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100.0
本书为国家基金委西部计划支持的项目群的阶段成果,研究区域集中在我国西北的黑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主要内容为:基于观测试验模拟的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流域生态系统水循环与水平衡(资源);人类活动与流域生态水文系统相互作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安全与生态系统健康;流域生态水文研究亟待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
序
前言
上篇
第l章 黑河流域概述
1.1 黑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利用
1.2 黑河流域土地类型及其利用
1.2.1 流域自然条件与土地分异
1.2.2 流域土地分类
1.2.3 土地类型的一般特征及其内部分异
1.3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及其特征
1.3.1 祁连山地系统
1.3.2 绿洲系统
1.3.3 荒漠系统
第2章 黑河流域水系统
2.1 黑河流域水系与水文地质概况
2.1.1 祁连山区
2.1.2 北山地区
2.1.3 走廊平原区
2.2 黑河干流水系与径流预测
2.2.1 上游出山径流的变化
2.2.2 黑河干流出山径流的预测
2.2.3 黑河干流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3 黑河中游地下水系统
2.3.1 平原区地下水分带
2.3.2 中游地表水、地下水转化
2.3.3 地下水平衡
2.3.4 黑河中游盆地水资源转化模型
2.4 黑河流域水循环的同位素初步研究
2.4.1 黑河上游不同水体的联系
2.4.2 б18表明黑河流域不同水体转化
2.4.3 放射性同位素T及14C揭示黑河流域地下水的更新速度的揭示
2.5 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来源研究
2.5.1 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与其周围水体的关系研究
2.5.2 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与降水的关系研究
2.5.3 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来源及形成条件探讨
2.5.4 结论
第3章 黑河流域生态一水文系统的地气过程
3.1 陆面水文过程与大气过程相互作用
3.1.1 陆面过程模式
3.1.2 方案设计
3.2 分布式基础数据制备
3.2.1 地形高程
3.2.2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3.2.3 植被覆盖度分布
3.2.4 土壤质地类型分布
3.2.5 土壤特征参数修正
3.2.6 模拟方案设计
3.2.7 模拟结果分析
3.3 荒漠、绿洲系统与大气过程的相互作用
3.4 大尺度资料转换
3.4.1 资料选取
3.4.2 降尺度转换方案
3.4.3 主要结论
3.5 地面蒸散的大气遥感估算
3.5.1 资料介绍
3.5.2 计算方法
3.5.3 计算个例及其验证
3.5.4 讨论
第4章 祁连山生态系统能水循环和水平衡
4.1 高山寒漠带能水循环观测与模拟
4.1.1 数据和方法
4.1.2 模型验证
4.1.3 水热传输过程初步解析
4.1.4 高山寒漠带蒸散、凝结和水文效应
4.2 高山草甸冻土区能水循环观测与模拟
4.2.1 数据和模型
4.2.2 模型验证
4.2.3 水热传输
4.2.4 能水平衡
4.2.5 小结
4.3 山区植被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4.4 高山草甸生态一水文功能
4.5 森林草原能水平衡及水源涵养
4.5.1 山地青海云杉林的气候、水文和生态功能
4.5.2 高山草原试验点水热平衡
4.6 山区径流形成过程及水量平衡
第5章 黑河中游人工绿洲生态一水文过程观测与模拟
5.1 绿洲农田环境要素特征分析
5.1.1 太阳辐射
5.1.2 气温、气湿与气压
5.1.3 土壤温度与湿度
5.1.4 二氧化碳浓度
5.1.5 风速与风向
5.2 绿洲灌溉农田土壤一植被一大气系统水热传输过程观测与模拟
5.2.1 绿洲土壤一植被一大气系统水热传输过程模型构建
5.2.2 模型验证
5.2.3 模拟结果与讨论
5.2.4 中游绿洲农田作物生长季水量平衡
5.3 中游绿洲农田防护林树木耗水与尺度转换
5.3.1 二白杨林木耗水规律
5.3.2 沙枣林木耗水规律
5.3.3 梭梭林木耗水规律
5.3.4 树木耗水规律尺度转换
5.4 中游草地能水平衡观测与模拟
5.4.1 草地生态系统水热传输过程观测试验
5.4.2 草地热量传输过程的季节与日变化
5.4.3 草地蒸散过程估算
第6章 黑河下游天然绿洲生态一水文过程
6.1 天然植被多尺度蒸散耗水过程
6.1.1 枝叶尺度
6.1.2 单株尺度
6.1.3 林分尺度
6.1.4 区域尺度
6.2 荒漠绿洲天然植被对水文过程的响应
6.2.1 地下水位变动对荒漠绿洲植被的影响
6.2.2 荒漠绿洲临界地下水位推求
6.2.3 荒漠绿洲植被生长与土壤水分、盐分的关系
6.2.4 荒漠绿洲水分调控的生态响应
6.3 地下水运动模拟及生态环境演变预测
6.3.1 地下水运动模拟
6.3.2 地下水模型的生态预测
第7章 人类活动与流域生态一水文系统相互作用
7.1 黑河流域水环境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7.1.1 流域上游成水环境研究——气候变化影响
7.1.2 中游平原区用水环境研究——人类活动影响
7.1.3 下游水成环境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双重影响
7.1.4 流域水环境演变驱动机制研究
