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别解红楼梦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中国作家别解红楼梦

古耜, 选编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9.8

书籍简介:

本书汇集近当代知名作家关于《红楼梦》的研读成果,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书籍目录:

现当代作家眼中的古典小说(代序)

人情小说《红楼梦》

节本《红楼梦》导言

红楼梦并不是梦

《红楼梦》杂说

曹雪芹和孔夫子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和他的恋爱婚姻悲剧

略谈《红楼梦》中的几个人物

凤姐黛玉潘金莲的一分为二

论林黛玉

贾府众姨娘

活着《红楼梦》别解

论大闹红楼

灵通宝玉

从林黛玉的性格描写看曹雪芹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钗黛的文学观

真想弄懂贾府的事吗?

独在花阴下穿茉莉花

贾琏和凤姐的性生活形态

“红”边二题

《红楼梦》的风格

“红楼”的哀歌

曹雪芹的《哭花词》

细节描写和人物命运

《红楼梦》的语言及风格

“搜检大观园”评说

红楼故事和文本写法

曹雪芹对《红楼梦》的最后构想

《红楼梦》的形式与语言

“宝玉被打”析

“■■田斝”和“点犀■”关于《红楼梦》注释一点商榷

《红楼梦》书话

红楼梦影觅曹府

前言

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古典小说中的优秀作品,如形成于明清两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以特有的丰赡超拔、厚积薄发,以及后人无法复现、也很难企及的原创性和经典性,不仅筑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座高峰,而且为后来的小说创作与阅读,提供了恒久的启示和不尽的滋养。关于这一点,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先生曾立足于世界小说的大背景,作过高屋建瓴的阐述。他认为:“最苛求的现代读者,至少也会对那个传统(即中国小说传统引者注)中的一部作品《红楼梦》持赞许态度;而大多数读者,一定会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和《儒林外史》这五部作品,也归入中国小说的古典名作之列……这六部作品是这种文学类型在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每部作品都在各自的时代开拓了新的境界,为中国小说扩展了新的重要领域,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小说后来的发展路径。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是中国人最心爱的小说。”正因为如此,在五四以降的近百年里,中国文学界和学术界的人们,虽然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欧风美雨的冲击和裹挟,并因此而呈现出相当程度的西化倾向。但是。他们对于优秀的中国古典小说,却没有任何的忽略和轻视,而是始终给予了满腔的热情和充分的关注。诸多专家、几代学人围绕中国古典小说展开多视角、多层面、多方法、多途径的研究,拓展出广阔天地,收获了丰硕成果。正如《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所写:“在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可谓此起彼伏,风起云涌,真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形成了一道道绚烂的景观。”

在二十世纪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大格局与大场景中,活跃着一批身份特殊但却实力雄厚的研究者,这就是为数不少的颇具学者资质的中国作家和诗人。他们从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深切了解和浓厚兴趣出发,在进行各种创作之余,或以散文、杂文、随笔的形式,讲述自己阅读古典小说的感受与体会,以及对古典小说的认识和评价;或在演讲、谈话和作品序跋里,结合创作实践,谈论古典小说给予自己的影响、启示,以及自己同古典小说结缘的契机和情形;或干脆启动逻辑思维,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展开古典小说的文本解读,乃至相关的分析、梳理和考证,建构学术研究的一家之言。应当看到,这些不约而同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甚至呈现出别一种繁荣和生动。这一方面表现为,一些作家凭借丰厚的文化储备和精湛的学术造诣,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相继捧出了若干具有首创性和建设性的古典小说论著,其中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胡适的《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筚路蓝缕而又博大精深,开现代意义上古典小说研究的先河,并为其奠定基础,自不待言;就是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吴晗的《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孟超的《金瓶梅人物小论》、张爱玲的《红楼梦魇》、邓拓的《论(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何其芳的《论红楼梦》、聂绀弩的《水浒五论》、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吴组缃的《论贾宝玉典型形象》、林庚的《西游记漫话》、陈迩冬的《闲话三分》、王蒙的《红楼启示录》、刘心武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李国文的《李国文楼外说红楼》等,亦在各自的视阈内领异标新,卓尔不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更为重要和更有意义的方面,就是现当代作家在同古典小说发生精神交流与艺术碰撞的过程中,每每从既定的主体条件出发,自觉或不自觉地注入了一种更多属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审美判断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行文习惯,这不仅促成了他们笔下一些新观点和新结论的问世,而且使他们所从事的古典小说解读在整体上具备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学术研究的独特的形态与风貌,这是现当代作家对古典小说研究的特殊贡献。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某些由来已久的学科樊篱和学术偏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和文学界对现当代作家在古典小说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没有给予认真的整理和必要的总结,以致使这笔财富中的相当一部分陷入了散乱、沉寂与零落的状态,这无疑是一种不应有的损失。现在,我们有必要通过积极而扎实的努力,来尽量改变这种情况。

那么,相对于学术界一般的古典小说研究,现当代作家在研究和解读古典小说时,究竟表现出了怎样的特征与个性?这样的特征和个性对于古典小说的研究和解读,又产生了怎样的积极效果?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以下笔者在尽可能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尝试着加以归纳和描述。

