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0.0
本书主要分析了儒家德育在现代性语境下所遭遇的种种危机与困境,同时着重探讨了儒家德育从困境与危机中获得解放的可能路径。本书认为,儒家德育作为传统社会的一种德育模式,在民初、五四时期的现代性变革中陷入了深重的危难之中。当时,西方现代性理念不断侵入中国,而中国的教育话语则逐渐沦为了西方话语的复制品,从而使得儒家德育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批判,最终造成了儒家德育的现代性困境。儒家德育的现代性困境,其根源乃在于中国的现代性话语具有一种想要抛弃一切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的心理倾向“文化拔根”。
绪 论
一、解构与疏离:儒家德育的现代性危机
二、儒家德育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三、儒家德育、现代性、文化根性:概念与阐释
四、本书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基础
五、本书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儒家德育的现代性困境
一、现代性的话语机制与儒家德育的困境
二、儒家德育困境的历史表征
三、儒家德育困境的当代表征
第二章 现代性的文化拔根:儒家德育的贬抑与沉沦
一、现代性的进步观念:儒家德育的观念基础的贬抑
二、现代性的科学观念:儒家德育的课程基础的沦落
三、现代性的公民观念:儒家德育的人格基础的瓦解
四、现代性的自我观念:儒家德育的群己基础的解构
第三章 现代性的文化根性:儒家德育的现代价值
一、教育现代性的反思:文化根性之回归
二、儒家德育的三种类型及其现代性命运
三、儒家德育的现代性价值
第四章 儒家德育的现代性重构
一、从权力型向后权力型的观念转变
二、儒家品格的道德主体性建构
三、儒家通识课程的构想
四、教育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与认同
主要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道德教育的基本意义在于增进人的道德自由,培育人的道德智慧,提升人的道德福祉,前辈哲人无不为此孜孜以求,铢积寸累。然而随着现代性对古典心性的拆解,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将道德本真撕裂为碎片,人类如何在此种精神境遇中重新建构德福一致的价值体系成为当前道德哲学乃至道德教育哲学最为核心的思想主题。一方面,道德是否可教的本体论难题亟待答复,另一方面,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与制度构成也需要进一步的理性反思。而且,道德教育已经不再仅仅作为学校的一种职能,而是关涉由现代性催生的诸多争执。作为学校的一种职能,学校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需要得到系统地反思与批判;作为解决现代性争执的可能方案,学校道德教育则需要提出新的改进策略,以引领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学校道德教育能否应对价值多元与价值消解的挑战,并自觉参与现代性的道德救赎,已经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