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云南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封面图

云南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王玲, 编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52.0

书籍简介:

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调查研究既涉及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也实践人类学“互动作业”方法及其他学科的方法,最根本的总目标是,把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及相关学科关于民族、社会、文化保护与开发、经济发展等理论知识,应用于调查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探索一种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决策模式和以人为本、协调合理的发展模式,促进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朝着进步、健康、协调、科学的方向发展。“参与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收集少数民族社区的基本情况、社会文化特征、地方性知识和当地居民的意愿、需求等信息,调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由学者撰写的“客位”民族志。它开拓了当代学术背景下实验民族志书写的一种中国化模式,完整呈现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文化特征、居民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第二步工作是分析与评估。围绕近年来少数民族社区开发与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意愿等展开深度性专题研究,形成多篇专题调查研究报告,诊断造成贫困和欠发达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等各方面原因,监测、评价与总结发展项目和发展活动,力求找准存在的问题、挖出深层原因、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作者介绍:

王玲,女,彝族,中国少数民族艺带博士、艺带学博士后,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云南省中青年学带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大学教授、硕导,联台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统音乐学会公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理事、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云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从事民族文化与艺术研究。曾主持科研项目17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已出版中、英文学带专著3部,编著4部,参编著作7部;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国际权威英文期刊和中文核刊近20篇;公开出版和发表的成帛总计310余万字。成果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缉织《传统音乐2011年年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曾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包括云南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民委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并获伍达观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杰出奖等教学奖4项。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石林圭山大糯黑村社区概况

第一节 村寨建置和历史

第二节 区位与自然环境

第三节 人口状况

第四节 经济生活

第五节 社会环境

第二章 彝族撒尼人物质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生态环境

第二节 彝族撒尼人的饮食

第三节 彝族撒尼人的服饰

第四节 彝族撒尼人的建筑

第五节 彝族撒尼人的传统农业与新兴产业

第三章 彝族撒尼人社会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彝族撒尼人的婚姻

引言

第一章  石林圭山大糯黑村社区概况

第一节  村寨建置和历史

第二节  区位与自然环境

第三节  人口状况

第四节  经济生活

第五节  社会环境

第二章  彝族撒尼人物质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生态环境

第二节  彝族撒尼人的饮食

第三节  彝族撒尼人的服饰

第四节  彝族撒尼人的建筑

第五节  彝族撒尼人的传统农业与新兴产业

第三章  彝族撒尼人社会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彝族撒尼人的婚姻

第二节  彝族撒尼人的家庭与亲属

第三节  彝族撒尼人的生育健康

第四节  彝族撒尼人的丧葬

第五节  彝族撒尼人的节日

第六节  彝族撒尼人的语言文字

第七节  彝族撒尼人的交往

第八节  彝族撒尼人的社会组织结构

第九节  彝族撒尼人的习惯法与《村规民约》

第四章  彝族撒尼人精神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彝族撒尼人的宗教信仰

第二节  彝族撒尼人的教育

第三节  彝族撒尼人的文学艺术

第四节  彝族撒尼人的闲暇生活

第五节  彝族撒尼人的价值观念

附录

民族文化特色村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彝族撒尼文化旅游资源探究

石林圭山大糯黑村彝族撒尼人政治文化分析

石林圭山大糯黑村彝族撒尼人村社公共权威现状研究

石林圭山大糯黑村彝族撒尼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石林圭山大糯黑村村寨日志》节选

石林圭山大糯黑村村务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云南省昆明市石赫彝族自治县圭山乡大糯黑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撒尼村寨,也是一座典型的“石头寨”。自古以来,石头就与大糯黑村的彝族撒尼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石头不仅托起了他们的梦想,而且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坚如磐石的民族精神息息相关。独特的石文化是贯穿大糯黑村彝族撒尼社会文化传统的恒定特征,融入撒尼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之中。
  但是,伴随着其与外界文化交流的增多和现代化进程的影晌。彝族撒尼人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均在发展变化。王玲编著的《云南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对石林圭山大糯黑村彝族撒尼支系的调查与思考)》通过对大糯黑村彝族撒尼支系的调查与思考。研究村落生态环境和撒尼人的饮食、服饰、建筑、传统农业与新兴产业这些物质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撒尼人的婚姻、家庭与亲属、生育健康、丧葬、节日、语言文字、交往、社会组织结构、习惯法与《村规民约》这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探讨撒尼人的宗教信仰、教育、文学艺术、闹暇生活、价值观念这些精神文化的变迁和趋势。有助于反映和聚焦多达己5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中国西南地区云南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促进少数民族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保护和建没,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制、尝试学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台等提供有益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云南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54755
如需购买下载《云南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云南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81.7 的主题关于 彝族-农村-社会变迁-研究-云南省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