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
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封面图

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

杨国安,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58.0

书籍简介:

本专著主要从宗族、水利与保甲团练三个方面展开对明清两湖地区乡村组织与基层社会控制的研究,探讨官府对于乡村社会的控制与治理,揭示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与民间秩序的自我构建,由此体现“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之间互动的多元视野与整体史观。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绪论一、选题的意义与缘起二、学术史的梳理(一)关于“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的回顾与反思(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清两湖区域史研究述评三、研究的史料、方法与基本思路(一)基本概念的界定:“权力”、“秩序”及其他(二)史料与方法:民间文献与田野考察(三)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多元视野与整体史研究第二章 移民、宗族与地域社会秩序的构建一、移民、生计与清代鄂西北山区宗族形态(一)走进郧西:鄂西北山区的生态环境与移民(二)移民的生计与发展:种植、经商与多种经营(三)香口柯家湾:一个山区移民家族构建的个案分析二、村落、祠堂与清代鄂东南家族秩序的构建(一)聚族而居:地名志、族谱所见鄂东南乡村的聚落形态及其成因(二)宗祠、支祠与家祠:鄂东南的祠堂类型与家族结构(三)神圣与世俗之间:鄂东南祠堂的功能及其嬗变(四)空间与秩序:清代以来鄂东南家族秩序的空间构建三、移植与模仿:清末民初地方自治的宗族实践——以黄陂周氏宗族为个案的考察(一)黄陂东乡:周氏宗族地理、人口与村落分布(二)经祖祠自治章程:周氏宗族自治的实施纲领(三)梅田学校:乡村的新式教育与村落自治第三章 塘堰、堤坝中的水利纠纷与用水秩序一、塘堰与灌溉:鄂东南丘陵山区的水利组织与民间秩序——以崇阳县《华陂堰簿》为中心(一)崇阳县华陂堰及《华陂堰簿》(二)赋役改革与基层水利制度变迁(三)塘堰的日常管理与运行(四)上畈与下畈之间:水利纠纷与灌区社会二、堤防与社会:两湖平原水利中的纷争、协作与官府介入——以四邑公堤为例(一)从一县专任到四邑公修:宋迄清江嘉长堤的兴筑与协济(二)四邑公修中的利益纠葛与协调机制(三)堤防水利中的官府介入与区域协作三、樊口闸坝之争:晚清水利工程中的利益纷争与地方秩序(一)外江内湖:樊口地区的水系、地貌与洪灾(二)内乡与外乡:武昌县移民、垦殖与地域社会变迁(三)屡建屡毁:樊口建闸的曲折历程(四)彭李之争:樊口闸坝背后的生态、利益与政治纠葛第四章 保甲、团练与两湖乡村控制体系的演变第五章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摘要:

  传统时代“国权不下县”,若要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规律,“从县衙门到家门口”必须得到重视。《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多元视野下的明清两湖乡村社会史研究》聚焦于当前学术界前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国家与基层社会”,在充分利用传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广泛挖掘、收集民间文献资料,主要从宗族、水利与保甲团练三个方面,展开对明清两湖地区乡村组织与基层社会控制的研究。其创新之处在于,突破原来自上而下强调中央集权的强大,将乡村组织和地方精英视为国家附属物的观点,同时也突破绅权对抗皇权的士绅支配模式,坚持从国家政权建设与民间社会秩序互动的视角,将两湖地方社会看做一个整体,既从国家视野出发,探讨官府对于乡村社会的控制与治理;又从基层社会着眼,揭示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与民间秩序的自我构建,由此体现“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之间互动的多元视野与整体史观。其基本内容如下:  (1)移民、宗族与地域秩序的构建。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人口大迁徙中,明清时期的两湖地区构成典型的“移民型”社会。  (2)塘堰、堤坝中的水利纠纷与用水秩序。  (3)保甲、团练与乡村控制体系的演变。江湖盗是两湖水上社会的边缘群体,以前学界关注甚少。  以上三个专题虽各有侧重,但基本都是围绕乡村社会秩序的自我构建和运行、国家权力的介入以及双方的复杂互动关系展开不同层面的研究。研究初步表明,中央集权国家对乡村社会的部分管理和乡村社会的自我运行,共同构成中国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9787307102323
如需购买下载《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武汉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是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12.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12.82 的主题关于 农村社会学-研究-湖北省-明清时代 ,农村社会学-研究-湖南省-明清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