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精选
鲁迅杂文精选封面图

鲁迅杂文精选

鲁迅, 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2.5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学生中外名著阅读丛书。

书籍目录:

随感录三十八

随感录四十八

随感录五十九“圣武”

随感录六十一不满

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

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

娜拉走后怎样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他妈的!”

论睁了眼看

忽然想到(三,四)

夏三虫

忽然想到(五,六)

杂感

北京通信

导师

长城

忽然想到(七)

补白

十四年的“读经”

这个与耶个

学界的三魂

谈皇帝

黄花节的杂感

略论中国人的脸

读书杂谈

扣丝杂感

小杂感

无声的中国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流氓的变迁

习惯与改革

新的“女将”

宣传与做戏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学匪”派考古学之一)

谈金圣叹

经验

谚语

上海的少女

上海的儿童

小品文的危机

偶成

漫与

世故三昧

谣言世家

作文秘诀

捣鬼心传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观斗

电的利弊

从幽默到正经

推背图

言论自由的界限

文章与题目

新药

夜颂

二丑艺术

“抄靶子”

查旧帐

晨凉漫记

中国的奇想

豪语的折扣

“揩油”

爬和撞

帮闲法发隐

由聋而哑

男人的进化

电影的教训

打听印象

吃教

未来的光荣

女人未必多说谎

“京派”与“海派”

北人与南人

朋友

清明时节

偶感

论秦理斋夫人事

算账

中秋二愿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骂杀与捧杀

隔膜

买《小学大全》记

说“面子”

运命

病后杂谈

隐士

“寻开心”

论讽刺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论“人言可畏”

再论“文人相轻”

文坛三户

从帮忙到扯淡

逃名

“题未定”草(六至九)

登错的文章

半夏小集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老调子已经唱完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今春的两种感想

上海所感

关于知识阶级

前言

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将《中外名著榜中榜》的书目寄给了我。看到这些书目,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那实在是一些再熟悉不过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

1959年,我读完小学,考上初中。这在今日,实属平常,但在当时,还真算回事儿。家里人认为,中学生就不能再看作小孩子了。身份变了,待遇也随之改变。印象深刻的有三条:一是有了早餐费,可以到街上“自主择食”(上小学时只能在家吃早点);二是可以使用钢笔(上小学时只能使用铅笔);三就是可以读大人们读的书了(上小学时只能看童话和连环画)。这第三条待遇我还提前享受了:在开学前的暑假中,我一口气读了许多“大人书”。

这是我和中外名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我的母亲在大学里当资料员,借书有“近水楼台”之便,每天下班,她都会给我带书回来,我也就一通狼吞虎咽,看完再让母亲去借。读些什么,早已记不清了,无非挑那些好玩的读,半懂不懂,囫囵吞枣。现在回忆起来,最喜欢读的外国名著,竟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了。这些书,肯定读了不止一遍,否则不会如此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书决不是我的启蒙读物。我的启蒙读物和许多孩子一样,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格列佛游记》等等。但为什么记忆深刻的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带有探索(探案或探险)性质的书呢?我想,这与心智的逐渐成熟有关。初中,是一个人的心智由懵懂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时期,读到什么并不重要,读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是想读,是读个没完。

有了这份好奇心,就有了阅读名著的冲动;而有了这份冲动,就能培养阅读的习惯。进入高中以后,我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了。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我在高中时阅读的,当然还有契诃夫的小说和泰戈尔的诗。至于中国文学名著,则最爱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杂文。我很晚才读《红楼梦》(这与时代有关),但我认为:《红楼梦》是最应该推荐的不朽之作。

说这些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讲讲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体会;提到的那些书,也未必人人必读,不过举例说明而已。

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心智得到开启,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或强求。也因此,我不主张什么“青年必读书”。在我看来,书只有“可读”,没有“必读”(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荐”,不能“要求”。我作此推荐,因为在我看来,这套丛书所选,大多都值得推荐。

尤其值得一提的,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做了一件极好的事,就是把这些书的价格定到了最低。这可真是功德无量!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虽然家境尚好,却也买不起许多书。每次逛书店,往往乘兴而去,惆怅而归。我们知道,名著,并不是读读就可以的,它应该伴随我们的一生。名著,也不该束之高阁,让人仰望,而应该像朋友一样就在我们身边。这就需要将名著的出版“平民化”,让“旧时王谢堂前燕”,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这大约是这套丛书的又一个意义吧!

易中天

2007年6月17日于厦门大学

内容摘要:

  鲁迅曾说:“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抢,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鲁迅的杂文,正是一把刺破封建黑暗的匕首!一杆射中民族劣根的杸枪!  鲁迅杂文具有透辟的思想洞察力、锐利的文化批判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以及寓热情于冷峻之中的文笔,抨击了时政、鞭挞了习俗、揭示了生活的哲理。将诗和政论结合在一起的风格,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鲁迅风”。鲁迅杂文开创了现代杂文的新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杂文作者。  本书收入了鲁迅写于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代表性杂文百篇,文章分别选自鲁迅所著的《热风》、《华盖集》等十多部杂文集。  鲁迅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他把杂文推到了高度成熟的境地。鲁迅赋予了杂文这种文体一种新内涵,使其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艺术特征。为此,本书收入了鲁迅写于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代表性杂文百篇,文章分别选自鲁迅所著的《热风》、《华盖集》等十多部杂文集。【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发表《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鲁迅1898年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次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在那里初步接受了进化论思想。902年赴日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大量阅读西方近代科学、哲学和文学书籍,并开始写科学论文。1904年他入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弃医从文。1906年回到东京,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与周作人合作,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写了《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爆发时,积极组织宣传活动。1912年到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20-1926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1926年赴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1927年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科主任和教务长,10月,赴上海,开始了更加光辉的战斗历程,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鲁迅杂文精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外名著榜中榜
9787802067837
如需购买下载《鲁迅杂文精选》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光明日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2.5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鲁迅杂文精选是光明日报出版社于2009.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10.4 的主题关于 鲁迅杂文-选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