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0.0
本书针对“中国威胁论”错误的地缘政治史观及其学术误导性展开的,系统分析与诠释了从古代到当代中国地缘政治,所涉甚广,旨在对盛行境外,特别是美国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对中亚威胁”的法理性进行深层次的梳理与辩驳。
新版序言
中国地缘政治的转型
——走入全球化的深海
序
从“中国的世界”到“世界的中国”
自序
第一章序论
一、“中国对中亚威胁论”及帝国长周期说
二、研究目的
三、全书结构
第二章方法论
一、传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概述
二、本研究使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三、原始资料
第三章地理历史概观:中原王朝世界秩序中的中亚
一、中华帝国的地缘政治传统
1.以中原文化与文明为中心的等级制世界秩序
2.“朝贡”——中华帝国世界秩序的象征与维系中华帝国
亚世界体系的工具
二、中亚与传统中国的世界秩序
1.中亚:中华传统文明世界的边缘
2.中亚在传统中国世界秩序中的角色
3.对中亚的边疆政策和地缘战略
三、帝国在中亚的长周期
第四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扩张和中原王朝的亚世界秩序的崩溃
一、资本主义强国的入侵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扩张
2.在海疆的入侵
3.亚洲内陆的新威胁
二、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崩溃
1.条约体系
2.帝国在经济上的破产
3.内核地区的动荡
4.边缘地区的造反
三、帝国的反应
1.海防与军事现代化
2.在中亚的帝国长周期的终止
第五章 在世界体系外振兴中国的努力:毛泽东的革命政治地理和中亚的角色
第六章 在世界体系中走向现代化:重塑中国的地缘政治与思想
第七章 全球化中国与中亚:后苏联时期中国在中亚的地缘政治目标和战略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19世纪上半叶之前,王朝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具有完整自我循环、自我修复能力,内陆型的亚世界体系,中国此前的主要国家稠益、外来威胁以及地缘政治重心均在内陆和内陆边疆地区。
19世纪上半叶奎20世纪上半叶的一百年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交换体系主要从海疆方向渗入,以暴力形式强加给中国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体系,摧毁了中国上千年的以所谓“朝贡”为特征的亚世界经贸体系。在这一条约体系的作用下,中国的主要利益、外来威胁和地缘政治盼重心逐步由内陆边疆向沿海地带及海疆转移。
自1840年至1949年这段时问内,清末的改革维新以及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都试图通过不同的手段改变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缘地位,但这些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毛泽东的地缘政治观仍没能完全摆脱以内陆边疆为重心的传统地缘政治及战略观的影响。
1979年至今,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与政策的引领下,中国主动与世界经济体系相整合,中国国家经济重心和国家利益的重心将逐步转至沿海地带、海疆及海外。
中国面向海洋、面向全球的地缘政治转型是一百多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产物,这是实现中国伟大振兴的必由之路。这一过程远没结束,并仍充满着许多睑折和巨大阻碍。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地缘政治的转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0092292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地缘政治的转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版次 | 2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20 | 印数 | 2000 |
中国地缘政治的转型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2013.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 的主题关于 地缘政治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