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本典藏包含50种中外文学名著,对其中的外国名著进行改编,以适合青少年阅读。
第一章鞋店里的小学徒
第二章伙伴们和瘸子姑娘
第三章走进森林
第四章绘图师一家人
第五章斯穆雷和他的书
第六章幸灾乐祸的看客
第七章森林里的捕鸟人
第八章裁缝师太太
第九章读书的狂热
第十章“玛尔戈王后”
第十一章司炉工雅科夫
第十二章圣像铺里的见识.
第十三章圣像作坊里的画师
第十四章善良正直的西塔诺夫
第十五章离开圣像作坊
第十六章继父最后的日子
第十七章绘图师和工匠们
第十八章难以捉摸的奥西普
第十九章绘图师的心事
第二十章不能这样活下去
前言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创始人。
一八六八年三月二十八日,高尔基诞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俄罗斯历史名城下诺夫戈罗德城(即今高尔基市)一个木匠之家,四岁丧父,十岁丧母,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卡希林家,十一岁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洗碗工、装卸工、锯木工、园丁、面包师、杂货铺店员等等以维持生计。二十岁后,高尔基开始在俄罗斯大地上到处流浪,历尽人间的苦难和生活的艰辛。在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成长历程中,对苦苦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深切体验,成为高尔基文学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十一岁辍学的高尔基还没有读完小学。在伏尔加河上的“善良号”轮船上做洗碗工期间,高尔基遇上了被他称之为“启蒙老师”的厨师斯穆莱。曾经是近卫军中士的斯穆莱尽管文化水平不高,却酷爱书籍。他经常让高尔基大声朗诵各种作品给他听,这种“酷爱”深深地感染了高尔基,唤起了高尔基对于读书的强烈兴趣。一八八零年秋天,年仅十二岁的小高尔基在一个绘图师家中做杂役,但是主人却禁止高尔基看书。高尔基只能在结束了一天繁重的劳动之后,夜里偷偷地躲进阁楼里看书。绘图师的母亲非常吝啬,她量了家中所有蜡烛头的长度,一旦发现短了,便对高尔基劈头盖脸一顿痛骂。于是高尔基就只能借助铜锅反射的月光看书。有一次,高尔基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看书,在烧茶炊的同时又去整理房间,结果却烧坏了炊具,从而招致老太太一顿残暴的毒打。高尔基被送到医院,医生从他的背上挑出了四十二根木刺。
与今天的孩子们相比,高尔基没有教室,没有老师,没有父母的呵护,常常食不果腹,甚至连一个燃尽的蜡烛头,也成为需要以挨骂作为代价才能换来的奢侈品!出身贫寒的高尔基忍受了重重磨难,在书籍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地。他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地阅读大仲马、巴尔扎克、福楼拜、狄更斯、普希金、司汤达等文学大师的各类作品,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或缺的导师和生活伴侣”;“热爱书籍吧,书籍是知识的源泉。
只有知识才能解救人类,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变成精神上坚强的、正直的、有理性的人。”……高尔基这些关于“书”的格言,被千千万万各种肤色的人们传颂至今。
一八九二年,他以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意为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从此登上俄罗斯文坛。此后四十多年间,高尔基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描写俄罗斯人民的苦难生活,讴歌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以文学的方式积极探求新的生活道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前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列宁的高度称赞。
一九三三年之后,高尔基这个名字已经传遍了俄罗斯大地。他被授予了列宁勋章,他的故乡下诺夫戈罗德城被改名为高尔基市,莫斯科艺术剧院、列宁格勒大剧院也都被冠以高尔基之名。一九三四年八月,高尔基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这是苏联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苏联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次大会上,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八日上午,高尔基在哥尔克逝世,享年六十八岁。两天后,他的遗体被运抵莫斯科,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宫墙内。
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分别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在这三部长篇小说中,高尔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再现了沙皇统治下俄罗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生动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下层社会的历史画卷。
《在人间》从高尔基十一岁辍学开始叙述,一直讲到他打算去喀山上大学为止,描绘少年阿廖沙走向社会独立谋生的经历。外祖父卡希林破产后,刚刚十一岁的阿廖沙被迫自谋生路,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做洗碗工、杂役、佣人,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年幼的阿廖沙受尽欺凌、侮辱、愚弄和陷害,尝尽了“人间”的苦难和生活的艰辛。面对生活的煎熬,阿廖沙并没有屈服,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并为此忍受雇主的嘲笑、谩骂和毒打。对书籍的酷爱不仅让他在苦难的生活中得到了慰藉,也激发了阿廖沙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反抗,一个聪明好学、坚强不屈、求知欲旺盛的少年阿廖沙跃然纸上。
《在人间》不仅仅是少年阿廖沙的苦难史,与《童年》相比,这部作品从一个更广阔的层面上描述了俄国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反映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成长引发小资产者手工业瓦解的过程。阿廖沙的外祖父卡希林一家的破产,就是俄国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真实写照。
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俄语文学中登峰造极的自传体小说”,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尔基的作品于一九零七年传入中国,在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中广为传诵,是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中国文学界曾把他与托尔斯泰、契诃夫并称为俄国文学史上“三座不可逾越的高峰”,鲁迅、郭沫若等都把高尔基当作自己的导师,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作品和论著,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编委会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由于生活所迫,11岁的阿瘳沙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绘图师家里、轮船上做杂工,历尽磨难,饱尝艰辛。下层人民的麻木愚昧、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淡漠,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的身边也有像厨师斯穆雷这样善良、正直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下,他阅读了大量优秀的文学经典,这些文学作品像雨露一样滋润着他,给他以希望的光明。五年后,他满怀着理想,准备去喀山上大学。 本书描写的是小阿廖沙在度过苦难的童年之后初涉社会人生的那一段生活。高尔基以纯熟的现实主义手法把社会底层的真实生活揭示给每一位读者,让压抑、沉重,包括很多鄙俗的社会现实一览无遗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刻画出的一个个人物形象都是那样地栩栩如生;善良的外祖母神圣得像圣母再世一般,悭吝刻薄的外祖父令人可气又可怜,嫉恶如仇的轮船厨师斯穆雷粗俗中却透着本原的正直,熟知宗教古董的彼得对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狡猾奸诈,裁缝妻子为沉重压抑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温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在人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青少版 | ||
9787807317128 如需购买下载《在人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广州 | 出版单位 | 广州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印数 |
在人间是广州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12.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苏联-缩写本 的书籍。