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史论
国际法史论封面图

国际法史论

杨泽伟,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58.0

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绘制一幅国际法历史演进的全景图。它在纵向方面,以远古时期的国际法萌芽为起点,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国际体系转型时期的国际法,以此为基础,试图对近现代国际法的形成、发展和前景作出适度的评估和预测;在横向方面,以国际法的发展史为主轴,兼顾国际法的学说史和编纂史,并力求总结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在地域范围上,以地区为中心,囊括欧、美、亚、非,注意突出个别国家在国际法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全面阐述国际法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在方法论上,多种方法并举,既有实证研究,也有演绎归纳和比较分析。希望通过上述研究,能够引起和促进我国的国际法学界对国际法史研究的进一步重视。

作者介绍:

杨泽伟,男:1968年生,湖南新宁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等,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与国际法研究所访问学者、英国邓迪大学访问教授。主要著述有:《宏观国际法史》、《国际法析论(修订第二版)》、《主权论一一国际法上的主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中国能源安全法律保障研究》、《国际法》、《联合国改革的国际法问题研究》(主编)、《国际法教程(修订第二版)》(主编)等。另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Journal of w。rld InteuectualProperty、AALCO Quarterly Bulletin、Oil,Gas&Energy Law Intelligence、《华冈法粹》(台湾)、《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   曾于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0支持计划,并曾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奖、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司法部“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司法部2009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司法部2002年度和2006年度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一届.“中国青年法律学术奖”(法鼎奖)优秀作品提名奖等。   曾先后主持承担“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国际法上的主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教育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联合国改革的重大国际法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现状及法律保障研究”、教育部哲學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研究’’以及司法部项目和中国法学会项目等。

书籍目录:

西文缩语

绪论

一、国际法史研究的现状

二、国际法史研究的意义

三、国际法史的分期问题

四、本书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国际法的萌芽(古代一1648)

第一节 古代国际法的遗迹(远古一476)

一、概述

二、两河流域和埃及

三、希腊

四、罗马

五、印度

第二节 国际法在中世纪的萌芽(476-1648)

一、概述

二、西欧

三、国际法在其他地区的萌动

第三节 中世纪学者的国际法思想

一、概述

二、伊西多尔

三、阿奎那

四、巴托鲁斯

五、维多利亚

六、勃朗

七、阿亚拉

八、苏亚利兹

九、真提利(斯)

第二章 近代国际法(1648-1914)

第一节 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条件

一、社会基础

二、理论准备

第二节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一、三十年战争

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

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一、法国大革命

二、拿破仑战争

第四节 欧洲协作

一、由来

二、影响

第五节 19世纪下半叶的三次国际会议

一、1856年巴黎会议

二、1878年柏林会议

三、1885年刚果会议

第六节 国际法在其他地区的发展

一、非洲

二、拉丁美洲

三、远东

第七节 近代国际法的特点

一、欧洲中心主义

二、协定国际法的勃兴

三、战争的人道化

四、国际仲裁制度的进步

五、国际行政联盟的产生

六、海洋法的发展

第八节 近代国际法的编纂

一、国际法编纂的起源

二、1899年和1907年海牙和平会议

三、1909年《伦敦宣言》

第九节 近代国际法学

一、格老秀斯和格老秀斯学派

二、自然法学派

三、实在法学派

四、国际法的纯理论研究

五、19世纪纯实证国际法思想

六、国际法学术机构的设立

第三章 现代国际法(1914一1945)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第二节 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国际法实践

一、十月革命对国际法的影响

二、苏联的国际法实践

第三节 《凡尔赛和约》与国际联盟

一、《凡尔赛和约》

二、国际联盟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四节 华盛顿会议

一、历史背景

二、华盛顿会议与战时法规

第五节 《日内瓦议定书》

一、产生

二、内容

三、影响

第六节 《洛迦诺公约》

一、产生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终止

四、评价

第七节 《非战公约》

一、产生

二、主要内容

三、布达佩斯决议

四、影响

第八节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总议定书》

一、主要内容

二、意义

第九节 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与国联的制裁

一、日本侵略中国

二、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第四章 当代国际法(1945-)

第五章 当代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

第六章 中国与国际法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国际法史论》旨在绘制一幅国际法历史演进的全景图.在纵向方面,《国际法史论》以远古时期的国际法萌芽为起点一直延续到2l世纪初国际体系转型时期的国际法,以此为基础,试图对近现代国际法的形成、发展和前景作出适度的评估和预测,在横向方面,以国际法的发一展史为主轴,兼顾国际法的学说史和编纂史,并力求总结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在地域范围上,以地区为中心,囊括欧、美、亚、非,注意突出个别画家在国际法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全面阐述由际法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在方法论上,多种方法并举,既有女证研究,也有演绎归纳和比较分析。希望通过上述67究,能够引起和促进我国的国际法学界对国际法史研究的进一步重视。本卞可以用于法学专业本科生与07究生的国际法教学,也可以作为国际法学术研究的参考书,还可以提供给从事国际法实践活动的工作人员学习与使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国际法史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40304428
如需购买下载《国际法史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国际法史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9-09 的主题关于 国际法-历史-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