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铸强国梦
核铸强国梦封面图

核铸强国梦

孙勤,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9.0

书籍简介:

二十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毅然作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重大决策。50万核工业人从此拉开了关系国家命运的“两弹一艇”(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艰难创业历程。期间涌现了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彭士禄等140位院士和23位功勋,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两弹一艇”故事,这些感人故事激励着一代代国人以身许国、敢为人先。该书以抢救“两弹一艇”核工业珍贵历史资料为背景,通过一手访谈、一手图片、一手实物,收集和挖掘老一代核工业人的精神财富,以小见大反映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该书的特色是以“两弹一艇”重大历史事件为叙事背景,以“讲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口述历史”为表现形式,重点选取一批亲历或见证核工业重大历史事件的老专家、老领导、老模范,讲述其亲身经历和难忘故事,以故事诠释“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谱写强军报国的历史画卷。该书图文并茂,文中有大量历史珍贵的彩图,预计20万字,将成为核工业企业文化教材,争取申报国家“五个一工程”文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英明决策

1. 小居里先生给毛泽东捎口信…………………………………………… 005

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小居里先生请杨承宗转告毛泽东主席,要

保卫世界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拥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

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

2. 开业之石………………………………………………………………… 011

毛泽东说,我们国家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定会找出更多

的铀矿来;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3. 一封给毛主席的特殊信函……………………………………………… 016

作为“两弹一艇”的组织者,周恩来从组建管理机构到延揽人才;

从制订规划到确定建设规模;从争取苏联援助到处理苏联停援事宜;从

审批具体事项到确定指导方针;从研制到试验工作……事必躬亲,辛勤

操劳。

4. 一定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021

心系核工业的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视察了军用核生产反应堆工

第一章 英明决策

1. 小居里先生给毛泽东捎口信…………………………………………… 005

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小居里先生请杨承宗转告毛泽东主席,要

保卫世界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拥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

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

2. 开业之石………………………………………………………………… 011

毛泽东说,我们国家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定会找出更多

的铀矿来;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3. 一封给毛主席的特殊信函……………………………………………… 016

作为“两弹一艇”的组织者,周恩来从组建管理机构到延揽人才;

从制订规划到确定建设规模;从争取苏联援助到处理苏联停援事宜;从

审批具体事项到确定指导方针;从研制到试验工作……事必躬亲,辛勤

操劳。

4. 一定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021

心系核工业的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视察了军用核生产反应堆工

程,并欣然题词:我们一定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敢于攀登前

人没有攀登过的高峰。

5. 原子弹不能“下马”…………………………………………………… 026

聂荣臻自愿选择科技工作,他说,我们现在需要科学技术,就

像1927 年需要一支人民军队一样;“两弹”不应该下马,应该攻关。

6. 再穷也要有根打狗棒…………………………………………………… 033

一位美国将军曾经说过,如果你厉害,别人就不敢揍你。而张爱萍

将军说得更形象,再穷的叫花子,也要有根打狗棒。

7. 绝密会议开辟秘密历程………………………………………………… 039

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了建立和发

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从此开始了我国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

制的艰巨而伟大的秘密历程。

8. 从皇城根、中关村到大石河畔………………………………………… 045

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沧桑巨

变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当代科学精英科技报国的生动写照。

第二章 开拓奠基

9. 毛遂自荐搞核工业……………………………………………………… 057

要从军队里调个中央委员出来搞核工业,行伍出身的宋任穷上将向

周总理毛遂自荐,就把我调出来吧,我对穿那一身上将制服不习惯。

10. 这是关系命运的大事…………………………………………………… 062

当铀矿石摆在毛泽东主席的桌子上时,毛主席笑着对刘杰说,这是

决定命运的。

11. 一面飘扬在原子能科技战线的旗帜……………………………… 068

钱三强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

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

12. 我愿以身许国…………………………………………………………… 076

王淦昌十七年的悄无声息和无影无踪,是作为伟大的爱国者和忠诚

的科学家用自己的生命来实现的诺言。

13. 回国不需要理由………………………………………………………… 083

彭桓武说,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日新。刚开始没有谁懂得原子弹、

氢弹,是靠集体智慧,集体攻关,集思广益,才攻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14. 与警卫员抱着公文包殉职……………………………………………… 090