7.2 历史时期水环境演变与水平衡估算
7.2.1 黑河流域中游历史时期的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与估算
7.2.2 黑河流域上游水资源量与中游利用量概算
7.2.3 黑河下游尾闾湖泊水域与水量估算
7.2.4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下游水环境演变驱动分析
7.3 流域中下游水资源利用与环境效应
7.3.1 近50年来黑河流域水资源变化时空特征
7.3.2 近50年来黑河流域区域耗水特征
7.3.3 近50年来黑河流域水问题阶段特征
7.4 居延海恢复及其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7.4.1 黑河分水的水量调度特征及居延海湖水域变化
7.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7.5 绿洲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过程及其水资源效应
7.5.1 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过程研究
7.5.2 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的水资源效应
7.5.3 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调控模拟
第8章 黑河流域生态修复试验研究
8.1 祁连山生态修复试验研究
8.1.1 祁连山毒杂草型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研究
8.1.2 祁连山退耕地生态修复研究
8.1.3 祁连山退化林地生态修复试验研究
8.2 下游河岸林系统保育及其环境效应
8.2.1 河岸胡杨林更新复壮
8.2.2 绿洲边缘梭梭林补建
8.2.3 荒漠绿洲草地改良与生态经济型草库仑建设
8.2.4 河岸林保育对策
下篇
第9章 塔里木河流域概况
……
第10章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类型
第11章 塔里木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12章 塔里木河流生态安全与生态系统健康
第13章 维系塔里林河流生态安全的生态需水量估算
第14章 国内外流域科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西部典型内陆河生态:水文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西部计划支持的项目群的阶段成果之一,是以我国西北部地区的黑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为单元的、多尺度的生态-水文科学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基于观测试验模拟的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流域生态系统水循环与水平衡(资源)、人类活动与流域生态-水文系统相互作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安全与生态系统健康及流域生态-水文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等,以求深入探讨以流域为单元,多尺度、综合研讨水文、生态、经济的科学问题,寻求流域水效益的提高。
《中国西部典型内陆河生态:水文研究》可供从事水文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专业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的师生及科技人员阅读和参考。
《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研究丛书:中国西部典型内陆河生态·水文研究》按流域分成上、下两篇,共14章。上篇:黑河流域由8章组成;第1章和第2章主要研讨了黑河流域水、土、生态系统的特征与格局;第3章至第6章是基于野外长期观测试验的能水循环、生态水文过程的研究集成;第7章和第8章总结了黑河流域水环境变化的生态效应及其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下篇:塔里木河流域由5章组成;第9章和第10章概述了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和社会概况并介绍了流域6大类生态系统;第11章至第13章先后讨论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了流域生态健康,并立足于生态安全探讨了生态水问题;第14章概要了流域科学近年来的发展与趋势。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西部典型内陆河生态-水文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研究丛书 | ||
9787502950460 《中国西部典型内陆河生态-水文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气象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0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530 | 印数 |
中国西部典型内陆河生态-水文研究是气象出版社于201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X321.24 的主题关于 流域-生态学:水文学-研究-西北地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