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8.0
本书从传播模式、传播中介、传播符号、传播心理以及传播语境等五个方面对土家跳丧进行仪式化传播解读。通过考察土家族跳丧仪式的传播现状,思考仪式化传播在土家族人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仪式在其传播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其信息的传递方式及意象的表达形式、社会动因或社会语境,勾勒其独特的仪式化传播系统,探寻土家族种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透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从而揭示土家跳丧所包含着的深刻文化与社会隐喻:通过仪式化传播,对民族文化进行召唤与传承,并达成文化上的认同与民族文化之根的维系,从而维护、推动土家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
引言
一、研究理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田野调查的简单交代
第一章 传播模式:召唤聚集与社会秩序
第一节 跳丧的仪式内传播
一、土家跳丧的活态表演
二、跳丧仪式的传受关系
三、跳丧仪式内的传播模式
第二节 跳丧的社会传播方式
一、长阳民间跳丧的传播概况
二、跳丧民间传播的方式
三、跳丧在社会空间的传播模式
第三节 社会秩序的维护
一、规范·秩序
二、分工·合作
三、情境·文化定势
第二章 传播中介:仪式叙事与文化变迁
第一节 仪式传播的内容特征
一、阐释民族起源,赞扬祖先业绩
二、对男女情感的传唱
三、对虎的歌颂与膜拜
第二节 叙事过程与文化变迁
一、伏羲氏叙事:民族记忆的唤醒
二、廪君叙事:民族文化的建构
三、向王叙事:文化的重构与解构
第三章 传播符号:经验共享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跳丧传播符号的表现形式
一、道具
二、场所
三、服装
第二节 跳丧传播符号的象征意义
一、器乐符号及其象征
二、时空符号及民族联结
三、服饰符号与仪式意义
第三节 自我内化与文化认同
一、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层互动
二、自我精神与身体的内化
三、个人支配与社会支配的统一
第四章 传播心理:民族自觉与心理认同
第一节 跳丧的心理特征
一、高度的民族心理自觉
二、集体无意识的心理超脱
三、阈限期的心理狂欢
第二节 跳丧仪式化传播的心理机制
一、原始社会巫术心理的遗存
二、对神灵的敬畏与寄托
三、对死亡的恐惧
第三节 仪式心理状态下的民族认同
一、创伤性情境中的焦虑与释放
二、民族快乐的强心剂
三、民族心理的认同
第五章 传播情境:仪式嬗变与文化流变
第一节 跳丧仪式嬗变的表现形态
一、商业化的跳丧
二、娱乐化的跳丧
第二节 传播情境的变化
一、传播符号的变化
二、传播模式的改变
三、文化的流变
第三节 跳丧仪式化传播嬗变的社会语境
一、现代性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二、消费文化与强势文化的冲击
结语
附录1 “长阳土家族跳丧仪式化传播研究”调查计划
一、调查目的和内容
二、调查设计
三、调查整理
附录2 访谈提纲与资料收集清单
一、访谈提纲1(对村民)
二、访谈提纲2(对仪式从事人员)
三、访谈提纲3(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四、访谈提纲4与资料收集清单(对文化与仪式组织
或机构)
五、访谈提纲5与资料收集清单
(对长阳县与本仪式相关的其他组织、机构)
附录3 部分有代表性的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一、学术专著
二、期刊
三、外文文献
《新锐新闻传播学者论丛·隐喻: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叙事中完成》从传播模式、传播中介、传播符号、传播心理与传播情境对土家跳丧进行仪式化传播解读,发现其包含着的深刻的文化与社会隐喻:通过仪式化传播,对民族文化进行召唤与传承,并达成文化上的认同与民族文化之根的维系,从而维护、推动土家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
在现代性及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影响下,在消费文化及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土家跳丧仪式化传播的情境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仪式化传播的社会机制、社会语境及传播的社会控制成为制约跳丧仪式化传播走向的关键性因素。这凸显了在当代多元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形态下,非物质文化如何传播、延续的现实性和重要性。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隐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新锐新闻传播学者论丛 | ||
9787560991986 如需购买下载《隐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武汉 | 出版单位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8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隐喻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3.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92.22-05 的主题关于 土家族-葬俗-风俗习惯-传播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