂会演剧的特点 三、小结 第二节 晚明的堂会演剧 一、晚明堂会演剧概况 二、演出的声腔、剧目 三、职业戏班、家乐与“串客” 四、小结 第三章 清代的堂会演剧 第一节 清初的堂会演剧 一、清初堂会演剧概况 二、堂会演剧的感伤格调 三、小结 第二节 清代中叶的堂会演剧 一、清中叶的堂会演剧概况 二、堂会演剧中的“花、雅”风姿 三、小结 第三节 清末民初的堂会演剧 一、清末民初堂会演剧概况 二、堂会的演出团体 三、演出形式及剧目 四、演出场所的剧场化 五、小结下编 第四章 明清堂会演剧诸形态 第一节 明清堂会演剧场所 一、宅第演剧 二、公共场所演剧 三、小结 附:清代会馆演剧述论 第二节 明清堂会演剧习俗 一、从喊戏定班到参场讨座 二、从开场戏到送客戏 三、戏钱与赏银 四、小结 附:几种常见的堂会吉祥戏演出剧目及演出程式 第五章 明清堂会演剧之赏玩性与礼仪性 第一节 堂会演剧的赏玩性 一、欣赏的赏玩性 二、表演的赏玩性 三、小结 第二节 堂会演剧的礼仪性 一、交往的礼仪及程式性的表演 二、仪式意味 三、小结 第六章 明清堂会演剧之历史地位及现代启示 第一节 明清堂会演剧之历史地位 一、从案头到场上:短剧创作与折子戏表演 二、“闺阁中多有解人”:女性观众的观戏与评戏 三、堂会演剧的尴尬:“知音尚曲”与“狎旦”之俗 四、小结 第二节 堂会演剧之现代启示 一、精神文化空间:堂会演剧的内在支持 二、“小剧场”效应:堂会演剧的奇妙境界 三、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明清堂会演剧史》以明清时期极其重要的一种剧场空间形式——堂会为对象,对演出之规模、地域、特点、性质,不同时期的演出形式,观者之人数、性别、身份、地位,演者之所属戏班、声腔剧目、唱做艺术、演出时地、酬金赏赐等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既有史事的贯穿演绎,穷溯本末,又有堂会演剧诸形态之细密考究,赏其审美特征,剖其文化内涵,演其程序礼俗,评其历史影响,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对堂会演剧进行系统详尽研究的一部论著。全书持论允当,袭古弥新,诠解疑难,考述精赅,从总体上填补了多种戏曲史述在这方面的欠缺与不足,可为戏剧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作者简介】 李静女,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曾在《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红楼梦学刊》、《民族艺术》、《戏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近年主要从事明清戏曲与民俗文化研究、岭南戏曲曲艺的近代转型研究。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明清堂会演剧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2559497 如需购买下载《明清堂会演剧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1600 |
明清堂会演剧史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1.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809.24 的主题关于 戏曲史-研究-中国-明清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