……

时至今日,文学与文章、创作与理论,早已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文类。这种文类的不同反映到语言表述层面,便形成了相应的差异:前者多讲究感情的抒发、形象的摇曳和辞采的营造,突出的是生动性与感染力;而后者更注重概念的清晰、逻辑的严密和观点的鲜明,追求的是辩证性与说服力。古典小说研究与解读旨在对作品进行意涵的开发,从本质上讲,属于文章的理论范畴,因此,它的语言表述理所当然的呈现出对观念性、逻辑性和辩证性的倚重。然而,我们又必须看到,古典小说毕竟是一种文学性的存在。一种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诗性内质决定了有关古典小说的研究和解读,最终无法同情感、形象、辞采等等绝缘,相反,它呼喊着这一切对自身的融入和与自身的结合,最终形成一种兼有文章和文学、理论和创作双重特点的语言表述风度。关于这点,一千五百年前的刘勰仿佛早有察觉。他的《文心雕龙.总术》所谓:“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兼理《诗》《书》。”强调的就是在语言表述层面,文学特性对所有文本的渗透和支援。而在这方面,学者们当然可以做出积极的努力,但真正得天独厚的无疑是现当代作家。他们在创作实践中练就的发达的形象思维和丰沛的艺术才情,使得其笔下关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言说,很自然的带有了文学作品似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譬如:早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张恨水的《水浒人物论赞》、孟超的《金瓶梅人物小论》,语词灵巧,格调隽永,意趣挥洒之间,颇得小品文的神髓与风范。至五十年代,何其芳的《论红楼梦》、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把感受引入文本,让诗情参与论析,走笔落墨,流光溢彩,浑如艺术美文。进入新时期,一大批作家写下的古典小说笔记,更是各见文心,各呈异彩。如舒芜品评《红楼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陈迩冬《闲话三分》,亦庄亦谐,意趣两见;王蒙漫说《红楼梦》,见微知著,妙悟不断;李国文解读《三国演义》,嬉笑怒骂,举重若轻;李存葆重读《金瓶梅》,纵横捭阖,气势如虹;即使年轻些的谈歌写《水浒》人物今解,亦诙谐幽默,活泼俏皮,每见歪打正着之妙。显然,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的别一种风景。

为了增加一点感性认识,还是让我们看看二月河解读《红楼梦》时,针对史湘云是“禄蠹”的说法所作的一番“正名”吧:“随着梦幻一般的家庭变故和与宝钗长期共同相处,史湘云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撩开那层纱幕,她听到了林黛玉内心深处凄凉的呻吟,看到了‘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大观园真境,她所崇拜的偶像头上也失去了灵光圈,像遇潮的糖塔一样坍塌了!她眷恋过去,但却与‘过去’坚决地分手了;她憧憬未来,但‘未来’对她却是一片模糊。她迷惘不知所之,在与自我的痛苦诀别中,她自愿作一只孤鹤去渡茫茫秋夜中的寒塘。”这样的文字表达与其说是论文,不如说是散文;与其说是学术的,不如说是艺术的。它借助文学语言特有的诗性和美感,使通常难免有些呆板枯燥的古典小说解读,变得生动、鲜活和亲切起来,从而为文章与文学、理论与创作的有效嫁接和有机互补,提供了某种可能。

内容摘要:

  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古典小说中的优秀作品,如形成于明清两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以特有的丰赡超拔、厚积薄发,以及后人无法复现、也很难企及的原创性和经典性,不仅筑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座高峰,而且为后来的小说创作与阅读,提供了恒久的启示和不尽的滋养。而在这些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大场景中,活跃着为数不少的颇具学者资质的作家和诗人。他们从对古典小说的深切了解和浓厚兴趣出发,或以散文、杂文、随笔的形式,讲述自己阅读古典小说的感受与体会,以及对古典小说的认识和评价;或在演讲、谈话和作品序跋里,结合创作实践,谈论古典小说给予自己的影响、启示,以及自己同古典小说结缘的契机和情形;或干脆启动逻辑思维,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展开古典小说的文本解读……  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大场景中,活跃着为数不少的颇具学者资质的作家和诗人。他们从对古典小说的深切了解和浓厚兴趣出发,或以散文、杂文、随笔的形式,讲述自己阅读古典小说的感受与体会,以及对古典小说的认识和评价;或在演讲、谈话和作品序跋里,结合创作实践,谈论古典小说给予自己的影响、启示,以及自己同古典小说结缘的契机和情形;或干脆启动逻辑思维,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展开古典小说的文本解读,乃至相关的分析、梳理和考证,建构学术研究的一家之言。这些不约而同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方面表现为,一些作家凭借丰厚的文化:储备和精湛的学术造诣,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相继捧出了若干具有首创性和建设性的古典小说论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现当代作家在同古典小说发生精神交流与艺术碰撞的过程中,每每从主体条件出发,注入了一种更多属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审美判断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行文习惯,这不仅促成了他们笔下一些新观点和新结论的问世,而且使他们所从事的古典小说解读在整体上具备了一种独特的形态与风貌。【作者简介】  古耜作家、学者、主编。曾在国内二百多种报刊发表大量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美学方面的理论评论文章,逾三百万言;出版文艺评论集《分享生活的诗意》《美文之美》等四部;参加过《金瓶梅词典》《古今中外朦胧诗鉴赏词典》《现代抒情诗名篇导读》等十多部大型著作的撰稿;主编有《辽海文章》《百年一觉红楼梦》《中国作家别解古典小说系列》等多部散文选集;文章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数十种选刊、选集、合集。作品先后获中国散文学会“冰心散文奖.理论批评奖”、中国作家协会“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优秀编辑奖”、第四、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新世纪优秀书评奖”、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作家别解红楼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7245247
《中国作家别解红楼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京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作家别解红楼梦是京华出版社于2008.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411 的主题关于 《红楼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