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

永怀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

15. 一位被称为元勋的人…………………………………………………… 097

邓稼先告诉夫人许鹿希,做好了这件事,我的一生就会很有意义。

就是为它死了,也是值得的。

16. 火一样的爱国激情……………………………………………………… 103

朱光亚说,他一辈子主要就做了一件事。在苍穹之上,那颗被命名

为“朱光亚星”的小行星熠熠生辉并将永远放射出璀璨的光亮。

17.“一堆一器”奠定中国核科研基础……………………………………… 110

从基础研究,到“两弹一艇”技术攻关,再到和平利用原子能,“一

堆一器”的建成,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8. 迈向核门槛的将军……………………………………………………… 116

李觉是军人,造过炮弹,但不知道原子弹是啥样,然而,他却带领

科学家们创造了“两弹一艇”奇迹。

19. 没有专家靠大家………………………………………………………… 122

首任铀矿冶局局长苏华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核事业职工队伍,着力建

立较为完善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铀矿冶生产系统,为我国铀矿

冶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 安下心 扎下根 戈壁滩上献青春……………………………………… 127

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茫茫戈壁深处,创业者们以坚韧

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创建甘肃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

21. 一波三折的铀浓缩创业历程…………………………………………… 133

王介福厂长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独立自主地建设铀浓缩厂,靠

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攻克技术难关,粉碎核断援!

22. 穿着草鞋起步的铀水冶厂…………………………………………… 142

衡阳铀厂的创建,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谱写的创业史,

是一曲大力协同、相互支援精神演奏的交响乐。

23. 荒原的追思……………………………………………………………… 150

白天老鼠夜间狼,大风一来刮走羊;无风三尺土,苍蝇赛猛虎。核

工业创业者就是在这荒原上创建了我国第一座核燃料元件厂。

24. 金银滩往事……………………………………………………………… 158

高山跑马云里穿,要找凤凰到银滩。肩负我国核武器研制任务的西

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像一只五彩斑斓的凤凰,栖息在美丽的金银滩上。

25. 神秘的小站……………………………………………………………… 167

京广铁路线上有一个神秘的小站,它曾承担着中国第一座铀矿山的

运输任务,为我国核工业的开拓奠基作出了重要贡献。

26. 女子找矿班……………………………………………………………… 175

野外找矿工作很艰苦,但女子找矿班的队员们却和男同志一样,披

星戴月,风餐露宿,顶烈日、冒寒暑、斗风沙,战胜了重重困难。

27. 仓库精神………………………………………………………………… 180

在内蒙古包头核燃料元件厂创建历程中,形成了“仓库精神”,这

是核工业的宝贵财富。

28. 捕湟鱼…………………………………………………………………… 188

凡是到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工作的科技人员,可以首先分享到一份

湟鱼佳肴。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是何等的待遇啊!

29. 骆驼草…………………………………………………………………… 193

在戈壁滩上长大的孩子们都没有见过树,当他们真的看到树时,却

高兴地大喊:“好大的骆驼草!”建设者们以“坚韧、自信、奉献”的

骆驼草精神,默默地献身戈壁滩。

第三章 苦战攻关

30.“596”的来龙去脉…………………………………………………… 207

“596”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从1957 年10 月15 日中国

和苏联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到1959 年6 月,不到两年时间,赫鲁

晓夫就把这一协定变成了一纸空文。

31. 给苏联专家“变戏法”………………………………………………… 214

在与苏联专家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国各方人员虚心向他们学习,

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以至于苏联专家撤离时对中国同行赞不绝口、

依依不舍。

32. 隐姓埋名一辈子………………………………………………………… 218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发来唁电:“痛闻王承书先生因病去世。王

先生是优秀的物理学家,对祖国教育事业、科研事业、国防事业都有巨

大贡献。她的奉献精神和处世态度是我们的榜样。”

33. 一个有胆有识的人……………………………………………………… 225

吴际霖毛遂自荐做九院第一技术委员会主任,并为研制第一颗原子

弹积极争取时间,作出了重要贡献。

34. 原子能工业的实干家…………………………………………………… 231

“你为什么要回国?”“我不愿寄人篱下!”“你为什么一定要

下现场?”“和工人在一起,我心里踏实!”“你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刻

薄?”“我这样过惯了!”这就是姜圣阶,一位普通劳动者本色始终未

变的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35. 核工业第一位全国劳模………………………………………………… 237

