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
辛亥百年封面图

辛亥百年

柯伟林, 周言,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9.0

书籍简介:

本书为博源基金会“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 丛书之一。辛亥革命在2011年度过了它的百年纪念,虽然没有人否认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意义,但是,关于它的成败得失,关于它留下的恒久遗产,百年来却争论不断。2011年10月,哈佛大学中国学社、费正清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辛亥百年论坛,试图站在新的时代从新的视角来探寻这些问题。而本书正是此次论坛论文的集结。全书除美国学者裴宜理、柯伟林分别撰写的序言与前言外,共收录了14篇论文。其中,裴、柯二人的文章既是对此次论坛讨论的破题,更点明了研究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马勇的导读,则是从宏观上概述了辛亥革命专题讨论的研究进展。余下的13篇论文,作者既有来自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及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治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的学者,也包括两位来自台湾的近代史问题专家。根据历史演进的脉络,这些论文涵盖了从晚清新政中清皇室的纠结到立宪派与革命党合流;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清帝逊位和清遗老的无所适从;从辛亥革命的终结到其对近代民权政治、商会存废、民族国家兴起和民族意识增长的影响;等等诸多方面。虽然由于篇幅所限,很多未与会学者的论文没有被收录入本书,但是,以上论文也都代表了有关辛亥革命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柯伟林,哈佛大学中国基金会主席,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德国与中华民国》等书。 周言,《知识人》丛刊主编,著有《革命时代的知识人》《王国维传》等。

书籍目录:

序言:不确定的遗产

前言:辛亥革命与中国的共和世纪

专稿

从辛亥起步——以辛亥百年纪念为中心的讨论

从改革先锋到反革命:对晚清皇族的一个分析

新政与辛亥革命——改革是否必然引发革命?

走向革命:以容闳为中心

俄国虚无主义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何以胜利迅速,代价很小?

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基于《清帝逊位诏书》的宪法学考察

清遗老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终结的启示

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权政治的艰难

革命与反革命:1920年代的商会存废纷争

辛亥以来的中国革命——以蒋介石争取外蒙回归失败的经过为例

创建现代民族独立国家——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族主义发展历程

辛亥革命中历史角色的转换

编后记

内容摘要: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肇始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皇权专制的破产,开启了中国走向共和的历史征程。然而,一场摧枯拉朽、扭转乾坤的大革命,却成为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伴随着历史镜头的拉长,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辛亥革命在形式上摧毁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却没有从根本上瓦解中国专制社会的根基?其留下的恒久遗产究竟是什么?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辛亥百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博源文库
9787509735824
如需购买下载《辛亥百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辛亥百年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2.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57.07 的主题关于 辛亥革命-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