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88.0
本书根据科技发展需求,结合编者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科研实践经验编写而成。本书从理论和实用两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机械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全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减振与隔振,第二篇为降噪与消声,第三篇为测试与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结构振动特性分析、结构动态优化﹑阻尼处理技术、振动噪声产生与控制机理、振动噪声的评价方法、振动测试和信号分析技术以及国内外振动噪声控制元器件、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介绍等,涉及面广,图文并茂。本书实践性较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理论、突出应用,同时兼顾学术与工程,做到提高与普及相结合。
前言第1篇减振与隔振第1章振动的基本概念1.1质点的振动1.2振动系统第2章阻尼与振动运动2.1能量损耗基础2.2粘性阻尼与自由振动2.3临界阻尼2.4粘性阻尼与强迫振动2.5等效阻尼2.6频率比及阻尼比对稳态响应的影响2.7对数减量第3章结构中的阻尼3.1阻尼的特性参数3.2结构滞回阻尼3.3摩擦阻尼第4章激振源和振动的力传导4.1激振源4.2激发力的响应和力传导4.3振动结构的隔离第5章大阻尼材料5.1粘弹性阻尼材料5.2阻尼合金5.3复合阻尼材料第6章阻尼处理技术6.1阻尼处理的方法6.2薄板的阻尼处理6.3几种阻尼处理实例第7章法郎姆调谐减振7.1法郎姆(Frahm)振动缓冲原理7.2动力阻尼减振器7.3粘性阻尼器7.4离心调谐的摆式减振器第8章吸振器8.1无阻尼吸振器8.2粘性吸振器8.3工业缓冲器8.4离心摆吸振器8.5扭振缓冲器8.6兰彻斯特粘性阻尼器第9章振动的危害9.1概述9.2减小振动的途径第2篇降噪与消声第10章声学基础10.1声波的概念10.2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10.3声场10.4计权声级第11章声的产生与传播11.1声的形成过程11.2固体中声的传播与衰减11.3摩擦噪声11.4表面辐射特性11.5声发射第12章冲击噪声与加速度噪声12.1冲击噪声12.2加速度噪声第13章声能传播中的衰减13.1声能传播的过程13.2声能损耗机理第14章吸声材料14.1吸声系数与降噪系数14.2对理想吸声材料的要求14.3多孔材料的种类及其吸声系数14.4穿孔共振吸声结构14.5降噪量第15章吸声材料处理技术15.1房间的吸声处理15.2多声源的吸声处理15.3连接管的吸声处理15.4吸声材料的保护15.5空隙的效果第16章隔声材料与隔声屏障16.1隔声机理16.2隔声材料16.3隔声屏障16.4声桥与隔声屏的安装第17章噪声的封闭与隔声罩17.1全封闭与部分封闭17.2封闭罩的插入损耗17.3封闭罩的通风17.4设计与安装封闭罩的注意事项第18章消声器的作用机理18.1消声器的降噪特性18.2声波在消声器中的传播18.3消声器中流体流动的影响与再生噪声第19章消声器设计19.1消声器的基本类型19.2消声器消声值的计算19.3消声器的有效频率范围19.4气流在消声器内的压力损失第3篇测试与分析第20章传声器与前置放大器20.1传声器20.2前置放大器第21章拾振器与阻抗头21.1惯性拾振器的力学模型21.2压电式加速度计21.3磁电式速度拾振器21.4伺服式加速度计21.5阻抗头第22章激振器22.1电动式激振器22.2电磁激振器22.3电液激振器第23章数字信号分析23.1基本知识23.2离散傅里叶变换23.3快速傅里叶变换23.4泄漏与窗函数23.5噪声与平均技术23.6数字信号分析仪的工作原理23.7小波变换及其应用第24章噪声与振动测试分析软硬件新产品24.1丹麦Brüel&Kj?r公司的主要新产品24.2德国HEAD Acoustics公司的主要产品24.3美国NI公司的LabVIEW和晶钻公司的CoCo分析仪24.4法国01dB.stell公司和OROS公司的主要产品参考文献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师、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机械振动和噪声研究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的理论、技术及方法》一书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从机械结构振动力学、机械振动噪声以及信号检测分析等多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的理论、技术及方法,可以使相关人员对机械结构振动与噪声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和工程应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书是编者根据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科研实践经验编写而成,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机械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全书共分为3篇:第1篇为减振与隔振,第2篇为降噪与消声,第3篇为测试与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结构振动特性分析、结构动态优化﹑阻尼处理技术、振动噪声产生与控制机理、振动噪声的评价方法、振动测试和信号分析技术,以及国内外振动噪声控制元器件、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介绍等,涉及面广,图文并茂。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理论,突出应用,同时兼顾学术与工程,做到提高与普及相结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师、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机械振动和噪声研究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