人活着,就是为了工作。张同星是一个不畏艰险、不辞劳苦的拓荒者,

他是全国劳模,但在他家里却找不到被评为全国劳模等荣誉称号的奖状。

36. 真是一支好队伍………………………………………………………… 245

在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基地初建、部件研制、反应堆抢建、取水口

抢险等重大历史时刻,老书记王侯山讲述:“我们有一支高素质,敢打

硬仗、快仗的建设队伍。”

37. 难忘峥嵘岁月…………………………………………………………… 250

在我国铀浓缩工厂早期建设设计工作中,潘恩霖告诉我们,他找到

了“五大连续、五大保证”的运行规律。

38.“宝中宝”高浓铀出炉………………………………………………… 257

当我国第一座铀浓缩工厂——兰州铀浓缩厂生产出共和国第一瓶高

浓缩铀产品时,毛泽东主席批示“很好”。

39. 殚精竭虑抢建821 工程………………………………………………… 263

毛主席说,没有路,骑着毛驴也得去;没有钱,把我的稿费拿去。

三线建设要快速建成、投产,拿出合格产品。

40. 戈壁作证………………………………………………………………… 268

我国第一座大型核反应堆,历经六载。停工,饥饿,沙暴;奋战,坚守,

奉献。除了建造者的亲历,岁月的见证,还有沉默如金的戈壁作证。

41.“铁流”之歌…………………………………………………………… 277

一支野战军式的建设队伍,用他们的双手和心血,把一张张核工业

设计蓝图化为宏伟的现实,建成了中国众多的“第一”:第一座研究性

重水反应堆、加速器;第一个铀浓缩气体扩散厂;第一个核武器研制

基地;第一个核潜艇陆上模式堆……

第四章 东方巨响

42.177 办公室的日日夜夜 ……………………………………………… 291

177 办公室是我国首次核试验信息联络中心。它只存在一个月的时

间,但却记载着我国胜利完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珍贵资料和惊心动魄

的故事。

43. 敢于从事危险作业…………………………………………………… 299

他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和那神圣的目标联系着,做了数百次原子弹爆

轰物理实验,这里的每一次炮声都是一个音符,终将汇聚成梦想中的惊

天巨响。

44. 十万分之一的力量…………………………………………………… 306

在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周光召说,如果把制造原子弹比

作撰写一篇惊心动魄的文章,这文章是工人、解放军战士、工程和科学

技术人员不下10 万人写出来的,而我只不过是十万分之一。

45. 如果不回国,我不会幸福……………………………………………… 313

程开甲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不可能到美国去喊美国万岁,我只

能喊中国万岁。我这辈子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46. 引爆原子弹的“火种”………………………………………………… 318

从不懂到懂,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关键工艺,生产出比原定设计要

求更高的成品,王方定实现了“决不能因为我们工作延迟而拖了整个工

作后腿”的诺言。

47. 原三刀…………………………………………………………………… 326

来自上海的高级技工原公浦,凭借着娴熟的车工技术和高度负责的

精神,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苦奋战,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核心部

件加工的最后工序。从此,原公浦就有了“原三刀”的美称。

48. 给第一颗原子弹插雷管……………………………………………… 333

原子弹能否试爆成功,就看最后插雷管了,因为雷管是否能按规定

要求插到正确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原子弹能否引爆成功。

49. 冲向核爆心…………………………………………………………… 340

8 个月的大漠军营生活,陈明焌等一批人随防化兵完成了爆心周围

辐射污染区剂量衰减数据的预先计算和爆后的实验,并现场见证了首次

核爆过程。

50. 孔雀河畔的春雷文工团………………………………………………… 345

高潮迭起的晚会,使连日来高度紧张、极度疲劳的基地建设者如春

风化雨,顿觉欢快、轻松。演员们虽吃了一些苦,但他们都为自己参与

了党的伟大事业而欢欣鼓舞……

第五章 聚变之光

51. 炫目的“太阳”………………………………………………………… 355

美国用了7 年3 个月,苏联用了6 年3 个月,英国用了4 年7 个月,

法国用了8 年6 个月,而我国只用了2 年8 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原

子弹到氢弹的跨越。

52. 中国的国产专家………………………………………………………… 360

面对大大小小的怪题、难题,于敏他们三天一个突破,五天一个过

关。这就是为祖国、为民族的献身精神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

53.20 年的原子情…………………………………………………………… 366

从1963 年到第二机械工业部从事核事业,到1983 年底去世,曹

本熹将他生命的最后20 年献给了核工业。他留下的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无私的献身精神。

