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5.0
本书紧紧抓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三个最重要的经济现象,即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贫困人口及贫困率迅速下降以及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根据经济发展理论,提高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减少农村贫困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内容及数据资料
第二章 收入分配的概念以及测度收人差距的主要指标和计算方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测度收入差距的主要指标
第二节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及估算
第三章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村收入分配体制的变化及收入差距的变化
第二节 影响农村居民总收人差距及其变动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影响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差距及其变动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一些宏观因素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五节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未来的变动趋势
第四章 贫困的内涵与测度指标
第一节 贫困的内涵与贫困线的确定
第二节 测度贫困的基本原理与常用指标
第五章 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与经验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的变化、特点及成因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农村贫困的主要因素:从家户特征所进行的分析
第四节 当前我国农村主要的扶贫措施与制度
第五节 “银政合作”:我国农村开发式扶贫的新模式
附录
第六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状况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主要家户特征
第三节 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因素:从家户特征所进行的分析
第七章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三种途径及家户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的乡镇企业就业及家户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家户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业家庭经营及一些家户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根据经济发展理论,提高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减少农村贫困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乡镇企业、外出务工和从事非农业经营进入到了非农产业就业。一些学者称之为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劳动力和人口流动。在《中国农村收入分配差距贫困与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中,周云波副教授详细阐述了我国农村出现劳动力进入非农业部门就业这一重大现象的背景,导致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以及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业部门就业的总体情况。以此为基础,作者详细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业部门就业的三条主要途径,即进入乡镇企业就业、外出务工和从事非农业家庭经营,并利用家户资料,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定量测算了当地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区位条件、家庭结构以及教育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倾向、就业比例和就业时间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其研究角度之全面是近年来所少见的。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农村收入分配差距、贫困与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5881853 《中国农村收入分配差距、贫困与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 |
中国农村收入分配差距、贫困与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是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09.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69.2 ,F323.8 的主题关于 农民-劳动就业-研究-中国 ,农民-收入分配-研究-中国 ,农村-贫困-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