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45.0
本书论述了世纪之交的广阔文化语境和当下现实背景之下深入论述了中国风云变幻的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化现象。论著对于时代文化转型的背景、趋势与表征,对于第四、第五、第六代(新生代)、后五代导演的成败得失,新纪录运动,DV运动、艺术电影、喜剧电影、电影大片等重要的影视现象,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现代性问题、全球化语境以及策略与应对等学术前沿和热点话题均作了较为充分深入的论述。
代序 新时期以来的影像中国与文化编年
导论 影视文化与影视文化批评
第一章 世纪之交文化艺术转型整体观
第一节 艺术思潮作为一个整体谱系
第二节 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化转型与艺术表征
第三节 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化艺术转型的层级和趋势
第四节 审美转换:从“理性美学”到“感性美学”
第五节 影视艺术的主体变迁与话语转换
第二章 “现代性”的历程
第一节 “现代性”的复杂含义
第二节 第四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三节 第五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四节 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三章 纪实的“补课”
第一节 第四代导演:纪实美学的初潮
代序 新时期以来的影像中国与文化编年
导论 影视文化与影视文化批评
第一章 世纪之交文化艺术转型整体观
第一节 艺术思潮作为一个整体谱系
第二节 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化转型与艺术表征
第三节 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化艺术转型的层级和趋势
第四节 审美转换:从“理性美学”到“感性美学”
第五节 影视艺术的主体变迁与话语转换
第二章 “现代性”的历程
第一节 “现代性”的复杂含义
第二节 第四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三节 第五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四节 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三章 纪实的“补课”
第一节 第四代导演:纪实美学的初潮
第二节 第五代导演:纪实潮流的中止与转向
第三节 第六代导演:纪实的“补课”与“救赎”
第四节 新纪录运动:“另类的”纪实
第五节 DV运动:影像革命与公共空间的营造
第四章 “艺术电影”的流变
第五章 影响的迷踪
第六章 “铁屋子”的故事与“家”的寓言
第七章 “自我”的形象
第八章 电影的青年文化性
第九章 中国电影大片:工业、美学与文化
第十章 中国电影的创意批评:产业与主体
第十一章 新世纪电影的文化批评实践
第十二章 电视剧的文化批评与类型分析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大事编年
本书以“开放的文化批评”方法与原则,将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置于世纪之交的广阔文化语境和当下现实背景中进行考察和研究。在文化、哲学、历史、心理学、美学和艺术学的宏大视野中,梳理、提炼了新时期/后瓶时期中国影视领域涌现的重大影视文化现象及其主题模式与原型意象,在此基础上既总结了第四、第五、第六代(新生代)、“后五代”导演的成败得失,又深入论述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历程、“艺术电影”流变、电视剧的类型等学术前沿的热点问题。
本书以“开放的文化批评”方法与原则,将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置于世纪之交的广阔文化语境和当下现实背景中进行考察和研究。在文化、哲学、历史、心理学、美学和艺术学的宏大视野中,梳理、提炼了新时期/后瓶时期中国影视领域涌现的重大影视文化现象及其主题模式与原型意象,在此基础上既总结了第四、第五、第六代(新生代)、“后五代”导演的成败得失,又深入论述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历程、“艺术电影”流变、电视剧的类型等学术前沿的热点问题。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影像当代中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培文·电影 | ||
9787301193600 如需购买下载《影像当代中国》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12 | 印数 | 4000 |
影像当代中国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1.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905.2 的主题关于 电影评论-中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