54. 在这里他“不是”国家主席的儿子…………………………………… 373

刘允斌是一位放弃国外优越生活,不远万里回到祖国,为了党的核

科技事业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共产党员;一位有着苦难童年、并且刚

正不阿、忍辱负重的高干子弟;一位为党和国家的科学事业作出卓越贡

献的科学家。

55. 刚刚完婚丈夫就“失踪”…………………………………………… 379

作为妻子,她万万没想到刚刚完婚,丈夫就“失踪”了,连公公生

病、住院、病危、去世,他都不在身边。等他完成任务回到家,父亲病

逝已过“五七”了。

第六章 国之重器

56. 核潜艇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392

赫鲁晓夫的回绝并没有打消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决心,反而增强了我

国研制核潜艇的信念。1959 年10 月,毛泽东发出了“核潜艇,一万年

也要搞出来”的伟大号召。

57. 激情澎湃的核动力人生……………………………………………… 400

彭士禄说,他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58. 为中国“潜龙”画心脏的人…………………………………………… 406

赵仁恺和他率领的年轻的设计队伍,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中国潜艇

核动力装置的蓝图,这是最新最美的强国防、壮军威的图画。

59. 一滴水能反射太阳的光辉…………………………………………… 413

因为有一个团结协作、凝聚力强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素质高、作风好、能打硬仗、善打硬仗、吃苦耐劳的员工队伍,才能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圆满完成各批次动力堆燃料元件的生产任务。

60. 为祖国设计核电“太阳”…………………………………………… 421

从中国第一座军用生产核反应堆总设计师,到中国第一座核电站总

设计师,欧阳予见证了“国之光荣”的创业历程。

新中国“两弹一艇”研制大事记(1950—1971 年)

………………………………………………………………………………… 433

后记………………………………………………………………………… 451__

内容摘要: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作出了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英明决策,一场举全国之力建设“两弹一艇”的伟业拉开了强国梦、强军梦的序幕。本书以时间为经线,用纪实文学的手法,通过追寻核工业战线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记录了中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彰显了中国核事业从“零”的起步到成就“两弹一艇”的辉煌业绩,描绘了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彭士禄等科学家和“两弹一星”功勋们不畏艰险、永攀高峰的英雄诗篇,诠释了核工业精神的历史渊源和深刻内涵,展现了中国核工业人的责任与使命、追求与梦想,奏响了我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阔步迈进的时代强音。

第一章“英明决策”。主要讲述中央领导对发展核事业的决策、关怀,以及中国核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第二章“开拓奠基”。主要讲述一批海外科学家和青年学者回国参加新中国核科研事业,举全国之力建设核工业生产、科研体系的创业历程。

第三章“苦战攻关”。主要讲述面对苏联专家撤走和国民经济困难所带来的两大难关,核工业人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核燃料技术攻关的艰苦岁月。

第四章“东方巨响”。主要讲述奋战在核工业战线的科学家、领导者、科技工作者以及核工业建设者,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付出的无私奉献。

第五章“聚变之光”。主要讲述一群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开展氢弹研制攻关,并最终获得氢弹爆炸成功的突出功勋。
第六章“国之重器”。主要讲述一批核工业院士组成核工业“梦之队”,推动并完成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进而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的巨大业绩。

全书文风清新,文字洗练壮美,感染力和表现力强。书中每章首都有概述的图文,每篇故事都有见人见事见精神的题记,文中还配有大量反映核工业创业历史的珍贵老照片,融历史、人物、事件、科普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科普性和社会性。
 

编辑推荐:

《核铸强国梦》以60个讲述我国核工业创建历程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的故事,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原了“两弹一艇”的历史真实,谱写中国核工业创业正史,可谓是填补了一项历史空白。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核铸强国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35402
如需购买下载《核铸强国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核铸强国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3.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 的主题关于 纪实文学-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