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8.0
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是精神分析治疗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部分。想深刻了解精神分析,一定要对这个问题有全面深刻的了解。现在市场上大部分书籍都是综合介绍精神分析的,泛泛而论,很少有深入剖析精神分析重要概念的书,而这些对于心理治疗师来说是非常需要的,所以我们引进了这本书,一则因为它已在从业者内部有良好口碑,二则它是投射性认同领域比较全面的一本书。本书非常值得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研读。
第1章 治疗师的自体运用第一部分 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的理论第2章 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发展克莱茵的“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后继贡献者们:贾菲、马林和格罗特斯汀反对使用术语:迈斯纳近期贡献者家庭研究的贡献:津纳和夏皮罗来自心身医学和性治疗研究的贡献投射和投射性认同:对它们范围的评论对定义的总结投射和投射性认同之间的各种区分有进一步贡献的一些概念结论第3章 被遗忘的概念——内摄性认同内摄认同结合和内摄不加选择地内摄性认同内摄性认同和对投射重返的恐惧内摄的功能:防御和构建架构专业术语的区别使用:认同、内摄、合并和内在化第4章 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的整合观点投射性认同内摄性认同内摄、内摄性认同、投射、投射性认同同伴关系中的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过程第二部分 个人、伴侣、家庭发展过程中的 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第5章 家庭中的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第6章 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爱情和内在伴侣浪漫的伴侣内在伴侣的发展恩爱的内在伴侣对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婚姻关系中的内在伴侣个体和移情中的内在伴侣第三部分 文化中的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第7章 团体和社区中的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在样本机构中在社区中第8章 艺术和媒体中的投射性认同及内摄性认同第四部分 通过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的治疗师自体运用第9章 个体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中 反移情的理论和技术客体关系理论之前的反移情理论反移情中的投射性认同第10章 伴侣和家庭治疗中的移情与反移情情境性移情和聚焦式移情情境性反移情和聚焦式反移情忍受负面情境的能力家庭咨询中的反移情第11章 通过利用反移情对投射性认同和 内摄性认同的教学模型对于家庭系统评估中的反移情教学模型在督导中处理反移情第12章 精神分析中投射性认同和 内摄性认同过程中的治疗行为经典理论的遗产克莱因学派的观点英国独立学派的观点对分析气氛的分析主体间性知道从属性解释来自母婴互动的贡献:比昂、温尼科特、洛瓦德客体关系的人格观和治疗观:费尔贝恩来自实践的例子相互内摄性认同和投射性认同:在移情中疗愈客体分析师作为被利用的客体索 引参考文献
“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听起来很专业,其实就是说明人类的心态相互“感染”的机制。来访者的情绪、感受、欲望会感染到治疗师,治疗师的情绪、感受、欲望也会感染回去给来访者。作为治疗师,就是要积极主动地愿意接受来访者心态的感染,愿意感染对方传递过来的抑郁、焦虑、愤怒、仇恨、绝望、痛苦、悲哀等等,然后在内心通过对这些情绪的投射认同与内摄认同进行正念观察,产生理解接纳,带着悲悯慈爱。如果是一个完美的精神分析过程,治疗师再把正念观察,理解接纳,悲悯慈爱这三种心态“传染”回去给来访者。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的过程。——李孟潮【作者简介】吉尔·沙夫是国际心理治疗机构的联合主任,美国乔治敦大学的精神病学临床教授。其丈夫大卫·沙夫是国际心理治疗机构的联合主任,美国乔治敦大学和健康科学统一服务大学的精神病学临床教授。他是国际著名的精神分析取向的家庭与婚姻治疗师,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会员。他们夫妇二人共同创办了国际心理治疗机构。他们关于客体关系治疗的专著多达26部。
(澳) 格兰特, 原著
李丽娜, 庞楠, 吕少博, 于晓宇, 张书皓, 著
(美) 柯特勒 (Kottler,J.A.) , (美) 卡尔森 (Carlson,J.) , 著
(英) 亚历山德拉·莱马 (Alessandra Lemma) , (英) 玛丽·塔吉特 (Mary Target) , (英) 彼得·福纳吉 (Peter Fonagy) , 原著
毛富强, 著
李灵, 主编
王祖承, 主编
(日) 真荣城辉月, 著
(日) 真荣城辉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